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生物医药企业技术创新现状分析

2017-05-19 15:04徐飞冯国忠
现代商贸工业 2017年10期
关键词:研发生物医药创新

徐飞++冯国忠

摘要:分别从技术创新投入、技术创新产出和技术创新环境三个方面分析了我国生物医药企业技术创新的现状,最后提出提高我国生物医药企业技术创新水平的建议。

关键词:生物医药;研发;创新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10.001

生物医药是生物技术与医药产业相结合形成的跨学科综合领域。近些年来,计算机技术发展迅猛,加速了生物技术在制药领域的应用和新药的研发。生物医药产业作为新兴高技术产业之一,具有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低、环境压力小,综合效益强等特点。在传统化学药竞争激烈,生物技术发展迅猛的背景下,世界大范围内都将生物医药作为重点并优先发展,各国政府更是站在战略化的国家角度,通过税收优惠、增加生物技术研发投入、加强生物资源开发与保护等政策推动生物医药产业稳步向前发展。

技术创新是医药企业健康发展的原动力。没有创新,生物医药企业便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分析我国生物医药企业技术创新现状,有助于正确分析国内生物医药企业技术创新的缺陷,有助于政府相关部门和企业采取有效行动改善生物医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1技术创新投入分析

1.1研发创新投入

生物医药产业是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知识技术的创新是重中之重,而研发创新是生物医药企业在激烈竞争中制胜的法宝。

衡量医药企业研发投入的一个关键数据便是研发资金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全球领先的制药企业的研发投入大约占比主营业务收入的15%-20%,而我国生物医药企业平均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5%左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一方面,企业处于制药成本上涨和各种政策导致的药价下降的双重压力之下,利润空间大幅度缩减,直接导致其研发投入的降低。另一方面,我国生物医药企业技术创新意识落后。由于新药研发周期长,资金投入大,且存在一定风险,我国生物医药企业研发新产品的积极性普遍不高。相对于新产品开发,他们更趋向于选择投入低、回报快的生物仿制药。生物医药企业的研发投入不足会直接导致其研发创新能力低下。

1.2创新人才储备

生物医药行业作为高技术产业,对于相关专业人才的需求极高。虽然目前国内一些医药院校纷纷设置了生物医药相关专业,大力培养生物医药方面的专业人才,但是相比于发达国家,国内的教育资源,人力资源储备明显落后,尤其缺乏具有管理经验和科学研究经验的尖端人才。这些相关专业毕业生对于国内生物医药技术研发的贡献非常有限,能够与国际高端生物技术接轨的高水平人才更是贫乏。这对于国内生物医药企业的研发创新是非常不利的。

2技术创新产出分析

生物医药企业技术创新产出成果主要体现在专利产出和新产品产出方面,专利产出是技术创新投入获得的最初回报,而新产品产出是企业技术创新的最终目的和结果。

近些年来,虽然我国生物医药企业的专利申请数量有了明显的提高,但相比于生物医药专利申请量高的欧美等发达国家,我国生物医药专利申请量仍然处于较低水平。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医药产品的自主发明率很低,且科技产业化链条不完整,很多产品终止于实验室研究,科研成果转化率低。另外,我国生物医药产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和新产品产值的提高也不明显,这主要是因为新药研发的周期很长,从获得研发专利到新药上市销售大约要经历10年左右的时间。

3技术创新环境分析

3.1制度环境

企业想要更好地进行改革创新,需要国家具有保护和鼓励企业创新的政策制度以及保障个人和集体财产安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法律法规体系的支持。因此,生物医药企业进行技术创新需要良好的制度环境的支撑。

我国政府重视生物医药产业这一新兴朝阳产业的发展,近些年先后出台了多项政策制度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鼓励生物医药企业技术创新。2007年颁布的《生物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首次提出生物产业发展目标并将生物产业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性产业进行规划部署。2009年《促进生物产业加快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指出,要抓住生物科技革命的机遇将生物产业培育成中国高技术支柱产业。2010年公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将生物产业列为现阶段重点发展和培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并决定对生物医药产业加强扶持力度。“中国制造2025”规划使得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成为政府重点支持的十大领域之一。“十三五”规划提出要将创新放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在此背景下,靠研发驱动的生物医药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此外,政府还通过税收优惠政策、支持风险投资进入生物医药等措施鼓励生物医药企业进行技术创新。

