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培养中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探究之我见

2017-05-19 14:36熊安娜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2016年3期
关键词:中学生策略

熊安娜

[摘要]在中学数学教学中,通过对学生数学能力成分以及影响因素的分析得知,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思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精心设计疑问,发展学生的思维。

[关键词]中学生 数学学习能力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058(2016)08-0035

中学数学新课程改革正进行得如火如荼,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新课标指出,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最终目标。因此,我们不仅要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产生持久的、强烈的学习欲望和动力,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为其终身学习打下基础。我国中学数学教学大纲指出:学生的数学能力包括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了解影响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各项因素可以明确教学的目的,为教学提供方向,是教改研究的需要。影响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主要因素有学生与教师的关系、学习数学的方法、学习数学的热情、身体健康状况、周围的环境以及心理健康状况等。

本文就以新课程理念为依据,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出发点,谈谈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

数学教学不仅仅是教会学生课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也就是数学思维。如果学生没有学会思考,就会导致学生虽然听得懂课,看得懂书,但就是不会解题。而要想让学生学会思考,首先得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

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构建一个民主、和谐的课堂。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要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主动拉近与学生的距离,经常与学生交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这样学生才会信任、尊重、爱戴教师,自然也会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

另外,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在数学课堂中,学生亲自对问题或资料进行观察、比较、分析、抽象概括,用类比、归纳进行推理探索,学会反思、建构、调整思维并进行合理表述,体验、感受数学的美和魅力,扎实基础,从而形成数学学习能力。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美籍匈牙利数学家波利亚也指出:“学生要牢固地掌握数学,就必须用内心的创造和体验的方式来学数学。”因此,要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就要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要让学生乐学、会学,就要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引导学生不断反思和总结,对探索出的成果进行系统化、网络化整理。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和教材特点创设各种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促使其主动地、如饥似渴地阅读有关书籍,积极地与同学、老师交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为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奠定基础。

从以上观点可以看出,我们应当改变那种害怕浪费课堂时间,片面追求速度的做法,而应当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亲身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方法的探究过程、结论的推导过程、公式定理的归纳过程等,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把学习过程转变为自己探索和发现的过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例如,在教学《一元二次不等式》时,教师首先给出一次函数y=3x-15,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当y=0,y<0,y>0时x的取值范围。这是学生以前学习过的知识,学生很容易就得出:当y=0时,x=5;当y<0时,x<5;当y>0时,x>5。该做法从旧知识出发,过渡自然,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让学生讨论求出上面问题答案的方法。学生会得到两种解法:代数法和图像法。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陈述他们讨论的内容,并给他们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然后,着重引导学生用图像法来解决问题。这就为教学《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做好铺垫。这样从学生的思维角度来设计教学,既帮助学生复习了旧知识,又引出了新知识,保持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教师引出新课内容,给出一元二次方程y=x2-x-6,并要求学生分别求出当y=0,y<0,y>0时x的取值范围。学生通过自主思考、研究、探索、讨论,类比刚才求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例子,找到解决方法。最后,教师让学生尝试自己总结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方法步骤,促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精心设计疑问,发展学生的思维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问题是推动学生探索的原动力。学生有了问题,才会自觉地思考,从而发展数学思维。在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质疑是培养学生探索意识和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那么,在課堂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呢?(1)营造民主的氛围,鼓励学生敢问;(2)创设问题情境,诱导学生质疑;(3)教给学生质疑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要抓住有质疑空间的内容,精心设计疑问,把教学信息加工成问题序列,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培养,激活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例如,讲授《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时,教师举了下面一个例子:

[例]解不等式:3(1+2x)

解:去括号,得

3+6x

移项,得

6x-x<4-3。

合并同类项,得

5x<1。

不等式两边都除以5,得x<(1/5)。

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宜运用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模式,也就是说,教师不应急于一下子把方法、原理告诉学生,否则学生只会忙于记笔记,没时间消化、理解知识。教师应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主动思考,使学生在探索中获得知识、发展思维、提升能力。

教师可以设计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

①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一次不等式有什么相同点与不同点?

②回顾一下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能否从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想到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在这些问题的驱动下,学生自然学习兴趣浓厚,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

在教学新内容时,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思考。这样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总之,数学具有抽象性、严密性和逻辑性的特点,所以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精心设计问题,促使学生主动思考,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进而提高教学效率。

(责任编辑 钟伟芳)

猜你喜欢
中学生策略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基于“选—练—评”一体化的二轮复习策略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
我来“晒晒”《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