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肌训练对普通大学生心肺耐力的影响

2017-05-17 00:24杨琨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7年9期

杨琨

摘 要 本文主要探讨呼吸肌训练对大学生呼吸肌力量影响以及呼吸肌训练对大学生运动肺功能的相关指标的影响。在武汉体育学院招募志愿者十四名,训练开始前受试者使用PB深度呼吸器采用快吸慢呼的方式呼吸三十次,间隔十秒,其中达到的最大肌力指数即为最大吸气压,然后训练负荷设定为百分之五十的最大吸氣压,受试者采用PB深度呼吸训练器K5一次性连续呼吸30次,2组,每组间隔三分钟,一周训练五天,连续四周。随着周期的延长,吸气肌力量有显著性的增长,但肺活量,台阶指数,跑台实验的心率,RPE,运动时间,最大摄氧量均未见显著性意义的改变。

关键词 呼吸肌训练 普通大学生 呼吸肌力量 心肺耐力

中图分类号:G804.49 1 文献标识码:A

传统理念认为,健康人呼吸系统有很大的结构储备,完全能够在长时间或短时间高强度运动中满足肺通气和气体交换能力的需求。但是,有研究表明,在一些经过训练的健康人体中,运动时气体交换机制、气道及胸腔壁的功能能力已经能够对运动成绩产生有效的限制,这是一项值得关注的问题。在经过训练的个体中,因为专门性的有氧训练只增进了骨骼肌和心血管对氧的利用及运输能力,对气道、肺功能和结构能力没有显著提高,并且还会产生不利影响,所以限制了运动成绩。因此,相对于没有经过训练的个体,在一些有训练的个体中各运动强度都较富裕的肺泡-动脉氧和肺通气的转运能力,已经不再能够满足代谢的需求。在一些报道中,专门性的呼吸肌训练对于运动成绩的表现影响呈现出阴性结果,但有一些严格控制的研究显示,专门的呼吸肌训练可以推迟呼吸肌疲劳,能够延迟运动诱发的心血管次生反应的发生,而且能够对耐力成绩有较小的但具有显著性的意义。

本实验通过研究呼吸肌训练对普通大学生呼吸肌力量,心肺耐力及运动能力的影响,探讨呼吸肌训练与运动的关系,希望能够为运动员的训练提供参考意见。

研究对象与方法

在武汉体育学院招募愿者14名,其中女生10名,男生4名,年龄19-21岁,身高155-174cm,体重50-66kg,所有的受试者在实验开始前都书面同意并且愿意配合该实验。

1研究方法

1.1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与本研究相关的文献,了解该课题的现状以及是否有继续研究的价值,为本实验提供有价值的理论和事实依据。

1.2实验研究法

呼吸肌训练

训练开始前受试者使用英国的PB深度呼吸器采用快吸慢呼的方式呼吸30次,每次间隔10s,其中所能达到的最大肌力指数即为最大吸气压,以测定的最大吸气压的50%为训练负荷,受试者采用PB深度呼吸器一次性连续呼吸30次为一组,每次呼吸间隔10s,每日2组,每组间隔3分钟,一周训练5日,连续训练4周。

1.3指标测量

最大吸气压测试、肺活量测试、台阶指数测试、运动肺功能测试、Bruce运动方案负荷标准

2结果

2.1四周训练期间吸气肌力量(MIP)的变化

四周训练期间MIP的变化,训练前MIP八十左右,训练一周后MIP九十左右,训练两周后MIP一百一,训练三周后MIP一百二,训练四周后MIP一百三。

2.2四周训练期间肺活量的变化

四周训练期间肺活量的变化训练前肺活量为三千七八四十一,训练一周后肺活量增加,训练两周后肺活量再次增加,训练四周后肺活量为三千八百三十一。可见在四周吸气肌训练期间,肺活量未见显著性意义的差异。

2.3四周训练期间台阶指数的变化

四周训练期间台阶指数的变化,训练前台阶指数58,训练三周后台阶指数59.5,训练四周后台阶指数53.7。可见在四周吸气肌训练期间,台阶指数未见显著意义的差异

2.4四周训练期间运动肺功能指标的变化

四周训练前后运动肺功能相关指标的变化,VO2max,RPE跑台持续时间。训练四周后心率一百三十二,VO2max五十七点一,RPE十五点八,跑台持续时间十五点九。

可见,四周训练期间受试者在Bruce跑台实验中,心率,最大摄氧量,RPE,持续时间均未见显著性意义的差异。

3分析讨论

3.1呼吸肌训练对吸气肌力量的影响

呼吸肌分为呼气肌和吸气肌,呼气肌主要是有腹肌和肋间内肌,吸气肌主要是肋间外肌、膈肌和胸锁乳突肌,另外还有辅助呼吸肌包括颈部、肩部和背部肌肉。呼吸肌是机能学和形态学上骨骼肌,经过运动训练后,骨骼肌会发生一些广泛机能的和形态的适应,如神经调节、酶的活性、力量素质的增加等。

