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有效性探究

2017-05-16 09:16黄永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2016年12期
关键词:课本上高中历史历史

黄永

目前的高中历史教学活动已从单一化走向多元化、被动化趋于主动化,以均衡为主、兴趣为主的教学方式正逐渐被广泛师生所接受。但是有些学生在升入高中之后,由于适应能力较差或者高中知识太难,导致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不上,学习成绩下降。针对新课标下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的意义及相关措施本文做出了简要分析,希望能够引起同行的一些关注,达到更有效的教学要求。

一、目前高中历史教学弊端

1.教师自身专业水平欠佳。

目前我国部分地方教师资源匮乏,这些地方以小城市及偏远地区、贫困地区为主。为此,教育主管部门对这些地方的高中历史教师的选拔门槛并不高,这就导致了有些地方教师水平不高,以经济发达地区向经济水平低的地区依次递减。

2.教学方式单一。

老旧的教学模式过于注重书本知识,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而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这样的学习是低效的,使学生失去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也遏制思维发展的宽度与广度,这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是极为不利的。

3.对成绩的片面追求。

以学习成绩的高低来衡量一个学生的能力是中国式教育的最大弊端。一直以来,分数就是中国师生乃至家长一致衡量学生水平的标准,对学习成绩的片面追求,这是人格的缺失,也是教师的失误。

二、增加高中历史教学有效性的方法探究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学生有了兴趣学习的过程才不会成为被迫接受的过程。这样一来,在求知欲的带领下学生会与老师进行完美的配合、协作,从而使教学工作事半功倍。所以在进行教学工作时,让课堂富有吸引力是一项很重要的基础建设,情感教育就是增加课堂吸引力,感染学生情绪的一個重要途径。单纯的讲课只是师生之间知识交流的过程,就如同给计算机输入程序语言一样,生硬乏味,难以调动起学生的学习欲望,但情感会给这一生硬的过程上个“润滑油”,让原本机械的课堂变得丰富多彩起来。例如,在讲周秦文化的时候,按照最原始的授课方法就是老师在讲台上照本宣科,学生在下面拿笔勾画圈点,然后背诵,历史课本上的文字对学生来说变成了公式符号,学生只能通过死记硬背来记住干巴巴的知识。但如果教师在上课时增加情感教育的成分就会变得不一样,教师可以在一上课就营造出周秦时期的大背景,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全面阐述当时的状况,让学生沉浸在营造的氛围中:在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时候自己会选择哪个流派?理由是什么?秦始皇是怎样完成“纵横捭阖”实现统一天下的?其中有哪些值得被提及的故事?历史课本上没有的内容都可以成为历史课堂的一部分,这些大家都知道却只是略知一二的内容都可以成为吸引学生的亮点,要是每次历史课前学生都是迫不及待的,那么课堂效果可想而知。

2.增强学生代入感,引起学生情感波动。

出现在课本上的历史内容是枯燥乏味的,也是生硬的,短短几行字包含了多少腥风血雨、人情冷暖,这都是通过课本体会不来的,这就需要教师发挥自身的情感力量,将历史的情怀通过自己的讲述传递给学生,就好比《百家讲坛》那样,当然不是说要按照那种模式上课,但我们可以汲取其具有吸引力的部分,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将那段历史以讲故事的方式描述出来,让学生的思维跟着历史事件的发展而随之波动,与当时年代的人们“一起”再重新经历那个值得被纪念的时期。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适时抛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例如,在讲到商朝的时候可以问同学们:《封神榜》里的人物原型都有谁?电视剧呈现的和历史真实发生的事有哪些出入?这样的问题不仅能充分激发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还能提高他们主动思考、动手查阅资料的能力。学生一旦沉浸在老师所营造的氛围中,就容易对历史事件产生一种强烈的感受。

关注教育有效性是任何学科都应关照的一点,在历史教学中,为了将历史教育很好地融进课堂,我们要增强学生的知识摄入量,让学生对所讲内容进行全面把握。相信在广大教师的努力下,历史学科会越来越受学生的喜爱。

猜你喜欢
课本上高中历史历史
借课本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新历史
高中历史的学习感悟
包产到户与包干到户——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商榷
算盘是个“小气鬼”
课本上的涂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