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西开放背景下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建设的路径选择

2017-05-18 17:22安林瑞朱柏萍张莎莎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兰州甘肃经济带

安林瑞 朱柏萍 张莎莎

兴起于丝绸、发展于商贸互市的丝绸之路,在中西方文化交流和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对我国、西部和甘肃发展的作用不言而喻,是西部地区进一步开放和开发的重要带动战略。甘肃既是连接欧亚大陆桥的战略通道,也在贯通西南和西北交通中发挥着枢纽作用,是西北、全国的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和新能源发展基地,有着丝绸之路和亚欧大陆桥横贯全境的独特优势,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真正的黄金段。乘着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东风,甘肃发展必将迎来新一轮的机遇,西部大开发也势必进入一个崭新阶段。

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的可行性分析

甘肃自古就是古丝绸之略的商贸重镇。敦煌、酒泉、张掖、武威、兰州、天水、平凉、武都等地一直都是古丝绸之路的战略要道和重要节点;有“西北粮仓”之称的河西走廊,更是古絲绸之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通往西域的咽喉要塞。而今,甘肃在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建设中也具备许多独特优势。

地理位置重要。甘肃在联系中原和新疆、青海、宁夏等地发展中发挥着桥梁纽带作用。作为亚欧大陆桥和西陇海兰新线经济带的主体性关键地段和腹地的敦煌和兰州,在高速公略、铁略、航空等交通发达。且经济社会发展迅速、战略地位重要、区位优势明显。

生态优势明显。甘肃生态地位极端重要,处于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的交界处。是黄河和长江的重要水源涵养区。同时。甘肃也是生态优势明显的战略要地,发源于祁连山的河西走廊内陆河黑河、石羊河和疏勒河,在维系河西走廊绿洲及其下游地区的发展中堪称“生命之河”。这三条内陆河形成的绿洲还成为我国北方沙漠化和戈壁化的重要屏障。

文化资源独特。甘肃作为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和摇篮,各种文化资源丰富而特别,尤其是伏羲和伏羲文化更是代表着华夏文明的创始。除了历史文化,甘肃还有黄河文化、丝路文化、长城文化、汉简文化、简牍文化、民族文化、宗教文化、红色文化等令人应接不暇的文化资源。因此。以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重点城市为依托。进一步开发利用这些底蕴丰厚的文化资源。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黄金旅游线路前景广阔。

地矿资源多样。甘肃拥有一部分资源潜力较大的地质和矿产资源。其中有一些资源储量名列全国前茅。石油、煤炭、天然气等资源丰富。石油储量居全国第七;煤炭预测储量居全国第六;甘肃发展特色农业区位优势明显,产业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初步形成了区域化明显的产业布局;丝绸古道、丹霞石林、大漠戈壁、峡谷溶洞、冰川雪峰等自然风光壮美奇特、别具风情;长庆油田、玉门石油及华亭、靖远、兰州煤田、金昌镍、镜铁山铁矿等许多大型矿点。都是发展现代工业经济的重要依托。

政策优势叠加。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甘肃的发展建设,一系列助推甘肃发展的政策相继出台。2010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2012年,兰州新区获国务院正式批复,成为第五个国家级新区,确立了兰州新区四大战略定位;2013年,国务院批复甘肃省成立“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此外,甘肃也是全国唯一的循环经济试点省区。这一系列政策叠加优势,为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进一步扩大甘肃向西开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向西开放背景下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的路径选择

甘肃必须抢抓历史机遇,发挥好区位优势和政策叠加优势,利用丰富的资源优势,用好“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持续加快“走出去、引进来”步伐。积极探一条立足甘肃基本省情、有助于扩大向西开放的协调发展的开放型经济新路子。形成全方位、多层面、宽领域的开放合作新格局。努力打造创新融合发展的战略平台。以互利合作、开放发展、互通有无的发展理念和包容共享的开放开发精神。打造甘肃向西开放的升级版。

创新方式,建设向西开放体制机制。我省扩大向西开放。必须不断探索建立与中西亚及中东欧国家高级别、宽领域的交流协商机制和互动合作机制,逐步建立同这些国家民间、行业、企业的多形式交流合作机制,鼓励甘肃与阿拉伯国家及世界穆斯林地区搭建多样化的交流合作平台,以期全面推进双方或多方经贸投资、科技教育、文化旅游、金融服务等全方位的合作共建。

