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证确凿,铁证如山

2017-05-17 00:54林洪杉林丽玲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7年3期

林洪杉+林丽玲

内容摘要:《耶鲁大学图书馆馆藏日本侵华战争珍稀档案汇编与翻译》是中宣部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联合评选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重点选题之一,该书的现实意义可见一斑。然而日本方面对侵华罪行一再否认。因此,提供更加完整、更具说服力的史实文献尤为必要。该书系岳峰教授在耶鲁大学访学期间,检索耶鲁大学神学院图书馆内与日本侵华战争有关的全部档案,基于搜集资料的编译成果。该书在以往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以新史料,揭露了更多日军不为人知的侵华罪行。且档案作者多为来华美国传教士,岳峰教授通过美国人的视角,客观重现历史。该书实现了新资讯、新视角、新编排的学术创新,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因此,本书评将从以上三个方面评析这部作品。

关键词:日军侵华 档案汇编 拉贝日记

《耶鲁大学图书馆馆藏日本侵华战争珍稀档案汇编与翻译》[1](以下简称《耶鲁馆藏》)是中宣部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联合评选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重点选题之一,该书的现实意义可见一斑。日本没有像德国那样积极赔偿战争损失,而是误导民众。日本前内阁部长石原慎太郎1990年在接受采访时甚至称:“南京大屠杀是中国编造的一个谎言。”日本在国际上更是猖狂叫嚣,混淆黑白,甚至称《拉贝日记》是“纳粹党徒之作”。因此,提供更加完整、更具说服力的史实文献成为中日两国,乃至整个国际社会的当务之急。

《耶鲁馆藏》基于参加救援的传教士与外籍友人的文献而作,是无可辩驳的新史料证据。该书是岳峰教授在耶鲁大学访学期间,检索耶鲁大学神学院图书馆内与日本侵华战争有关的全部档案,重点查看美国在华传教士的档案,基于所搜集之资料的编译成果。该书在以往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以新史料,揭露了更多日军不为人知的侵华罪行。档案作者多为来华美国传教士,岳峰教授通过美国人的视角,客观重现历史,并在编译的过程中,选择中英文对照的编排方式。因此,该书真正实现了新资讯、新视角、新编排的学术创新,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

一.新资讯

该书是整理自岳峰教授受聘为美国耶鲁大学加盟学者(research affiliate)并赴耶鲁大学访学期间所收集到的档案资料。档案作者多为日军侵华时期在华工作的美国人,档案资料多是其信件、日记、口述以及剪报,以亲身经历详尽记录当时的一切。这些资料曾由亚洲基督教高等教育联合董事会(the United Board)收集、保管,后出于鼓励学术研究之目的,转交由耶鲁大学神学院图书馆(Yale Divinity Library)收藏。访学期间,岳峰教授查阅美国在华传教士的档案,特别留意与福建相關的内容。《耶鲁馆藏》一书的资讯之新,不仅在于作者对《拉贝日记》南京大屠杀相关史料的补充,而且在于其选择福建地区的典型事件进行列举、描述。然而在此之前,国内学界并未有日军侵华的充裕史料。如此匠心独运,使得读者全面知悉日军在中国各地的暴行之后,对其中一个地区产生更为深入的了解,可谓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同时,这样的内容设置,有助于促进基于新论据的学术研究。

当然,岳峰教授关注福建,更有自己的考虑。首先,福州曾是海外华侨的重要祖籍地。在抗日战争期间,海外侨胞慷慨解囊,奋力保卫故乡的每一寸土地。然而与此同时,海外华侨的善举在日军眼里却是其入侵中国的一大障碍。因此,侵占福建、断绝其海外援助成为日军的目标之一。据战后统计,日军在福建沦陷后曾出动3100多架飞机狂轰滥炸,导致250余万人流离失所。因此,来自于抗日战争前线——福建地区的史实便更具代表性。其次,福州作为五口通商最早开放的港口城市之一,曾是许多外籍人士的聚居地,其中不乏美国传教士。聚居于此的西方人与当地人民频繁交往,更是在战时互相帮助,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因此,关于福建地区的档案资料也更为丰富。基于以上多重考虑,作者特设“日军入侵福建”这一部分,实为独到之处。

举例而言,在该书的第一部分中,唐纳德·薛(Donald Hsueh)与凯瑟琳·薛(Catherine Hsueh)在致美国友人的一封信里[2],详细记录了1946年4月26日晚,日军火烧福州私立格致中学的事件。日军选择临近午夜火烧校园,而当时,大多数学生已经就寝,却被大火惊醒,并立即组织逃离,而火势十分迅猛,火情万分凶险。大火不仅烧毁了一批价值30万元的图书,还使得一些父母为儿女省吃俭用才攒下来的积蓄付之一炬。唐纳德·薛(Donald Hsueh)与凯瑟琳·薛(Catherine Hsueh)虽然是中日战争的局外人,但他们的笔下却书写着对这一切残暴行为的愤懑不平,为中国人所遭受的苦难心生同情与怜爱,也因那支撑每一个中国人继续顽强奋斗的民族精神而备受鼓舞。作者选用有关福建地区这一出自外国人笔下的历史片段,真实地再现日本侵华战争期间日军的滔天罪行。如此具有说服力的文字,势必能够引起福建人民,乃至全国人民、世界人民的共鸣。

