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文征婚广告的文化差异研究

2017-05-17 11:38朱云莉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7年9期
关键词:文化差异语言

朱云莉

摘 要 征婚广告,作为一种社会行为,在很大程度上镜像语言使用者的社会价值观、思维模式等因素的影响。中英文征婚广告所映照的文化差异研究,有助于促进跨文化交际。

关键词 中英征婚广告 语言 文化差异

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打破传统择偶方式的征婚广告日益频繁地涌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为了吸引渴望婚姻的单身对象的兴趣,征婚者通常会在征婚广告的语言上颇费心思,以期在有限的版面空间创造出无限的视觉效果,使其中的某一位成为其终身伴侣。传统的报刊征婚传播范围广、传播时效长;当下的网络征婚更方便快捷、应征者更广。《楚天都市报》是湖北全省发行量最大、定位为普通市民生活的综合性日报。本文将以2016年该报刊登的中文征婚广告和国外婚恋网站上的英文征婚广告为例,探究其语言所映照的中西文化差异。

1中英文征婚广告文本语言的分析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不同的传统习俗、文化渊源、地域时空和宗教信仰都给语言留下了独特而深刻的文化烙印。下面从词汇和句式两个层面进行对比分析。

1.1词汇异同

《楚天都市报》所刊登的中文征婚广告多扬长避短的镀金词汇,如描写女性的“清秀靓丽”、“稳重端庄”、“白净温婉”;描写男性的“英俊潇洒”、“精明干练”、“成熟稳重”等。这些带有浓厚感情色彩的词汇,语义虽然较模糊但却能促使应征者浮想联翩,最终采取行动。

能客观描述年龄、身高、经济状况的数词,在中文征婚广告中使用频率高。

(1)设计院工程师:28岁,1.85米,200多平米的豪宅……

(2)海归女:26岁,1.63米,未婚,年薪10万元以上……

英文网络征婚广告措词简单通俗,较客观实在,镀金词汇明显少于中文征婚广告。

(3)I am not beautiful, but I think that I am charming……I want to love and to be loved. …… Ive never been married and I have no children. (www.oneandonly.com)

坦率真诚的表白(not beautiful)更能吸引应征者的目光,影响其行为。

(4)I am looking for a woman who is fun, adventurous and exciting. She should have a good sense of humor and a positive attitude. She should be outgoing…… She should also know what shes about and what she wants. These are some of qualities that I possess. (Datingdirect.com)

“fun,adventurous,exciting,a good sense of humor,a positive attitude,outgoing”,虽没有中文征婚广告中的词汇华丽,却平易近人。

这二则英文广告都使用了简朴自然的语言,便于人们理解和记忆。人称代词“I”、“she”的使用,拉近了双方之间的心理距离,从而达到说服目的。

《楚天都市报》中的征婚广告也不乏具有人情味的人称代词,如“期盼一个健康宽容的你走进她的生活”,“有过丧妻之痛的他将更加珍惜你”。

1.2句式异同

为了能在有限的篇幅内,尽可能更多地提供征婚者的信息,《楚天都市报》上的中文征婚广告通常笔墨经济,为无主语或共一主语的词组或简单句,大多省略虚词、精选实词。

(5)现役军官:31岁,1.73米,军校硕士,薪稳有房,福利优越,积极向上,德才兼备,值得依赖。

(6)淳朴女寻爱:35岁,短婚无孩,温柔气质佳,独具新房,一心扑在事业上,创下不菲家产,寻两情相悦的情感归宿……

英文网络征婚广告由于注重通俗易懂,句式更倾向于简单句,省略句相对来说较少使用。

(7)I love arts and I am an art collector. I love the outdoors, water. I love really good conversation, and trying really nice restaurants. I love weekend trios, or day drives to small towns or big cities. .... I love my bicycle, and I love friends. (Datingdirect.com)

六次重复 “I love…”,句式虽简单,征婚者对生活的热情却让人印象深刻。

2文化差异分析

作为人类思想的载体和主要的交际媒介,语言直接反映语言使用者的思想和价值观。中英文征婚广告语言镜像出各自的文化。

2.1求稳文化与求变文化

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中国人特别看重家庭等的稳定。“求稳文化”的婚姻观在征婚广告中的语言表现是“携手百年”,“牵手一生”,“追求一份真诚而天长地久的感情”等。

英語国家主张不断尝试,社会才有进步。“求变文化”决定了征婚广告对建立了婚姻关系的男女双方相处时间长短没有明显的期盼,征婚者对被征婚者的婚史也没有过多要求。

2.2男权文化与平等文化

中国封建社会中的男权主义在当今的征婚广告中仍时常表现为“男才/财女貌”。男性尤其喜欢描述事业和经济状况,如“多处投资”、“住房两套,收入丰厚,名车出行”;而女性则掩饰不尽人意之处以取悦于男性,如“肤白苗条”、“白皙丰满”、“漂亮甜美”等。男性在择偶时会更加注重女性的外表,如“寻靓丽温和女友”、“寻文静秀丽女孩永结同心”。

英语国家推崇平等文化。通常情况下,男性征婚者不会刻意提及自己的家庭背景和经济状况以吸引女性的注意;女性征婚者对自己的外貌描述具体实在,不会刻意靠容貌去寻找让自己依附的对象。如(3)I am not beautiful, but I think that I am charming.

2.3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集体主义认为婚姻是两个家庭之间的事,是为双方的家庭寻找一个新成员,如:“有缘我愿与你重新生活,共同把我们的事业创造更辉煌”,“我将用我的一切给你和你子女优越的生活和幸福的未来”等。

英语国家的“个人主义”主张:婚姻是个人行为,是为自己寻找伴侣。征婚者常常细致地勾勒出一个不一样的自己,来彰显自己的与众不同以吸引对方。如(9)I love arts…I love the outdoors, water. I love really good conversation, and trying really nice restaurants…

征婚广告这种推销自我、寻求配偶的广告形式,已成为当今世界人们走向美好姻缘的一条重要途径之一。由于不同的择偶观和婚恋观,虽属同一体裁的中英文征婚广告在语言表现上有所不同。对比分析语言所映射出的文化差异,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征婚广告这一社会行为。

参考文献

[1] 葛瑞红. 从中英文征婚广告浅谈中西方语言与文化[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8.

[2] 零宏. 中英征婚广告语体特征对比分析[J].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5.

猜你喜欢
文化差异语言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多向度交往对语言磨蚀的补正之道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从中日民间故事窥探中日文化差异
从《楚汉骄雄》和《勇敢的心》看中西悲剧英雄形象异同
论语言的“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