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私快递单给信息泄露打“补丁”

2017-05-17 20:19
时代风采 2017年8期
关键词:补丁挂号消费

近期,国内多家快递物流企业开始试用快递“隐私面单” ,看不到姓名、看不全联系方式。在取快递时核对收件人信息,发现姓名处变成了“笑脸”符号,联系方式的中间数字是“*”号。这种只有符号、没有真名的快递单被称为“隐私面单” ,隐匿了个人信息,防止信息的线下泄露,有效控制了信息买卖的一个来源。(4月1日人民网)

@推手:我们得益于这个时代,因为互联网技术让信息不再稀缺;也要警惕这个时代,因为技术有其短板,信息存在“后门”。在大量电商交易的背后,是物流公司和快递小哥把千里之外的产品送到家门口,而首要的是需在不同平台上提交个人信息。

@台前幕后:寄快递,填写收、寄入信息,是详还是略?处理包裹,快递单要不要先揭下来再撕碎?生活在互联网消费时代的人们,除了享受到了便捷,还要与这些细枝末节的事较劲。毕竟,不管是填写信息还是销鱗肖息,都关乎个人的隐私和安全,不可大意,

@再见亦是缘:快递在路上,信息安全更要在路上。如何保护好私人信息,是必须回答而且要答好的叫苴技术题,也是权利题。毕竟,个人隐私权、信息权不仅不容侵犯,也在某种程度匕是信息社会健康运转的基石。

@子丑寅卯:“隐私快递单”的出现,的确能降低快递运输、投递以及废弃包装处理过程中的信息泄露风险,相比之前的“信息裸奔”是明显进步,但重灾区不消除,“隐私快递单”注定也只是杯水车薪。

铺好信息时代的消费之路

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到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技术,再到人工智能、可穿戴设备等新兴领域,借由技术进步和网络普及,信息消费正不断拓展着自身的内涵与外延,据统计,2016年中国信息消费规模达3.9万亿元,对GDP增长直接贡献0.26个百分点,并有望在2020年达到6萬亿元的规模。(4月6日人民网)

@石头剪刀布: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人工智能、第五代移动通信、数字经济、取消手机国内长途和漫游费等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信息消费的异军突起,是技术发展的规律使然,体现了时代的进步。

@好日子:人们的消费理念不断更新,并朝着个性化、发展性、享受型消费迁移,互动、分享、自主的无边界交易特征日趋明显,信息消费逐渐打破以往制约消费的时间约束和空间限制,为激发更多消费需求创造了现实条件。

@路人乙:当前我国信息消费的水平和结构,还停留在“重娱乐性,轻生产性”的阶段:网络信息安全问题频发,个人隐私保护薄弱;数据公开手口利用程度不足,新型服务培育空间狭窄…这些问题还待破解。

@左手拉右手:信息肖费的前景惹人遐想,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却是必须迈过去的沟坎,去年,新浪微盘、360云盘等网络云存储商宣布停止服务,一时引起舆论热议。网盘关停现象,固然有知识产权方面的因素,却也从一个侧面引入思考。

为见义勇为者提供法律保障

见义勇为者的“后英雄时代”,将有法律保障,今年4月工日,河南省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出台《河南省奖励和保护见义勇为人员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并向全社会公示,噬条例)规定,非因法定事由,企业不得辞退或者解雇见义勇为人员。其立法初衷,是为免除见义勇为者的后顾之忧,(4月工日《北京青年报》)

点评:见义勇为体现的是好公民,创新敬业体现的是好员工,看起来各行其道,其实具有精神同构性。大道相通,好公民和好员工,具有逻辑一致性。

我们常常看到,一个社会上的好公民,在单位也往往是一个好员工,很少看到好公民和好员工的人格分裂。换而言之,员工在见义勇为上表现出来的公民素质,同样是企业的精神财富,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

正是从这一角度上讲,“不得随意辞退见义勇为者”是种双赢,对社会和用人单位,善待见义勇为永远都不吃亏。

信用卡茎额罚信不能任性

央视《今日说法》主持人李晓东,近日将中国建设银行告上法庭。李晓东用建行龙卡信用卡消费18000余元,但有69元未还清,然而10天之后竟然产生了300余元的利息,后得知,建行收---取信用卡逾期利息的方式是以当月账单的总额来计算,而不是以未清还部分的金额计算,据了解,该案在北京市西城区法院开庭审理。(4月5日《法治周末》)

点评:所谓信用卡全额罚息,主要指持卡人未全部偿还账单欠款时,应该按照账单全额为基准计算罚息。如账单为两万元,即便到期后仅差工分钱未还清,也应按照两万元为基准计算罚息。

中国有句俗话是“欠债还钱”,我们也可以引申一下,欠多少债还多少钱,同样,欠多少债,也才能罚多少息。

虽然市场交易法则讲究契约自由和诚实信用,签订了协议的持卡人就该按协议约定承担违约责任,但市场经济更追求公平正义,处于垄断地位的银行,制订全额罚息这一过分加重持卡人责任的霸王条款,就该被制止。

“挂呈”也是医改的关键一步

近日,北京、上海等多个城市医改频频出招——取消药品加成和挂号费、诊疗费,设立医事服务费;推进分级诊疗、服务价格等同步配套改革;优先向家庭医生与签约居民开放号源…其中和百姓就医体验最直接相关的改革,就是“挂号”。(4月工日《光明日报》)

点评:方便快捷的挂号看病,是缓解百姓“看病难”的第一步。国家先后推出了多项惠民政策,从必须到窗口挂号发展到网络或者电话预约挂号,从各个医疗机构“单兵作战”到构建成医联体,方便患者上下转诊。

健康,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在推进健康中国的建设中,如何采取各种措施增进人民健康福祉,还需要抓好顶层设计,尽快建立一个合理的就医体系。

而有序就医、按需挂号,则是这个合理就医体系的最直观的展现,是让群众有获得感的关键一步。

分享经济在“分享”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共享单车、共享汽车等新的经济现象进入人们的生活,“分享经济”越来越成为一个热词。预计未来5年分享经济年均增长速度在40%左右,到2020年市场规模占GDP比重侍超过10%。(4月6日《光明日报》)

点评:分享经济虽然发展势头迅猛,但呈现的并不全是美好。仅在共享单车领域,就出现了随意停放共享单车影响交通,破坏二维码使人无法开锁,把车上锁据为己有,把车的零件拆卸下来卖钱等不文明现象。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共享单车的“遭遇”表明,无论是与现行法律法规的冲突,还是相关监管规则存在空白,抑或公众文明素质的滞后,都表明分享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需要规则尽快跟上。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也是道德经济,完善法治是他律,道德建设是自律,只有他律与自律相结合,一个行业才能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补丁挂号消费
国内消费
健胃补丁
补丁奶奶
我会独自挂号
新消费ABC
大病医保期待政策“补丁”
挂号中介服务“赔本赚吆喝”
分时段预约挂号的实现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