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探索校外教育如何开展科普实践与创新

2017-05-19 00:01吴庶坤
未来英才 2017年7期
关键词:校外教育创新

吴庶坤

摘要:青少年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是我国人才培养计划的中坚力量,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关键所在。国家的竞争和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青少年对科学技术掌握程度。若是单纯给青少年进行学校教育,忽视校外教育对青少年的作用和影响,则青少年很难成为符合时代发展的综合性人才。在新媒体背景下,学生获取科学技术知识的途径更加多样化,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科学技术知识的兴趣和爱好,培养学生的学习科学技术的积极主动性,从而提升校外科普教育的治疗和效果。本文主要从新媒体对科普实践与创新的作用和意义作为切入点,研究和分析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开展校外教育科普实践与创新的策略。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背景;校外教育;科普实践;创新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新媒体已经渗透到生活实践中的各行各业。在新媒体背景下,科普教育摆脱了以往传统媒体的局限性,使得社区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趋向于一体化。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具有信息获取快、信息内容丰富、信息处理量大的特点。新媒体作为一种新型的科学技术,运用于科普教育中,能够有效地改变过去科普工作的低水平重复、多主体交叉等资源浪费现象,使青少年能够更好地认识和学习科普的相关知识,激发青少年对现代化科学技术的爱好和热情。运用新媒体进行科普教育,要注意结合青少年的媒介使用习惯,注重青少年的个性化特点,通过构建多种媒介发布形式与渠道,让青少年能够通过新媒体获取相应的科学技术知识,同时提升青少年对科学技术的认识,拓展青少年的科学技术的眼界,从而达到相应的校外科普的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

一、新媒体对科普实践与创新的作用和意义

新媒体与科学普及具有天然的契合性[1]。新媒体本身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其“新”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人类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会源源不断地赋予媒体新的形态、内容和理念。新媒体主要是指借助计算机处理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无线技术、通信技术、卫星技术等手段,以手机、电脑、数字化电视等为终端的传播模式和媒介形式。新媒体给科普注入的活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打破科普的时空限制。新媒体的最大革新是将受众在传统媒介获取信息的时空界限彻底消融,受众可以通过互联网、手机或数字电视网络随时随地获取信息[2]。二是实现科普的双向互动。传统的科普是单向的,受众对于信息的筛选、接收和范围都很被动;基于新媒体的实时互动平台,受众可以根据自身需求索取有用的科学知识,为科普提供参考并通过自媒体平台参与科普,弥补传统科普的单向性、延后性、互动性不足等缺点。三是改变了科普的单一形态。在科普过程中,传统媒体往往只能实现文字、图片、声音、视频影像的技术效果,新媒体则打破了这种单一的表现形态,将多种表现符号融为一体,从“平面”传播走向“立体”传播

二、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开展校外教育科普实践与创新的策略

1、构建特色化的校外科普教育课程,更新科普实践内容和形式。校外科技教育是校内科技教学的重要补充,有助于丰富科技教育内容,提升青少年对科技知识的兴趣和爱好[3]。创办特色的校外科技教学是校外教育机构的重要内容。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以及教育设施的不断改进,学校的科技教学不断得到提升,不少现代化的科技类基础性、拓展性等新型课程都纳入到教学课程中,使青少年在学习科技知识的时候更加全面系统。若是校外科普教育机构仍固守在传统的教学形式上,那根本就无法在教育领域中生存。所以,校外教育机构应该根据时代的发展需求,结合青少年的特点,运用自身办学的灵活性,改变以往的科普教学的实践内容,构建特色化的校外科普教育课程,注重校外的科普教育与校内的科普教学衔接性和延伸性。更新科普实践内容和形式是校外科普教育机构发展和进步的重要标志[4]。只有科普实践内容和形式不断符合时代的发展需求,才能使得科普教育能夠长久发展和进步,例如,青少年宫组织开展的科学探索课程,有未来工程师,乐高机器人、科技主题的夏令营等等课程体系。既能通熟易懂的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又可理论结合实际动手制作科技小制作,从而有效地提升青少年的探究能力和动手能力。

