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人工增雨作业的防灾减灾能力

2017-05-17 22:49包兴华
新农业 2017年3期
关键词:火险呼伦贝尔市火箭

包兴华

抓住有利时机开展人工影响天气工作, 不仅是呼伦贝尔市抗旱、防雹、改善空气质量的需要,更重要的是人工增雨作业可有效降低森林火险等级。呼伦贝尔市位于我国东北部,年平均降水量为240~560毫米,自东向西递减,年平均气温-3.4~1.7℃。大兴安岭两侧大风日数较多,一般全年25~45天,牧区年蒸发量是降水量的4~8倍,春季干旱少雨,降水量只占全年的7%~11%,森林草原座冬雪消失后,枯草落叶裸露干燥,是最容易发生火灾的季节。随着东南季风的到来,6月下旬至7月上旬进入雨季后的两个月内很少发生较大的森林草原火灾,但受阶段性干旱影响易出现雷击火。9月上旬,树枝、杂草受霜冻影响之后枯萎、凋零,而且降水量明显减少,形成又一个火灾集中期。春秋两季抓住有利的天气时机,及时进行人工增雨作业,可有效降低森林火险等级或扑灭明火。

1 呼伦贝尔市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取得的成效与做法

1.1 人工影响天气综合效益显著

近年来,面对林业气象次生灾害越来越严重的形势,呼伦贝尔市人工影响天气工作不断加强设施建设,拓展其在其他领域的服务,在降低森林火险等级和扑灭明火上效果显著。2010年6月26日在呼伦贝尔北部林区发生了森林火灾,共48个火点,是有史以来最多火点的一次森林大火,30日进行人工影响作业,全天各地人工增雨火箭和飞机展开了大规模的交叉增雨作业,在火场周边的12个火箭增雨作业点,共发射增雨火箭弹89枚,飞机作业4架次,作业12小时,增雨效果明显,森林大火于7月1日凌晨全部扑灭。

1.2 主要做法

1.2.1 设施基础建设 近年来,呼伦贝尔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在北部原始林区重点区域和居民集中地增加了地面、高炮作业点及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完善了飞机、火箭、高炮多种作业手段相结合的作业体系。

1.2.2 科技支撑能力 根据实况连续探测结果分析,结合卫星云图、雷达资料、遥感观测资料,对目标云体的變化情况、空中云水资源分布状况及催化作业前后云体的宏观和微观物理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为选择合适的作业条件、时机、优化作业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1.2.3 人才队伍建设 呼伦贝尔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每年定期组织人影安全、操作及管理岗位知识集中学习培训。

2 现代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发展面临的问题

2.1 人工影响天气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飞机机组人员和作业人员住处离机场较远,飞机作业业务和保障用房紧张问题严重影响工作效率和作业安全。受大兴安岭地区地形地貌影响,飞行时间不超过3个小时,当距离海拉尔区和乌兰浩特市较远地区有较好增雨潜势或执行防扑火任务时,飞机作业面积和作业时间严重受限。

2.2 人工影响天气地面作业能力不足

随着呼伦贝尔市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影地面作业能力不足的问题日益凸显。研究区内共有增雨火箭123部,理论增雨面积为2.5万平方公里,但是由于牵引车辆的不足,将近1/3火箭架闲置,另外多数火箭架服役近10年,接近报废期,实际利用率不高,因此实际火箭增雨面积不足2万平方公里。地面燃烧炉作为增雨的有效补充手段,布设在山区具有明显的优势,但是目前内蒙古大兴安岭地区只有5部燃烧炉,对于内蒙古大兴安岭山区来说数量明显不足。

2.3 人工影响天气体系建设不完备

现有业务系统功能单一而且不完善,天气形势的分析与预报匮乏、作业指导的制定与分发途径单一,空域的申请与消除均采用电话形式,而且只能由盟市级人影办申请,作业效果的评估停留在初级阶段,作业设备的年检、弹药库的建设与管理、作业人员的培训等方面均未形成模式,距离国内先进水平尚有相当差距。

猜你喜欢
火险呼伦贝尔市火箭
复兴
驻马店市高森林火险天气气候特征分析
呼伦贝尔市额尔古纳市卡伦敖包清理
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城市绿地系统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透视奇妙的火箭
超酷的火箭
防火迟到
京津冀森林草原火灾遥感监测及火险预报系统建设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土地利用现状及变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