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创新驱动湖北商务经济崛起新高地分析

2017-05-19 15:06姚海峰
现代商贸工业 2017年10期
关键词:机遇湖北物流

姚海峰

摘要:

湖北缺煤少油乏气,要素驱动是之“短”;作为科教大省,创新驱动是之“长”。面对新一轮区域竞争,唯创新者赢,唯创新者强。用创新驱动湖北商务经济崛起新高地,必须扬长避短,切实将发展基点放在“新”字上。

关键词:湖北;电商;物流;机遇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10.003

1助力鄂商网站新升级

巧借“互联网+”的翅膀,依托政务网站、微信公众号、手机APP等互联网平台,把鄂商网站建成线上线下互动的重要门户。比如,运用DT云计算体系,推行“一站式、一窗口、一条龙”服务;完善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招商引资、对外投资与合作等信息栏目,优化单一窗口、原产地证明、服务贸易开放承诺查询等常用功能,推行行政许可备案类事项网上办理,实现“一网全贯通、事项全覆盖、流程全优化、承接全落地”;打造“京东、美团、携程、赶集、58同城”湖北产品特色馆,掀起湖北旅游、湖北老字号、“荆楚美味”在线销售热潮。

2加速电商扶贫新发展

整合扶贫资源,以省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建设为“点”,带动全省电商普遍进农村的“面”,帮助农村居民跨越“数字鸿沟”。比如,依托阿里巴巴“农村淘宝”项目建设,着力发展农村电商产业,推动湖北优质农产品“诚信天下,品誉全球”;为贫困地区网店提供策划、培训、IT外包、美工等专业服务;开通“电商+店商”双平台营销,实行线上下单、线下提货配送的O2O电商模式;加强与邮政、中通等快递企业合作,形成县、乡、村三级物流网络,解决“网货下乡”和“农产品进城”的“最后一厘米”问题。

3推出消费升级新举措

今年1-2月,湖北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23.8亿元,同比增长10.7%,高于全国1.2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正在由生存型向发展型、由物质型向服务型、由传统消费向新型消费升级。为此,要加快发展“旅游、文化、健康、养老、体育”五大幸福产业,扩大服务消费;要深入开展“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专项行动,增加高质量、高水平产品的有效供给,促进中高端消费;要推进信息软件、工业设计、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等跨界融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要合理布局社区超市、便利店、家政服务等商业网点,培育智慧商店。

4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

适应经济中低速增长新常态,巩固外贸回稳向好势头,实施“优质优价优进优出”,提升湖北产品、产业在外国市场上的开拓、占据并获得利润的能力。为此,要以经营权做多、小企业做大、大企业做强为原则,加快外贸主体多元化步伐;要精心培植大型骨干外贸企业,引导企业提质增效,增强国际竞争力;要用好用足国家进口贴息政策,引导企业扩大先进技术设备、重要资源能源性产品、新型环保装备等进口;要依托在鄂知名高校,培训一支会管理、善经营、懂业务、熟悉国际市场惯例的专业化人才队伍。

5激发会展经济新活力

会展经济是朝阳产业、无烟工业。仅省会武汉,就有40多家会展场所。湖北已成为会展业发展的黄金宝地。要充分利用“天时地利人和”,把会展经济作为湖北经济增长的“助推器”,通过“市场+展会”、“商贸经济+会展经济”模式,支持培育农产品云端交易市场、在线采购平台等新型农产品经营,以贸促展;密切与“阿里巴巴”等电商巨头开展战略合作,搭建会展经济网络平台;提升机博会、食博会等展会品牌,办好华创会、楚商大会等重大活动,通过专业会展、节日会展拉动居民消费。

6打造物流服务新格局

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智慧流通、绿色流通。为此,要支持發展第三方物流、电子商务物流、冷链物流、农产品物流,做大物流产业规模;要培养、重组和引进一批国家4A、5A级物流企业落户湖北,做强物流市场主体;要加快国际物流核心枢纽项目、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建设,升级宜昌和荆州水运口岸、武汉铁路口岸、宜昌航空口岸建设,加速江海直达、铁路直达、空港联运;要进一步促进武汉(城市圈)物流圈、鄂西物流圈、长江物流带、汉江物流带与湘赣豫陕渝等周边省市物流合作,变交通走廊为经济走廊。

7突出国内投资新领域

国内有效投资对稳增长有“定海神针”的作用。启动国内投资引擎,要在抓好基础设施领域投资的同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好实体经济投资和民间投资增速下滑、金融“脱实向虚”等突出问题,将投资重点转向产业发展,转向工业特别是先进制造业和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产业;要高度重视民间投资,在抓紧建成一批“PPP”示范项目的同时,继续加大防范、打击和处置非法集资力度,加强金融新业态风险管控;要激发政府和民间共同投资,比如,在“政府推动”和“市场拉动”的双重动力下加速城镇化步伐;要鼓励可持续行业投资,比如,水利、环保、节能汽车、旅游休闲、文化创意等行业,既能推动就业,又能适时带动需求,可谓一举多得。

8营造招商引资新环境

稳定可预期的招商引资新环境,利好专业招商、以商招商、资本招商、校友招商、“互联网+”招商和引资、引技、引智深度融合。为此,要抓好产业招商,创新“鄂港粤”、“鄂沪(长三角)”等招商品牌,打造好“湖北之窗”、“世界500强对话湖北活动”两个新的省级平台,直接与世界500强对话;要整治“新衙门作风”,切实做到审批环节最少、服务项目最优、办事效率最高;要定期督办签约项目进展情况,为招商引资工作加压力、添活力、增动力;要积极探寻省域社会综合治理平衡点,建设“理治、情治、法治”并举的“湖北环境”。

9拓宽外投合作新视野

当前,湖北已与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往来关系,在鄂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达254家。我省对外投资与合作的视野还可进一步拓宽。比如,把实业投资作为主攻方向,做大做多做强外贸主体;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疗、光电子、新能源汽车等领域企业开展境外并购、合资合作;鼓励企业把从境外获取的高端技术、品牌返回国内市场经营,促进国内产业转型升级;支持企业境外抱团投资开发资源、能源,继续发挥好“莫桑比克湖北农业园”、“波兰湖北汽配工业园”、“比利时湖北高新技术产业园”等一批境外基地的集群效应。

10抢抓自贸建设新机遇

设立武汉、襄阳、宜昌三个自贸片区,是湖北推进新一轮改革开放、加快“建成支点、走在前列”的重大机遇。要以制度创新塑造开放新局面,创新以负面清单管理为核心的投资管理制度,创新以贸易便利化为重点的贸易监管制度,创新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的事中事后监管制度,创新以金融服务开放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为目标的金融创新制度。深化商务领域“放管服”改革,将主体责任下放到各自贸区,进一步推进贸易便利化、投资自由化、监管法治化,创造出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猜你喜欢
机遇湖北物流
The rise of China-Chic
RCEP与房地产机遇
驰援湖北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湖北武汉卷
再见,机遇号
不必过于悲观,四大机遇就在眼前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企业该怎么选择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