近些年来,虽然我国政府对生物医药基础研究的投入有所增加,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显投入不足。并且国家对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基础性研究的投入成效不明显,基础研究论文数量增多而科研成果较少且转化率低,严重影响了生物医药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基础性工作。国家药品招标采购政策的实施,实质上也是一种变相的价格控制策略,“低价中标”的竞争态势极大地压缩了医药企业的利润,影响了生物医药企业创新的积极性。

3.2市场环境

市场环境是生物医药企业技术创新环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良性的市场竞争能产生持久的驱动力,促进生物医药企业健康发展。当前,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处于同质产品竞争持久激烈且尚未形成市场垄断的局面。有效的市场竞争会促进生物医药企业不断进行创新,以便打敗竞争对手,拥有更高的市场占有率,获得更高利润。一般而言,市场竞争越激烈,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越强。市场垄断虽然能使企业获得更高额的利润,但垄断使竞争减少,使企业失去持续创新的动力。生物医药市场中不存在完全的垄断,当一家企业垄断市场,竞争会促使别家企业研发创新,当新的技术创新成果出现时,市场垄断会被打破,新一轮的市场竞争开始了。

3.3人文环境

人文环境是隐藏在社会群体中的一种包含价值观念和文化灵魂的无形环境,它对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人文环境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生物医药企业的技术创新行为。一方面,共同的文化环境能促进生物医药企业内部员工之间的信任和依赖,促使他们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保证生物医药企业良性运营和发展,有利于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另一方面,随着企业不断发展,企业内部会逐步形成一种定型的文化观念根植于员工的脑海,企业各方面的日渐趋同压制了标新立异者的出现,不利于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开展。

4结论和对策

我国生物医药企业的研发投入不足,研发创新的意识落后,且缺乏生物医药相关领域尖端管理和研发人才,导致企业的研发创新能力低下。同时,一些生物医药相关科研院所研发效率低,科技成果难以商业转化。这些因素共同导致我国生物医药行业整体技术创新水平低下。我国政府非常重视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先后出台不同政策措施来扶持生物医药产业健康发展,虽然目前我国生物医药不断发展壮大且与世界发达水平的差距逐渐缩小,但从长期来看,政策效果有限。基于此,本文提出以下建议来提高我国生物医药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

4.1增加政府投入,扩宽融資渠道,鼓励研发创新

政府应进一步增加对生物医药企业的科研经费投入,落实长期有效的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企业进行研发创新活动。同时注重引导和培育风险投资新机制,不断健全风险投资运行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吸引国际投资和风险投资基金流入生物医药领域,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提供坚实的资金保障。

4.2重视人才培养,适时引进国际高端人才,增加尖端管理和科研人才储备

政府应重视高校人才培育,努力培养精通技术和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完善基础科研人才激励机制,通过丰厚的待遇和完善的科研设施吸引高端科研人才,适时引进国际高水平人才。同时,积极构建医药院校、科研机构、企业之间的生物技术公共平台,实现知识技术资源的交流与共享。

4.3完善产学研创新体系,促进科研成果转化

在我国,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从事大部分的新药研发活动,而生物医药企业更多的是投资者和参与者。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缺乏有效沟通,创新药物的研发与市场需求脱节,且科研成果难以产业化。政府应完善产学研创新体系,增加企业与科研院所的沟通和交流,通过多种合作方式,实现资金、人才、技术和管理资源的共享,共担风险,互利共赢。

参考文献

[1]曹阳,洪亮,宋文,等.中国生物医药产业SCP分析[J].中国新药杂志,2013,(4):411416.

[2]王志华.中国生物医药产业自主创新机制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10.

[3]徐岩.吉林省生物医药产业技术创新路径研究[D].大连:吉林大学,2014.

[4]陈乃用.浙江医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分析[D].杭州:浙江工业大学,2012.

[5]翁锦玉.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趋势分析[J].科技与创新,2017,(1):12.

作者简介:

苏萍(1975-),女,吉林长春人,硕士,东莞市广播电视大学会计教研室,讲师,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学,财政税收。

猜你喜欢
研发生物医药创新
直流系统绝缘监测装置试验仪探讨与实践
幼儿园童趣打击乐活动的研发
技术管理在化妆品研发中的应用探析
生物医药洁净管道系统
生物医药洁净管道系统
生物医药洁净管道系统
生物医药洁净管道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