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取名有故事

2017-05-20 20:16唐宝民
文史博览·文史 2017年5期
关键词:林语堂温州书房

唐宝民

1965年,在国外居住了30多年的林语堂回到台湾定居,他自行设计了一座既具东方情调又有西式风味的庭园。林语堂希望书房的窗前有数竿篁竹,夏日则要天高气爽、万里一碧如海……别墅盖好后,林语堂把自己的4000多册藏书全部搬进了书房,几乎是不假思索就给自己的书房取名为“有不为斋”。

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呢?有许多文人,在学术上努力了一番之后,就想要涉足政坛,想成为“帝王师”。但林语堂却认为,文人最好不要涉足官场,因为一旦做了官,陷入繁琐的应酬之中,就很难再静下心来从事学术,从而破坏写作的兴致,他说:“追求权势使人沦为禽兽。权势欲是人类最卑下的欲求,因为这种欲望伤人最深。”

他给自己的书房取名“有不为斋”,就是要时时提醒自己:人生有所为有所不为,文人应该专注于某项事业,心无旁骛地研究学问,不能什么都涉足。蒋介石曾提名让林语堂担任“考试院副院长”,这其实就是一个闲职,挂个名就行,但他还是本着“不为”精神坚决推辞掉了。

台静农是鲁迅的嫡传弟子,早年先后在北平中法大学、辅仁大学、厦门大学等高校任教,辗转奔波,饱受离乱之苦,所以一直向往着能有一个稳定的所在,以便安心读书。1946年,他应许寿裳之邀来到台湾,在台大中文系任教,这才安定下来。他在自己的住所中专门腾出一间屋子做书房,书房谈不上豪华宽敞,总共只有6席(榻榻米席尺寸,宽90公分长180公分为1席)大,但他已经很满足了,给书房取名叫“歇脚庵”。为什么要取这么个名字?他解释道:“因为抗战以来,到处为家,暂时居处,便有歇脚之感。”

由此可见,在台静农的心中,台湾也不是久居之所,只是暂时的歇息地所在,终有一天,自己还是要走的!因此,用“歇脚庵”作为书房,表达了他内心一种不断漂泊的迷茫和困惑。

台静农的本意是在这个书房中临时歇歇脚的,可没想到的是,他这一歇,就歇了整整40年,原无久居之意,现在却居住了近半个世纪。他觉得书房再用“歇脚庵”作为名称已经不合适了,便另取了个“龙坡丈室”的名字,请张大千题写小匾挂了起来,对此他解释道:“落户与歇脚不过是时间的久暂之别,可是人的死生契阔皆寄寓于其间,能说不是大事?”

“无穷天地无穷感,坐对斜阳看浮云”。台静农就像一个来人间歇脚的居士一样,在自己的书房里静静地读书、写作,尽享人生的乐趣,一过就是几十年。他以为自己的生命会终了在这里,可没想到的是,在近90高龄时,他还不得不因为一些原因被迫搬家。于是,那间陪伴了他数十年的书房便化为了乌有。

台静农过世后,曾经长期在书房里跟随他一起学习的弟子们每当走过位于台北温州街的书房原址时,心中都会涌起一股特殊的感情。女作家李渝曾如此感慨:“温州街的屋顶,无论是旧日的青瓦木屋还是现在的水泥楼丛,无论是白日黄昏或夜晚,醒着或梦中,也会永远向我照耀著金色的温暖的光芒。”

一些名家书房的名字看似随意,其实是有着深意的,表达了文人的处世态度及人生慨叹,寄寓着内心深处浓浓的人文情怀。

猜你喜欢
林语堂温州书房
林语堂的“半场演讲”
把自己关进书房
我的书房
好玩的温州乐园
林语堂更衣见老友
林语堂妙论“好丈夫”
Lin Yutang’s Aesthetic Orientation and his Translation Thematization
温州模式已经成为明日黄花?
温馨家园之我的小书房
大师们的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