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有效的班级管理者

2017-05-18 19:00陈娇胡雪君
东方教育 2017年3期
关键词:班干部班级文化

陈娇+胡雪君

(浙江师范大学 浙江金华 321004)

当下我国的教育水平处于上升阶段,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在世界上的位置明显提升,已跨入中等偏上行列,教育发展与发达国家的差距逐步缩小[1]。而教师是决定教育水平的一个关键因素。良好的教师素质与技能可以更好的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质量也更方便的管理班级。那么怎么做一个有效的班级管理者?

一、课堂教学管理

课堂教学管理是班级教育与管理的重要内容,课堂教学管理是否有效,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直接影响对知识的掌握和对自己的自信心程度。[2]

1.1课堂教学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课堂管理历来是教师感到最为困难的事情,也是教师在课堂中花费时间和精力最多的工作。特别是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新教师,由于缺乏相关课堂管理理论知识,对课堂的管理大体分为两种解决办法。其一按自己过去所感知的和所理解的课堂管理理念、方式方法去管理课堂,使得原本并不牢固的素质教育变得更加脆弱。其二按照老教师们一路过来所分享的经验所得,按部就班,没有按自己班级的实际情况处理。这样都会导致课堂管理效率低下,学生丧失兴趣。

不少问题其实还和教师的主观情感有关系。一个班级体难免会出现个别出挑的个别差于一般人的。所以当教师带了主观感情在里面,对学生不能一视同仁,亲近一部分,疏远一部分,还划分为不同等级出现偏爱和偏见也是对学生的一种不公平,更是对自己课堂教学的极大挑战。这样下去学生对老师的定位也会变得糟糕。被学生反映很多的还有老师的唠唠叨叨,出现问题就不停进行思想教育繁杂冗长的呵斥等都会导致学生对课堂失去兴趣。这也无疑让教师成为失败的管理者。还有教师的惩罚多鼓励少等都是当前我们课堂管理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2课堂教学管理策略

有效的课堂管理,就是要求教师在课堂管理中应以学生为中心,时时考虑学生的需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出色的课堂管理使课堂的不良行为降到最低程度,促进了学生之间的合作,而且使课堂总是持续有意义的学习活动。

所在在教学管理上教师应该注意:首先要理解并满足学生的需要。理解意味着摆脱先入之见,接纳别人;理解意味着教师对学生的倾听、接受、作答以及与学生交往而不受自己的价值观的束缚。接纳自己的学生,无论他是你眼中的差等生还是调皮吵闹的顽劣分子都不要放弃他们,要好好耐心引导。

教师对学生的关注关心也是并不可少的。让他们知道老师是在关心着自己的,让学生产生更大的动力,也会增加学生对老师的好感。教师也不是只关心学生的学习,对学生的生活兴趣性格等也应有了解。

教師更应学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动机不可能在喧哗的氛围中发展起来,所以把课堂组织和管理成一个有效的学习环境非常重要。在学生完成相应的任务时应给予及时的鼓励强化[4],对表现出色的学生应有奖励,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活动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一种方式。

二、师生关系的处理

学生一周的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的,而在学校的绝大多数时间又是和老师一起的。所以和教师的关系也影响着教师对学生的管理进而影响教师对班级的管理。师生关系的性质和水平对教育活动及其效果也具有重要作用,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5]。

教师可以根据对自己和学生的认识来决定和学生建立何种师生关系,关键是我们作出决定的时候不是考虑什么对自己有利,而是什么对学生有利,什么对促进学生的个人发展有利。所以教师应该多对学生进行了解。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生活,学习情况等等。不要以一种老师的姿态跟学生对话,更多的是当成你朋友。真诚自然的表达友好和关爱。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也可以和学生多一点互动包括课堂内和课堂外。比如可以参加学生们的体育运动游戏,给学生送生日祝福等等。

老师和学生之间都应该注重换位思考。事实上,生活中的本位主义和自我中心常常导致冲突,而一些冲突只要通过换位就可以得到很好的解决[6]。在一些具体的教育情境中,班主任要多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这样就不会让学生长时间站在教室门口,也不会让学生几十遍甚至上百遍地抄写课文。通过换位,班主任才会真正理解学生,同情学生,宽容学生。

三、班级的文化建设

班级建设主要包括的是班级文化建设。一个班集体只有在优良的文化建设下才能积极稳定的发展起来,发展成为优秀集体。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不仅能够陶冶学生情操,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爱,使学生团结起来。更能提高学生素质,挖掘学生潜能,增强学生班级认同感。

3.1制度文化:

无规矩不方圆。一个良好的班级制度能更好的帮助班级进行管理,建立班级良好风气,为学生创造一个更高效的学习环境。

制度文化中首当其冲的就是班干部的选拨与任命。班委会的建立,班干部的配合对于班级文化的维持与强化起重要的作用。班主任通过班级活动和日常工作对学生进行观察和了解,引导和培养工作热情和能力较强的学生暂时担当一些班级工作,让思想上进、工作能力强、善于师生沟通工作的学生主动站到班级管理前沿。等班级稳定以及师生间熟悉后,通过民主选举等方式组建班团干部队伍。这样选出的班干部既符合班级管理要求,又在学生间有一定威信,也能发挥师生间的桥梁沟通作用。继而就可以让班干部进行分工合作担当起管理班集体的重任。

除了班干部之外,制度文化还包括班级条约。明确建立班级制度的目的和意义,让学生进行积极讨论,拟订符合大多数学生意愿的条款。最终通过民主表决等形式确定下来,并在班级进程中进行必要的修正和完善[7]。比如可以建立班训、班级公约、宿舍公约、班级卫生、纪律奖惩制等。只有这样的班级制度才能获得学生的心理认同,才能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去执行,进行自我约束和自主管理。

3.2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是一个班级文化的核心,班级精神文化建设主要体现在班风、学风、班级活动等方面。

班主任要做到对全班学生一视同仁,处理事情要以身作则,教育要多表扬少批评,使班级内部拥有亲切和睦和互助的氛围,促进良好班风的形成。注重培养良好的学风,可以在班级建立学习小组等形式,制定学习计划,鼓励学生多参与讨论发现问题等。积极组织班级的各项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培养班级的凝聚力等等。班级凝聚力的提高会使学生对班级产生更大的认同也因而更加热爱班级。整个班级的精神风貌会因此变得更加良好。

班级管理是对管理者一个重大的考验,所以作为教师应该多努力提升自己在管理方面的能力,做一个有效的班级管理者。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发展,建设美好的班级!

参考文献:

[1]光明教育,信阳日报,光明网:2015.12.17

[2]徐长江、宋秋前. 班级管理实务高等教育出版社:103.

[3]刘万伦、田学红.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86.

[4]鲍聪. 师生关系研究述评成都教育学院学报 2005 19(6)34

[5]潘东良. 班级管理的几种经营意识及其培养策略《教学与管理》 2003.18

[6]邹军. 班级文化建设对优秀班集体形成的作用新课程研究2012.12 164

猜你喜欢
班干部班级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班级“无课日”
谁远谁近?
竞选班干部
班级FACE系列大放送
竞选班干部
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
以牙还牙
班干部的烦恼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