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声乐美的艺术创造

2017-05-18 20:59贾婷婷
东方教育 2017年3期
关键词:字音艺术美器乐

贾婷婷

(新民市张家屯学校)

引言

声乐作为音乐的艺术形态之一,在它的艺术美的创造构成与体现中,除了具备与器乐一致的共性外,还具有它自身的独特性,所以声乐艺术是一门集合了音乐、舞蹈形体、美术、文学、舞台设计、服装设计等多种艺术的特质于一体且相互渗透的综合性艺术。声乐艺术美是个体美与综合美相互联系、相互融合、相辅相成的美学艺术,也是声乐美学与自然科学及人类创造物质的完美的有机结合。

1音乐文学的本体构成

作为一种文体,音乐文学同样具有其本体艺术美的构成因素与体现方式,然而它又必须适应从属体的制约。这是因为在音乐领域里,作为器乐的纯音乐,虽然与文学有一定的关系,但它并不影响音乐的创造与表现。而文学对于声乐却是必不可少的构成因素,因为文字是表现任何美好事物的最佳形式,它为声乐的情感表现创造了一个有利的条件。因此,我们所说的音乐文学在一定层面上就是声乐文学。

把音乐文学归结在声乐文学的范畴,是想更明确它的具体所属。声乐文学的表现形式主要体现在词上,词分歌词与唱词。作为声乐艺术的文学体裁,二者实质上没有区别,但为了更好的划分艺术形态,则在从属艺术上有了稍许差异。歌词一般常出现在旋律优美动听、流畅动情的歌曲体式里,用来传情达意表现事与物的形态及人的心理活动,所以词要写的美而简洁、词义准确,并且不冗长复杂;而唱词通常是歌剧、戏曲及地方曲艺的最常用表现形式,它常常会为叙述人物、事件、物品而词接词、句连句的唱,甚至略带说话的形式。但不论是“歌”还是“唱”,均是“词”。因此,凡可随音乐歌之唱之的文体都可谓是“词”。词的出现为音乐的表现更扩大了张力。因为再美再悦耳的旋律,若无词为伴,也会给人一种缺失感。反之,好曲填配上好词,则让人有种“物尽美而所动”的满足感。

2声乐艺术美的曲调论

诗化的语言,为声乐作品带来光芒,那么旋律自然也要更美。词曲并茂、和谐统一才是一首完美的作品。

声乐曲作在旋律创造与表现上有多种音响形态,声乐是音乐化的语言艺术,而它的曲调正是对语言进行音乐化的结果。依词填曲和依曲填词都是唇齿相依不可分的,所以诗化的语言创作成为声乐性、可唱性的语言,也就可以说是语言旋律化的创造。

2.1 声乐的旋律构成与特性

声乐曲作的旋律构成大致是分为旋律、器乐旋律、声乐旋律。

旋律,是从属于音乐特有音响的构成体,被喻为音乐的灵魂,成为音乐的基础与支柱。音乐的形象、风格、内容、体裁、形式、民族性等都是由它来表现,就do re mi fa sol la si 七个基本音符,在不同音高、不同组合的情况下,创造了数不胜数的旋律,每条旋律都给人不同的感受。其实,旋律就是所谓的“曲调”,它是乐音的有组织运动,是按一定调式关系和节奏、节拍关系组织起来的,具有一定音乐表现力的独立的声部。它既是单声部的整体,又是多声部的主要声部。我们知道了什么是旋律,那声乐旋律的特性是什么呢?声乐旋律的特性是造型性、抒情性、动力性、叙事性、戏剧性。其中,造型性是音的走向与节奏节拍有机结合形成的,它通过对调式、风格、环境、情感、词意的融汇,应时的作出多种多样的声乐语调的造型。另外的几点是串联在一起的,由故事发展、旋律进行一点一点展开的。

3声乐艺术美的演唱论

演唱的情真意切、声音优美、腔体圆润是声乐作品最终要达到的目的,所以如何演唱好这是一门学问。所谓“演唱”,自然蕴藏着表演的成分。“唱”,只是人自身的生理“乐器”,通过心理情感的支配,运用音乐化的语言去表情达意,就是说在运用音乐化的语言“表演”,所以演与唱是有共性的。