二.新视角

在《耶鲁馆藏》之前,德国人约翰·拉贝所著的《拉贝日记》是其在南京大屠杀期间的“战时日记”。当时,拉贝被留在南京的中立外国人推选为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他从1937年9月19日至1938年2月26日,记述了他亲眼目睹日本飞机对南京的狂轰滥炸和日军占领南京后烧、杀、淫掠的事实。[3]《拉贝日记》也因此被公认为研究南京大屠杀事件数量最多、保存最为完整的史料。章开沅先生曾说:“德国人的《拉贝日记》和美国人的《贝德士文献》,将把企图‘翻身的日本军国主义永远牢牢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4]但是,拉贝是当时日本同盟国德国的公民,是一名纳粹党员。他的身份与经历,使《拉贝日记》以及有关南京大屠杀的史料受到质疑,甚至被指“一个纳粹党徒的话,毫无说服力,不该被公信……”亩本正己在《真相·南京事件———检证拉贝日记》中表示,经过他的“客观”检证,证明《拉贝日记》所记日军的暴行是“无根的编造”。亩本正己甚至破口称《拉贝日记》是“羊头狗肉”。[5]凡此种种,必然削弱了国际社会对《拉贝日记》的关注与重视,更不能为70年前的历史正名。不得不说,这是中国人民在追求公平与正义的道路上遇到的遗憾。但在现实的重压之下,《耶鲁馆藏》通过搜集出自抗战期间,参加救助的在华传教士的档案资料,以第三方的身份,公正、客观地重述这段历史,实现对《拉贝日记》最好的补充。这不仅是一种创新、一种尝试,更是对日军侵华暴行的有利控诉。

例如,该书的第二部分介绍日军在南京的暴行。其中在一篇译名为“魔鬼般的残酷蹂躏”[6]的文章中,一名外籍医务工作者向读者简述了当时医院所救治的对象。有遭受日本兵奸污的妇女,其丈夫为救自己的妻子,被日本兵一枪打死。还有其他的妇女,白天被当作奴隶使唤,到了晚上就不得不满足十几二十个日本兵的兽欲。甚至还有妇女险些惨死在日本兵的刀下,虽然企图用装死的方法躲避杀戮,但最终还是逃不过被割开颈部肌肉的厄运。而在另一篇译名为“斯迈思致朋友的信”[7]中写道,日本军队在安全区内将中国士兵与普通民众进行捆绑、枪杀。甚至在难民营内用机枪扫射一部分难民,而另一部分则当做活靶练习刺刀。诸如此类的暴行不计其数,档案资料不仅提供了较为准确的数据,同时详尽描写当时的残酷行径,使读者更能身临其境,甚至“感同身受”。而文章既不是出自事件的受害者,也非施害者,恰恰是出自一位保有相对“中立”地位的第三方,在叙述过程中既不会过分夸张残忍的遭遇,也避开了过度淡化、美化暴行之嫌,给读者一个更为可信、更有说服力的证据。同时,借此告慰那些奋不顾身帮助过中国人民的外国友人,追求正义与真理的过程纵使坎坷不平,但光明就在不远的前方。这就是该书之“新视角”的创意与价值所在。

三.新编排

《耶鲁馆藏》一书根据中、英文部分分为上、下篇,就日军入侵福建,与日军在南京的暴行进行列举与阐述。该书的创新之一在于改变以往单一语言的叙述模式,采用中文和具有“国际语言”之称的英文这两种语言,在满足国内读者阅读需求的基础上,又能够扩大阅读受众,使国际社会通过该书就日军侵华罪行有更为客观、准确的认识。

作者岳峰教授具有深厚的史学、翻译功底。《耶鲁馆藏》一书的中文译文使中国读者在阅读时免于译文異化的干扰,且书中所保留的英文原文能走向国际,走进每一个读者,走进每一颗曾被谎言蒙蔽的心。

作者巧用新资讯、新视角、新编排之三新,客观、具体地重塑70多年前日军在中国土地上犯下的滔天罪行。《耶鲁馆藏》一书不仅能够成为国内外学界重点研究的对象,更是为日军暴行、中国人民惨遭欺辱而正名的使者。包括作者在内,学界就研究抗战历史做出的努力有目共睹。正如美国哲学家乔治·桑塔亚娜指出的那样:忘记历史的人必定要重蹈覆辙。作为读者,我们需要透过白纸黑字,去探寻,去还原这铅字背后的苦痛、坚韧、正义、希望。《耶鲁馆藏》的问世,无疑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最扣人心弦的篇章!

注 释

[1]岳峰.《耶鲁大学图书馆馆藏日本侵华战争珍稀档案汇编与翻译》[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5.

[2]岳峰.《耶鲁大学图书馆馆藏日本侵华战争珍稀档案汇编与翻译》[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5,10-11.

[3]高兴祖.《从中岛日记、拉贝日记看东史郎日记的真实性》[J].南京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3).

[4]杨善友.《<拉贝日记>所见南京大屠杀真相》[J].团结报(文史周刊),2015,005.

[5]亩本正己.《真相·南京事件——— ラ—ベ日记を检证して》[M].东京:文京出版(出版社),1999.

[6]岳峰.《耶鲁大学图书馆馆藏日本侵华战争珍稀档案汇编与翻译》[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5,66.

[7]岳峰.《耶鲁大学图书馆馆藏日本侵华战争珍稀档案汇编与翻译》[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5,128.

(作者介绍:林洪杉,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在读翻译硕士,研究方向:英语笔译;林丽玲,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