立足优势。着力打造向西开放平台。兰洽会是我国西部地区主要的投资贸易洽谈会之一,已成功举办了22届,规模越来越大、影响力也越来越广泛。已成为中国和甘肃向西开放的重要窗口、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经贸交流的重要平台。2016年的兰洽会,以“共建‘一带一路,推进互利共赢”为主题。境内外参展企业达到1200多家。今后要进一步突出特色。加大对兰洽会的宣传推介力度。邀请更多国家和国际组织特别是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政界业界人士参会参展,推动甘肃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更宽领域、更高层次的合作。另外,要着力优化投资环境,发挥区位优势、政策优势和资源优势。推进兰州新区率先发展开放型经济,大力发挥其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平台的作用。努力建成一些外向型产业园区。加快培育一批面向中西亚及中东欧市场的生产和加工贸易基地,延伸产业链条,发展产业集群。

立足实际,争取国家层面的更多具体政策支持。在用足用好国家层面现有各项支持甘肃发展政策的基础上,为甘肃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争取更多更具体的政策支持。赢得更多话语权。一是开拓大市场、发展大商贸,促进省内外一体化发展,提升在西北地区商贸领域的地位。二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结构发生变化,以汽车、住房、旅游、文化、教育、福利、保健等为主要内容的宽裕型、发展型消费加速普及,我们要抓住机遇,在推进结构优化升级、培育发展特色产业、转变服务业发展方式、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等方面创造条件,迎难而上,着力发展以信息科技、现代管理为支撑的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等。三是支持我省调整外经贸结构、实现转型升级,培育竞争性优势。

加强合作。谋求与中西亚国家更深层次的经贸合作。公元609年隋炀帝在甘肃省张掖山丹举行“万国博览会”谒见西域二十七国使臣,可说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对外经济贸易博览会。近年来。甘肃省与中西亚国家在经贸领域的合作不断扩大。要进一步实现贸易畅通,必须全面深化合作,多途径建设对外开放基地,加速建设区域物流中心和园区物流基地,完善口岸、航空港、保税区等外贸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兰州航空口岸国际大开放通道建设,推进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外贸发展,提升对外贸易发展质量与效益。

优化对外开放格局,多措并举向西开放与向东开放。着力于营造向东向西“两个方向”全面开放的良好政务环境、法制环境和舆论环境。发挥甘肃区位优势。鼓励有实力、有产业优势的各类企业走出国门开展投资贸易合作,开发利用境外资源,扩大我省的经济影响力。鼓励积极开放创新、改革辦会机制和办法。勇于先行先试、大胆创新,打造系列品牌节会。加快和规范各类园区和开发区建设,充分发挥园区在集聚产业、集约发展、集成创新和示范引领方面的作用。并努力进一步优化甘肃对外开放格局。

提升软实力。拓展历史文化领域的交流。甘肃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在丝路经济带建设中,理应发挥好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国家级战略平台,深度挖掘文物古迹众多和文化底蕴深厚的优势,融合各类特色文化资源,突出推介经典剧目和民间艺术,以“走出去”为主要方式,发挥友好城市的交流主渠道作用,大力拓展对外文化交流。提升甘肃软实力和对外影响力。

加强交流。大力发展以教育、科技、医药卫生为纽带的对外合作。多渠道、多方式、有步骤、有针对性地举办面向中亚的高校间教育培训,拓展合作交流的渠道、范围与规模,向他们进行技术培训、实施技术援助、开展技术交流。加强与这些地区在中医药及医疗卫生多方面的合作共建,循序渐进地引导外商投资关注我省教育、文化、医疗等社会领域和民生项目,致力于建立相关机构间的合作伙伴关系。

深度挖掘,推动跨区域旅游合作交流。发挥甘肃特殊的区位和资源优势,挖掘丝绸之路沿线各国旅游资源特色优势,积极与他们开展旅游市场推广合作活动,通过争取国家在联合打造旅游品牌节会、联合开发旅游市场、联合开发旅游景区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创造条件开通更多国际航线,发挥旅游业在经济发展方面的独特带动作用。

优化环境。建设兰州区域性金融中心。在兰州新区成为国家级新区后,区域金融的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凸显。目前,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和共同发展的多层次、多元化、多功能的金融机构体系业已在兰州形成。建立起了由资本市场、货币市场、外汇市场等构成的金融市场体系和由银行监管、证券监管、保险监管构成的金融监管体系,兰州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的环境和条件不断走向成熟。因此。全力创造各方面条件,建设兰州区域性金融中心,是抢占地区经济发展制高点、突破甘肃发展瓶颈的战略性选择。有助于兰州中心城市功能和龙头作用的发挥,对全省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猜你喜欢
兰州甘肃经济带
我的兰州梦
兰州石化推进改革正当时
一条江的嬗变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之路
行走甘肃
甘肃卷
兰州琐记
大美甘肃,我们来了
甘肃卷
陕西呼应长江经济带
长江经济带与汉江生态经济带如何协调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