3.1 声腔的运用

声乐演唱的关键是音质的本质——音色,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声乐作品被演唱后的效果是否理想。这就提示了,一名歌者有副好的嗓音是优越的自身条件但仅凭着音色美是无法成功的,还需要情感、表现力、扎实的基本功、纯熟的演唱技巧及对音乐的理解力和处理等诸多因素来做保障。声腔美是讲究合理的气息调整、呼吸方法、纯正的字音,“气为声之本”即气是发声的动力。气即呼吸,它运用的是否顺畅自如直接关系着演唱时的状态。歌词的咬字、吐字皆需要气息支持,正所谓“字音要唱准,气送足,字收清”这是演唱的基本要求。同样在声腔美里字音纯不纯正也至为关键。字音美,要求字发音清晰,强调把出字、引长、归韵、收声等按照不同的字音结构去歌唱,把字头、字腹、字尾、声调等按照不同的字音结构去表现,这样才能“字正腔圆”。正所谓一首优秀的作品,演唱者在演唱时除了要注意自己的情感投入和技巧发挥外,还要注意小的细节,如对歌词咬字的字音是否清晰准确等问题都关系着作品完成的效果。字音若不清晰准确的话,听者会产生听觉上的障碍和欣赏兴致的降低。反之,字音清晰准确,就很容易就被接受和喜欢,所以咬字的好壞是歌者与听者的艺术感觉进行沟通的重要关节。

4声乐艺术美的其它要素

在声乐艺术中,语言、旋律、声腔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三者构成一个整体,而器乐的参与和动作表演的加入,则是声乐艺术的辅助要素。器乐在声乐艺术里的出现,使声乐艺术能够传达的信息就更为丰富了。在早期的人类社会活动中,人类的语言发展还不是很成熟,在遇到事情产生情绪时,因为语言发展的不完善,所以不能很好的抒发自己的情感。然而可能在某个偶然的时候,人类无意的发出某种“怪声”,这使其觉得这种发声方式可以表达出他内心的一些喜怒哀乐,于是慢慢地这种以类似喊叫的声音在不同音调、音长和快慢的变化中形成了最初的“旋律”,来传递信息或表现那时人们的心理状态。因此无伴奏的声乐演唱,不管是唱什么内容的,是在哪个时期演唱的,它都给人一种单调、平淡的感觉,但是有了器乐的加入,哪怕只是很简易的两三件乐器,那美妙的旋律、变化多样的织体伴奏和交织的和声音响,都能够使人身心有种很满足、很美好的感觉。人类把最初只靠生理上的反应所产生的‘旋律所不能满足的事情,转移到了后期发明的乐器上,让它来填补、美化人声的不足,创造出更加新鲜独特的内容,表现人类和自然的美。而器乐本身就具有引导性、烘托性、过度性、揭示性的特质,所以器乐的出现很大程度的推动了声乐的发展。动作美,是表演艺术展现身姿和情感体现的重要标志。语言动作作为表演艺术的创造工具与手段,在语言运用与交流中,充分发挥了它特定的语言目的与任务。形体动作是指富有形态特征的身体动作,包括演员与角色两种形体动作。在声乐表演时,演唱者不可能一动不动的立在那里,他(她)要不时的应情感变化和角色形象的需要做出各种样式的动作,这不是胡乱比划两下做做样子就了事的,它是要用心去体会当时的情形,若出现在现实的生活中人会是什么样,从而做出既不作做、虚伪,又真实生动的动作表演。因此,演员的体型、体态美、风度仪表美、性格气质美等都是要靠平时的培养与锻炼的。形体动作与语言配合不仅要默契一致,同时它自身也可以说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在声乐表演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结论

综上所述,声乐艺术美学不仅如此,还有很多的内容要我们去学习、揣摩,有些是只有在实践的过程中才会遇到的。声乐的语言美、旋律美、声腔美、器乐美、动作美等内容是声乐学习者必懂的知识,而除了理论的支撑,还需要多年的表演经验和自信地舞台表现力。在此我只是浅显的谈一谈声乐美学的重要性和对声乐表演者的帮助,在日后从事声乐教学工作或声乐相关工种时,能够通过对学习和认知声乐美学的好处对自己的工作对象有更加全面得体的讲解和建议。所以就光是这些内容,我们若能够感受到、学习到的话,那对我们这些学习声乐的人来说都是受益良多的。

猜你喜欢
字音艺术美器乐
探究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美
“意”在器乐演奏中的作用分析
新媒体视角下的中国民族器乐文化传播
“多说一遍”字音字义大不相同!
试述小学语文教学的教学艺术美
沈括识音
明晰字形字义 防范错字别字
大合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