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初中生学习化学兴趣的探究

2017-05-17 00:27于磊
新课程·中学 2016年12期

于磊

摘 要:中学化学学科是化学教育的起始学科,学好化学应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从用心设计环节、做实实验教学、强化语言魅力和创新教学方法四个方面叙述培养初中生學习化学的兴趣,最终让学生爱上化学这门学科。

关键词:初中;学生;化学;兴趣;实验

众所周知,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对工农业生产、医疗科技、能源材料、军队与国防技术现代化具有重要的作用,与人们生活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中学化学学科是化学教育的起始学科,它不仅能为学生今后在化学领域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也能为学生毕业参加工作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所以,化学教育尤为重要,初中化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所以更为重要,而学好化学要着重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求知欲,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做起,让学生在初中化学内容分散、任务重、课时少及有些概念不易理解等挑战下,克服困难,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和掌握实验基本技能,拥有一定的动手能力并且能够简单地解释生活中与化学相关的现象。下面就自己在工作实践中的一些做法,谈几点体会。

一、用心设计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求知道路上的巨大动力,只要学生对学习充满兴趣,

学习就会变得简单。兴趣的培养在于诱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因势利导,利用一切可以激发学生兴趣的方式方法,有目的地设计课堂情境,激起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使他们能积极主动自觉地学习。

初三学生刚接触化学,虽然陌生,但是不见得讨厌化学,而且对化学实验还有一定的兴趣。所以,前几堂的化学课一定要有目的地设计好,尽量吸引学生的眼球,因为这可能决定学生对化学这门学科的认识。所以,在头几节化学课的设计上,要将与生活相关的、有趣生动的、贴近生活的场面展示给学生,可以在课堂上增加一些趣味实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自我介绍的设计上,我会事先在一张氢氧化钠溶液的白纸上书写名字,然后向白纸上喷加无色酚酞溶液,白纸上忽然显现出老师的名字,学生一定会大呼惊叹,然后目光就会聚集到老师的身上,兴趣自然就产生了,紧接着我会用“清水变牛奶”“茶水变墨水”和“铁丝燃烧”这些实验来吸引学生眼球,由此,学生起初对化学的印象就变成了“好玩儿的实验”,教师告诉学生,其实化学课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然后讲化学的发展历程,结合教材介绍科学家们探索化学奥秘的故事,讲解我国化学发展的过去与现状,激励学生发愤图强,将来为我国的化学事业贡献力量。兴趣有了,学生自然才会爱学。

二、做实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化学教学应该以化学实验为基础和核心,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利用化学实验是一个很好的办法。首先,重视演示实验。演示实验过程中,通过与学生共同操作或将演示实验由学生操作、教师指导的方式来调动学生的热情,使学生参与到演示实验中来。其次,分组实验。在保证实验开出率的基础上,重视学生提出的实验设计方法,落实所设计的实验方案并对实验结论进行评价、讨论、反思,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教材中安排的小制作、小实验可在课后进行。例如,简易净水器的制作,可以让学生在家中搜寻材料,独立完成,之后教师要对学生的制作做出相应的评价。

三、强化语言魅力,持续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言是教师应该具有的基本素质,但我们要善于发挥语言的优势,可以将课堂教学与脱口秀式表达相结合,让教育的语言更加轻松活泼,这样的语言用来教学,对学生也是一种享受,课堂上可以让学生尽情地提出问题,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面对面地交流,用思想的碰撞来表述和论证其讨论的议题。对教材中比较难懂的概念或者知识点,可以总结成顺口溜,让学生便于记忆,

如,原子结构编成:原子个很小,内容可不少,中心原子核,正电体积小,中子不带电,电子绕圈跑。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编成:电子能量不全等,布满里层布外层。最外电子影响大,决定元素化学性。原子趋势要稳定,非金易把电子争。金属失e露次外,惰性气体难反应。

四、创新教学方法,稳定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了巩固学生已经培养起来的学习兴趣,采用新颖有趣的教学方法,才能稳定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在这种愉快气氛下学生能开心牢固地掌握知识。在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可以打破常规,变换教学方法,例如,化学游戏法、边讲边实验法、分组习题对抗法等多种创新式教学方法,这些方法都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以分组习题对抗法为例,每章结束,都可以用此法,使枯燥乏味的习题课变得生动有趣,而且通过这种方法复习的效果比大量做题要好很多。

教师结合教学内容适时改变课堂教学设计,精心设计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学生用心投入课堂中,在有兴趣的基础上,相信化学的学习就变得容易多了,让学生拥有浓厚的兴趣从而爱上这门学科,那么,初中化学内容的枯燥乏味就会变得荡然无存,顺理成章地学好化学。

参考文献:

[1]杨薇,郭玉英.PCK对美国科学教师教育的影响及启示[J].当代教师教育,2008(3):6-10.

[2]谢赛,胡惠闵.PCK及其对教师教育课程的影响[J].教育科学,2010(5):5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