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构建我国高校研究生资助体系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7-05-17 19:21薛敏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7年9期
关键词:资助体系制约因素对策

薛敏

摘 要 研究生资助体系有助于确保研究生顺利完成学业,我国出现了科研经费投入不足,三助岗位功能不充分,助学贷款制度不完善等,阻碍了研究生教育质量提高,本文提出了六点改进对策。

关键词 资助体系 制约因素 对策

中图分类号:G467.8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研究生规模的扩大,完善研究生资助体系,成为了改革大势所趋。2007年,教育部提出“要建立和完善以科研为主导的资助制度”,彻底打破“大锅饭”,建立资助体系动态评估。现行的研究生资助体系表露出了不足。

1研究生资助体系制约因素

1.1科研经费投入少,分配不均

国外实行导师资助制度,若导师无课题经费不能招生。而我国要求导师必须有自由支配的科研课题经费,要保证经费公正分配。2003年,美国投入科研经费比例占到全国GDP的2.67%。我国教育经费只占GDP的1.3%。可见,我国科研经费投入不足,且集中在重点高校或教育部直属高校少数名望高的知名教授手中,课题项目数与导师人数不匹配。

1.2研究生“三助”岗位培养功能不足

1989年颁布的《进一步做好研究生兼任教学、科研、行政管理工作》的通知强调:凡是能由研究生担任的工作,原则给研究生。然而“三助”制度仍不完善,制约因素:首先,三助岗位经费投入不足;其次,人们对“三助”认识不全面;再次,研究生认为所学专业优势尚未得到发挥;同时,由于担任“三助”岗位学生既是学生也是“教师”,因此,从稳定性上来讲,岗位流动性大,不固定。

1.3研究生助学贷款制度不完善

助学贷款是研究生资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多数困难学生靠助学贷款完成学业。在我国,学生贷款主要有国家助学贷款(只针对贫困生)、一般性商业助学贷款,其中国家助学贷款占较大比重。目前高校对学生经济情况的了解,只是凭借新生入学时提交的《家庭经济状况调查表》。如何定位家庭经济状况的贫困程度,如何评定贫困等级,学校管理部门无法准确把握学生实际的。再加上,缺乏科学的复核手段,学校对贫困数据做不到动态更新,对于虚报经济贫困的行为无法监测。

2构建研究生资助新体系的对策

2.1加大国家财政投入,积极筹措经费

确保国家财政投入在教育投入比重,是保证我国研究生教育持续发展和科教兴国战略的根本保证。由于高等教育投入方面经费有限,因此,高校要积极开展社会服务,加快科研成果转化,积极筹措校友经费。同时,国家为鼓励企业、慈善事业和个人资助,应积极完善税收制度,形成研究生教育多元投入并举新局面。

2.2实行导师有限资助制度

原教育部部长周济提到:要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建立以科研为主导的研究生导师制度,实行与科研紧密相关的导师资助制。课题经费少,我国要实行“没有相应科研水平的导师不能带研究生”。当然,国家要逐步加大高校科研经费投入,充分发挥基础科学研究的主阵地作用。只有增加科研项目数,导师才可能去积极争取科研项目和经费,招收优秀研究生协助完成科研项目,实现科研与研究生培养的充分融合。

2.3健全研究生“三助”制度

培养研究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号召研究生积极参与教学、科研、行政管理工作,以此来提高研究生教育的培养质量。同时,1995年的《关于进一步改进和加强研究生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按照学生从事三助岗位的实际工作绩效来发放奖学金和各种兼职酬劳。首先,必须加大三助岗位比重,增加经费投入比重,調整资助结构。其次,增加导师科研助手数量,使更多学生参与。再次,应对从事教学科研岗位的研究生,给予与在编教师“同工同酬”。

2.4完善奖学金评价标准,成立资助评估相关制度

一个较为完善的评价体系,是科学合理评定奖学金的关键。目前衡量科研水平的只是数量,对于质量较少关注。因此,在制定评价指标时,应当将学习成绩与发表论文指标进一步量化,同时要考虑品德修养与学术道德。为鼓励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应当把是否具有创新能力的学术素养作为衡量标准。尤其是对于新生奖学金评定,更要提前公布资助体系,以便学生根据实际需要报考学校,选择奖学金。

2.5建立研究生教育资助体系的评价制度

我国研究生资助资金分散且多头管理,覆盖面不均衡。首先,为提高资助效率,我国应成立专门资助管理机构,针对不同学生实行个性化资助包制度,保证资金高效率使用。其次,应建立研究生教育资助体系评价制度,监测资助进展的公平与有效。

2.6进一步完善研究生助学贷款制度

国家助学贷款是帮助贫困生完成学业的重要举措,因此,高校应加强与银行等金融机构合作,提高贷款额度。同时,取消贫困生限制,拓宽贷款条件。笔者认为,研究生具有一定工作技巧,可以根据自己喜好选择工作,因此,研究生教育应资助一些有才华的学生,提高资助效率。

参考文献

[1] 宋大伟.论研究生奖助学金资助体系的完善[J].教育评论,2011,08.

[2] 刘继安.美国研究生资助的变化趋势、新特征及其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11,08.

猜你喜欢
资助体系制约因素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基于人力资本证券化视角的
武汉市部分高职高专院校足球课的开展现状及制约因素
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发展制约因素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