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半干旱地区植树造林综合技术

2017-05-20 18:04于秀英
中国科技纵横 2017年8期
关键词:移苗植树造林抗旱

于秀英

摘 要:植树造林不仅可以绿化和美化家园,同时还可以起到扩大山林资源、防止水土流失、保护农田、调节气候、促进经济发展等作用。为了保护林业资源,美化环境,保持生态平衡,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根据本国实际情况设立了植树节。随着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并积极投身植树造林活动。尤其是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植树造林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已经日渐明显。本文以黑龙江省西部龙江县为例,探讨在半干旱地区的植树造林综合技术。

关键词:植树造林;培土防寒;抗旱;移苗

中图分类号:S7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7)08-0190-01

龙江县地处黑龙江省西部,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半干旱地区。中东部平原,北部、中南部为丘陵区,西部为半山区。春季多大风天气,干旱少雨,水分不足,极大成度地影响和制约了本县林业的发展。自从“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以来,历经多年的不懈努力和探索,通过比较筛选,优化出适合半干旱地区植树造林的系统综合技术,提高了造林成活率和林木生长量。

1 伏秋整地蓄水保墒,春季顶浆造林技术

造林地的水分条件是林木成活的基础。造林整地除消灭杂草,减少病虫害,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能外,还具有蓄水保墒的作用(可提高土壤含水率1.6%),为林木创造适宜的生活条件,是抗旱造林的措施之一。对不同的地利条件,因地制宜地采取不同的整地方式,在平坦、缓坡地带造林前一年进行全面整地,深度达25-30厘米,做到整平耙细。在水土流失严重的丘陵低山区,造林前三年沿等高线进行环状开沟整地,上口宽1米,下口宽0.60米,深0.60米,使水不下川。对不能进行全面和环状开沟整地的地块进行品字型穴状整地,根据树种的不同,穴的规格分别为50×50厘米,40×40厘米,35×35厘米。达到造林状态,第二年顶浆造林。

2 把住环节,苗木保鲜造林技术

含水量正常,生活力强的优质苗木是抗旱造林保成活的关键之一。因此,在造林过程中,要千方百计地使苗木的水分不散失。一是在起苗时保持完整的根系,边起、边运、边造,运不走的就地假植,防止根系裸露水分散失;二是在运苗过程中要遮阴浇水,防止由于风吹日晒,苗木水分大量蒸腾;三是提倡就地育苗,就近造林,防止长途运输苗木失水。

3 “三大一深”抗旱造林技术

“三大一深”抗旱造林技术是根据半干旱地区春季干旱缺水的自然特点和树种的生物学特性,而采用的造林技术措施。一是大工程量整地。达到减轻土壤的容重,改善透气性,提高蓄水保墒能力,促进根系生长发育,保证造林成活率的提高。整地的方式,以机械开沟60厘米为宜,深松土壤,穴状整地50×50厘米,全面整地深度为25-30厘米;二是大苗状苗造林,大苗本身蓄存干物质多,对外界不良环境抗性强,杨树苗苗龄以3-4年生为宜(即3根2干、3根3干或4根3干、4根4干),起苗时根幅不小于40-50厘米;三是大株行距合理密度。就是栽植时采用2米×2.5米或3米×3米的株行距;四是适当深植。适当深植还有利于大苗固定,不至于造成风倒和摇晃。采用“三大一深”造林技术,收到了造林“三率”普遍提高的明显效果,同时也解决了以往因密度不合理造成“小老树”的问题。

4 “三水保成活”抗旱造林技术

“三水保成活”是补水抗旱保成活的造林措施。栽植前苗根浸水1-2天,使苗木提高含水量,增强生活力,栽植时对树坑灌引墒水,使土壤的含水率达30%左右,栽植后遇旱浇救命水,使幼树渡过春旱,保证苗木正常生长。

5 樟子松培土防寒技术

在秋季土壤冻结之前,把3-4年生樟子松幼树,用比较湿润的土壤覆盖8-10厘米。在春季土壤解冻时,撤去防寒土。这种措施有效地防止了樟子松树液流动早,蒸腾量大,而根系处于低温状态而不能正常吸水,苗木水分入不低出,造成生理干旱而死亡。采用此项造林技术,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均在90%以上。

6 “两松”容器育苗,雨季造林技术

在春季4-5月份,把2年生合格苗木(樟子松2年留床苗,落叶换床一级苗)装入塑料袋(底部打筛洞8-10个),装满土,苗木不窝根,墩实,摆入已做好的低床中,袋间缝隙用土填满,然后灌足水,其它管理同常规育苗一样。培育3年后,在7-8月份,雨季出圃造林。它的好处是;变春季造林为多季造林,缓解农林用工的矛盾,延长了造林期,变裸根小苗上山造林为带土坨大苗造林,有利于保护苗木根系,土坨又起到客土培肥作用,缩短了缓苗期,增强抗旱能力。这项技术在荒山,荒地、荒坡造林上,大力推广应用,效果较好。据统计,成活率由春季裸根造林的60%提高到98%,保存率比裸根造林提高40%。

7 移苗桶移植樟子松大苗抗旱造林技术

这项造林技術的特点是;苗木生机旺盛,规格统一,标准高,抗逆性强,易于成活,可缩短幼林抚育期,提前郁闭,见效快,一次成林;合理稀植,营养空间大,有利于苗木生长,树体大,林带壮观,便于管护。具体方法是:根据移植的苗木大小,选择好适宜的移植桶。移苗时,先将移植桶套在移植的苗木周围,苗干在移植桶的中央,然后用铁锹贴移植桶壁间向下挖土,边挖土边往下压移植桶,当挖到40-50厘米时,用铁锹切断相连的根系,插上底,轻轻移植到坑外。栽植时将土坨与植苗坑壁结合处填土踏实,浇足水。这项造林技术可在农田防护林更新上,营造公路林上,街道绿化上,校园美化上以及小面积的荒山绿化上推广应用。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均在95%以上,比传统造林工艺造林提高30-40%。

猜你喜欢
移苗植树造林抗旱
植树造林
植树造林
植树造林
美国联邦政府拨款8 400万美元用于西部地区抗旱
种子穿新“外衣”锁水抗旱长得好
果园抗旱“24字方针”
防汛抗旱
植树造林共参与
不同育苗基质及移苗时间对杉木苗期生长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