2、整合社区教育资源,为科普实践活动创建相应的突破口。在新媒体的时代背景下,校外教育作为现代化教育的重要形式,不可能在社区生活中相对独立,而是与社区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5]。可以说,社区教育是校外教育的基础,校外教育是社区教育的实施场地。随着时代的发展,校外教育资源逐渐向社区开放,并引导社区活动逐渐融入校外科普教学活动中,使得社区教育和校外科普教育相互促进、相互影响。而社区教育也在为校外科普教育提供便利,为校外科普教育提高相应的教育资源,使得校外科普教育活动更加丰富多彩[6]。将社区资源整合到校外教育中,能够很大程度上丰富校外教育的内容和教学形式,使得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更加多样化和新颖化,极大地丰富青少年在校外教育的生活和学习,有效地提升青少年科普知识的积极主动,使青少年的科普知识更加系统化和全面化。例如青少年宫可以根据青少年的特点,组织青少年进行科技主题的比赛,诸如纸船承重比赛,要求青少年使用相应的A4纸,不进行裁剪和粘贴,在五分钟的时间内折出相应的纸船,并放置在水面上,往船上缓慢放入1元硬币,沉后记录硬币的数量,最多的才是胜者。在这种比赛的过程中,青少年既要折出最大的纸船,又要注重投币的力度,还要注重纸船的变形,能够有效地调动青少年的积极主动性,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精神,有效地提升青少年的科学素养。作为青少年,对科学技术的兴趣比较浓烈,而且对科学技术的兴趣爱好更加多样化,而且容易随着青少年的年龄增长而发生改变,所以组织丰富多彩的社区科普活动显得至关重要,有助于提升青少年学习相关知识的积极主动性,拓展青少年对相关知识的眼界。

3、尊重青少年的个性化发展,充分培养青少年参与科普实践活动的兴趣。校外科普教学最大特点便是实践和体验,通过科普教学实践和体验从而培养青少年学习相关科普知识的积极主动性,激发青少年学习科普知识的兴趣和爱好,从而引导青少年自主参与科普实践活动中[7]。在校外科普实践活动中,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结合青少年的特点,尊重青少年的个性化差异,因材施教,从而提升校外科普教育的作用和效果。成功的校外科普教育的立足点便是青少年的个性化差异,依据青少年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点给青少年安排相应的科普教育活动。校外科普教育应该根据青少年的不同特点安排相应的评价标准,注重青少年的特长发展和兴趣养成。青少年的科学站的办站理念应该是“通过科学技术教育的形式,使青少年充分掌握和理解相关的科学技术,让科技教育惠泽每一个青少年!”换一句话,便是科技教育是以青少年的个性化差异作为突破口,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年龄的青少年特点设计相应的校外科普实践活动,从而为青少年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升青少年的学习效果和学习质量。例如,若是青少年对化学实验有着浓重的兴趣和爱好,并可以引导青少年参与相应的拓展班,使青少年自主探究有趣的化学实验,帮助青少年促进个性化发展和进步。

三、结语

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校外教育机构应该根据时代的需求,结合青少年的个性化特点,配合校内科普教学,找准自身的教育功能的定位,更新校外教学内容和形式,转变以往的教育思路,努力创新自身的科普教育实践活动形式,吸引青少年的注意力,激发青少年的学习科技知识的积极主动性,从而全面提升青少年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 陈莉.论青少年宫艺术教育的创新[D].湖南师范大学,2015.

[2] 嵇晓薇.校外科普基地资源有效利用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

[3] 傅寿松.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积极开展校外青少年活动的实践探索[J].长三角(教育),2012,14(07):16-17.

[4] 应超.校外教育活动中青少年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

[5] 李梅.青少年校外教育科普活动的策划与实施[A].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天津市人民政府.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21分会场-科普人才培养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天津市人民政府,2015,23(05):1114-1116.

[6] 任翠英.青少年校外活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

[7] 郑思晨.激活科普资源提高科学素养——对校外科普教育资源开发利用的探索[A].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节能环保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四)[C].中国科学技术协会:,2014,59(23):148-150.

猜你喜欢
校外教育创新
校外教育管理的几点体会和思考
中美比较视角下的美国校外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研究生教育校外创新实践基地运行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