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道德教育工作的创新思考

2017-05-17 17:01王彦淞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7年9期
关键词:道德教育新媒体大学生

王彦淞

摘 要 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价值取向趋于多元化。新媒体相对于传统媒体的传播特征与优势,使大学生道德教育工作面临机遇与挑战。本文针对新媒体发展过程中对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影响进行分析,并就管理的内容、方法及理念上进行了创新思考。

关键词 新媒体 大学生 道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截止 2014 年 8月底,我国网民总数达到5.63亿。其中学生群体占比达到 29.9% ,大专以上学历的占 22.2% 。”大学生网民已成为我国网民群体的主流,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对大学生道德教育工作带来了深刻影响,创新新媒体背景下的大学生道德教育成为新时期重要的课题。

1正确把握新媒体给大学生道德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1.1新媒体为大学生道德教育带来机遇

新媒体为大学生道德教育带来了机遇,其使得教育内容由平面向立体转化。其巨大的信息量不仅丰富了教育内容,而且加强了教育内容的多样性。在道德教育过程中,可以逐步加大其的影响力和覆盖面,使大学生在新媒体的信息传播中,逐渐接受道德教育信息。将道德教育和新媒体的影响形成一种相互补充的作用,从而有效加强大学生德育的影响力。

1.2新媒体为大学生道德教育带来挑战

传统的道德教育在新媒体的冲击下,面临着诸多挑战,传统的道德教育往往是单向流动,即教育者单向地将道德知识进行灌输,较少的考虑学生的吸收程度,是一种非平等的施教模式。因此,也很少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平等的交流。因此,受教者也往往因为自身的主体性被忽视二产生抵触情绪。而新媒体提供了一种交互式的交流平台,使得传统的单一灌输式逐渐向互动交流的方式所取代。由于好奇心及匿名性的共同驱使下,其往往不用为其言论及行为负责,因此,使得现行的道德教育很难发挥其原有的约束作用。

2新媒体背景下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当前,道德教育已不可避免的处于新媒体的大环境下,其发展的过程也必将面临新的问题,加强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将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给大学生进行创新性的道德教育。

2.1现实道德教育与新媒体背景下的虚拟教育有所脱离

虽然当前我们已在网络媒体上建立了教育网站,开展了一些实践性的研究,然而我们很容易地忽视了两者之间的互补,新媒体的虚拟教育没有很好的吸取传统的道德教育的一些优良形式,更没有形成自身稳定的教育模式,因此,虚拟的道德教育与现实教育的脱离明显影响了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效果。当前的德育模式不适合新媒体大环境的主要原因在于社会、学校、家庭以及大学生自我教育的脱离,教育结构没有形成一个整体,在新媒体的大环境下,这种脱离表现的更为突出。

2.2当前德育模式与新媒体传播规律不符

教育人员缺乏对新媒体虚拟教育问题的客观认识,还没有确立正确的道德教育观念,对新媒体的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还模糊不清。其实,虚拟的道德教育并不代表网络是独立存在的,网络的发展应该与国家制度、文化等并存。德育工作者不应该将现实道德教育和虚拟道德教育割裂开来。

新媒体道德特征是自主性,在虚拟的新媒体中,个体的道德自律显得格外重要,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人们逐渐由他律模式转为向自律模式过渡。且新媒体道德是多元开放的,不同的观念,不同的道德意识,不同的道德行为在现代社会进行交汇,也使得新媒体呈现出新的活力。因此,如果道德教育只注重学生的表面行为,忽视道德观、价值观的引导,必然达不到我们期望的教育效果。

3大学生道德教育的管理创新

3.1教育理念的创新

将社会、学校、家庭与虚拟教育相结合,道德教育可从单一的独立式教育逐渐向结合型的教育方式转变。道德教育工作也绝不是一座孤岛,它不仅与学校、家庭紧密相连,并且宏观来讲,它与整个社会的发展都有着紧密的联系。由于我国高校德育工作与社会的道德教育相对独立,因此在新媒体环境开放时,原有的道德教育体制明显存在不足,差距逐渐显示出来。在新媒体环境下,可以将单一的学校德育工作进行扩展,延续到家庭、社区、社会、甚至是新媒体自身,让社会来共同承担道德教育的责任与义务。由此也会有效减少传统与新媒体道德教育方式的结构性落差。

3.2教育内容的创新

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道德理论教育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作用和意义主要体现于其人格的养成,社会公德与私德的和谐接轨,社会公共价值观的养成等。大学生思想道德的主流是积极的,但还有部分学生对道德概念理解模糊,重权利轻义务,法制意思淡薄。因此,公民教育在此时显得尤为重要,需让大学生“公民”意识,“公民”道德的概念牢牢根植于大学生心中,培养学生的平等意识、公共精神等观念。

3.3教育方法的创新

灵活运用手机、网络媒体等新型平台创新大学生道德教育,强化各类网站的社会责任意识,弘扬社会主流文化。现除了国家和地方政府开设的网站外,多数网站是自负盈亏的企业,因此常常会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这也就更加使得网站充斥着虚假广告、过度娱乐甚至是色情消息等不健康的内容。因此,强化各类网站的社会责任意识显得尤为重要。需要大力推进国家主流媒体与网络媒体的合作,将国家大力推行的政策、內容等以适当的形式展现在论坛及网站上。同时,培养先进思想、理论水平高的思想领袖,发挥其在网络舆论中积极正面的作用,积极对社会网站及论坛平台的正确引导。

参考文献

[1] 姜恩来. 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 高校理论战线, 2009(6): 54-56.

[2] 刘晓宇. 面对新媒体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策略[J]. 高等农业教育, 2004(8): 38-40.

[3] 范永胜, 赵志升. 新媒体的发展及其对问题解决教育的影响[J].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2(2): 82-84.

[4] 徐振祥, 新媒体: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与挑战[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7(6): 64-66.

猜你喜欢
道德教育新媒体大学生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如何对幼儿开展道德教育
成人:道德教育的使命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