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布鲁纳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反思我国应试教育下的中学课堂教学

2017-05-18 19:01洪素玉
东方教育 2017年3期
关键词:应试教育

洪素玉

(浙江师范大学 初阳学院 浙江金华 321004)

摘要:我国应试教育由来已久,且仍普遍存在,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国民整体素质。在此大背景下,本文以中学应试教育的现象为出发点,结合布鲁纳认知结构学习理论从教育宗旨、课堂教学、学生学习积极性三个角度反思当前应试教育模式的不当之处,依次分析我国中学应试教育下学校等教育机构、老师、学生的定位,并据此提出相应的应对改善措施。

关键词:应试教育;布鲁纳;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一、概述我国中学应试教育现状

(一)我国应试教育的历史渊源

我国有着悠久的考试传统,长期以来科举制是社会的核心制度,有学者把中国社会长期繁荣稳定归因于科举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片面追求升学率”曾遭到严厉的批判,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和时代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应试教育逐渐暴露出诸多的问题和矛盾。今天,尽管教育考试制度在不断地改革,高校招生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但在高考指挥棒下,基础教育阶段仍存在严重的应试教育倾向。

(二)我国中学应试教育现状概述

首先,当下我国的教育评价标准单一,“唯分数”化严重。目前,无论是对学生的评价还是对教育质量的评价,都单一的指向考试成绩。第二,违背教育本质的功利意识的大量存在。由于评价标准唯分数化,致使在当下我国的教育领域内外有着强烈的功利意识,不利于教育和国家的发展。第三,围绕考纲进行的教与学的活动。教师“以考定教”,导致学生被框在考试答案之内,想象力与创造力被逐渐消失于标准之中。第四,以素质教育之名从事的“伪素质”的特长培养活动。我国目前对于素质的理解仅局限于音、体、美等特长方面,理解片面,造成了人的伪全面发展。第五,以学生考高分为最终目标的助学团队大量存在。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没有各司其职,而是沦为了学校的附庸和分数的奴仆。

二、反思我国应试教育下的中学课堂教学:从布鲁纳认知发现学习理论角度

以上述对我国中学应试教育的概述为铺垫,下面笔者将结合布鲁纳认知发现学习理论反思我国以应试为导向的教育的弊端及相应改善措施。

布鲁纳认为,“学习是一种过程,不是一种结果。”教师的任务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探索和发现事物的规律,掌握研究方法。

然而我国中学阶段的应试教育以教师的教为核心,学生被动接受,课堂气氛呆板僵化,不利于青少年的个性培养。因此我们应该根据布鲁纳倡导的发现式教学理论改革传统课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一)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教学观

我国的中学课堂很有必要引入“发现法”的合理内涵,注重“发现教学”与“发现学习”并举,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培养学生主动发展和丰富个性,大胆突破陈腐观念的束缚,建立合理的教学模式,因地制宜,科学谨慎地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去,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能,真正实现“以学生发展”为主题的教育目标,并最终实现教育价值在人的个体上实现。

(二)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

布鲁纳的“发现学习”,强调的是学生主动的认知和发现,也就是建立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 (注重过程)。在我国目前的中学教育背景下可以采用以下具体方法:第一,教师提出的问题要尽量使学生感兴趣;第二,提出来的问题要让学生体验到对该问题的某种层度的不确定性,以激起学生的“探究反射”,即好奇心;第三,由教师提供解决问题的多种可能的假设;第四,协助学生查阅和搜集可靠的信息资料;第五,组织学生审查这些信息资料,得出应有的结论;第六,引导学生用分析思维去证实结论,最后使该问题得到解决。虽然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强调的是学生的学习过程,但如果正确结合了我们的教学实际,运用适当,同样可以取得较好的学习结果,达到教学目的。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内部动机

布鲁纳不主张利用外部动机(如精神刺激、物质刺激等)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做法,而是大力提倡学生内部学习动机的提高,帮助学生摆脱周围环境所给予的奖惩的直接控制,以“发现”作为学生取得学习成绩的奖赏,让学生自主地学习,逐渐养成具有方向性、选择性和持久性的学习行为和习惯。具体来说,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第一,要注意利用知识的不确定性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帮助学生维持学习探索活动的热情。第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及时进行学生学习结果的反馈,使学生产生心理上的满足感和成就感。第三,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来激发学生的内部动机。

(四)运用合理的教学设计,引导学生参与主动学习

“发现法”注重对学习过程的设计,在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使学生调动自己的经验、情意和创造力,通过选择、重组,循序渐进走近目标。 教师要关注个体差异,加强指导,加强对全过程的监控,及时注意反馈,为每个学生提供积极的环境,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 同时各级相关部门和学校要根据自身条件,通过转变教学观念,增大教育经费投入,改善硬件设施,为教学实验创造条件,为教师和学生适当采用“发现法”服务。在小范围形成经验和结论后,及时总结、提炼,稳步推广和再实验,予以完善。

(五)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

改革和完善评价体系要改变单纯以学业考试分数评价学生好坏的观念和方法。在改革过程中不断探索,寻求全面、合理、公平的评价、衡量学生质量和水平的方法,促使每个学生的潜能、倾向、个性能充分发挥,培养规格多样、丰富多彩、各尽所能的人才,逐漸杜绝简单划一的培养和评价模式,还要改变学生被动接受他人评价的局面,使学生充分参与到评价的全过程来,成为评价体系的主体之一。同时,要完善评价体系,建立科学方法,指导学生合理运用自我评价,产生内在需要,关注、了解和把握自身学习、成长的过程,通过对教学过程中每一个环节的及时反馈,不断矫正自我行为,形成自我激励机制,把学业压力向含有适时愉悦、成就感的合力转化,使学生感到学习是生活的需要而不是额外的负担;并且,原先在被迫接受的 “学习 ”活动中处于边缘位置,有时甚至作为教育的消极因素而遭到排斥的情感、体验才能获得与理智同等的地位。 这些都有利于学生实现积极主动的学习,根据自身情况调整学习进度、方法和状态,改变盲目等待,反应滞后,主动性差、依赖教师和社会,自信心不足,不能正确地评价和判断自己、他人以及社会的缺陷。

三、结语

应试教育问题是涉及教育系统乃至整个社会的严重问题,是诸多教育不良现象和社会不良现象的症结,是推进素质教育和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问题。如果学校办学和老师授课只为培养出高分学生,忽视学生心理生理等各方面的发展,学生也只关注自己的成绩,沦为考试机器,中国的教育无疑将面临巨大的问题。本文大致分析我国中学应试教育的现状,在此基础上结合布鲁纳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反思我国中学应试教育的弊端,并提出一些应对改善的措施,希望以此引起人们的重视,引发人们更为深刻的思考。

参考文献:

[1](美)布鲁纳.《教育过程》[M].邵瑞珍,译.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82

[2]张爱卿.布鲁纳认知教育心理学思想及现实意义[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9-8(4)

[3]丁远坤.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并非对立[J].《学术交流》 2001-9 (5)

[4]杨明宏,祝峰.从布鲁纳教学原则谈新课堂教学[J].《新课程:教师版》 2006(3)

[5]王琰.布鲁纳结构主义教育思想对当今课程改革的启示[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 2007-3(1)

猜你喜欢
应试教育
如何从“应试教育”转向“快乐教育”
宁夏音乐类艺考生进入大学前后学习状态之比较
浅谈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方向
不求个个升学,但求人人成功
应试教育与新课改并非对立关系
有关中国教育命题的证伪
“中国梦”之中国“自主高考”梦
EMBA教育不该走向“应试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