由MIP的变化可知,经过四周的呼吸肌训练后,受试者的最大吸气压从八十六点二增加到了一百三十二,增加了百分之五十四,说明四周的呼吸肌训练对受试者的吸气肌的力量有显著性的提高,说明呼吸肌训练可以提高吸气肌的力量。这个结果与下面这些人的研究结果相一致,如Gething以百分之百MIP训练负荷训练后受试者的最大吸气压增加了百分之二十。Enridht以负荷为百分之八十MIP训练后,MIP分别增加了百分之三十八和百分之四十一。刘弢使用百分之十五MIP和百分之五十MIP进行呼吸肌训练,每周训练五天,每天两次,发现以百分之十五MIP负荷进行四周训练后MIP没有显著变化,而以百分之五十MIP负荷进行训练后,MIP增加了百分之二十五。但是Sonetti使用同样的训练方案,MIP仅增加了百分之八。但是此研究结果与下面这些人的研究结果有所不同不同,比如将实验组每天以百分之九十MIP的负荷量进行六周的呼吸力量肌训练后,MEP、MIP都没有变化。而且JuliA经过呼吸及耐力训练后,MEP、MIP也都没有显著变化。

至于这些研究结果不一样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吸气肌训练方式的差异;训练强度的不同;训练持续时间的长短等。

3.2呼吸肌对心肺耐力的影响

从肺活量数值的变化,台阶指数的变化可以看出,四周呼吸肌训练期间,受试者的肺活量和臺阶指数没有显著性意义的变化。从运动肺功能相关指标的变化可以看出,四周的呼吸肌训练前后,VO2max,心率,RPE,运动时间等均未见显著性的改变,说明四周呼吸肌的训练对普通大学生的心肺耐力并没有显著性意义的影响。VO2max是反映心肺功能的综合指标,但是呼吸肌专门的训练主要是通过提高呼吸肌群的耐力和力量来改善最大自主通气和推迟运动中的呼吸肌疲劳。一般学者认为呼吸肌训练是不能够提高做功能力和最大摄氧量的,因为最大摄氧量是由体内代谢能力和运动强度决定的。Christina等对递增强度和恒定强度的踏车耐力时间进行了研究,。Perret等在功率自行车上以百分之六十五、百分之七十五、百分之八十五、百分之九十五V02max的强度进行递增强度训练,一段时间后发现,其各级的踏车的时间都比运动前显著延长;研究中显示经过四周的呼吸肌训练可显著性提高递增负荷运动试验的运动能力以及以主观感觉为主要判定标准的V02peak值。但是他们是采用研究室专门设计的吸气肌训练测试装置以百分之八十的训练负荷来训练的。同样的在其它研究中发现阶段性呼吸肌专项训练对游泳运动员的肺活量等有积极的影响。

造成这些研究结果不一样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受试者的差异,普通大学生与运动员体质的差异;训练方式的差异,不同程度的训练负荷,训练时间长短可能造成不同的结果;训练过程中,受试者训练方法不正确,没有快吸慢呼,用尽全力训练;样本容量太少。

4结论

通过四周的呼吸肌训练(百分之五十MIP的训练负荷,三十次一组,两组/天,五天/周,共二十个训练期)可以提高普通大学生的吸气肌力量,但对普通大学生的心肺耐力并没有明显的改变。

参考文献

[1] 刘弢.吸气肌训练对常氧和低氧条件下运动呼吸功能的影响[J].体育科学,2007(3):38-42.

[2] SonettiDA,WetterTJ,PegelowDF,etal.Effectsofrespiratorymuscletrainingversusplaceboonenduranceexerciseperformance[J].RespirPhysiol,2001127:185–199.

[3] SperlivhB,FrickeH,deMar€閑sM,etal.DoesrespiratorymuscletrainingincreasephysicalperformanceMilMed,2009Sep;174(9):977-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