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水稻无盘旱育抛秧技术

2017-05-20 01:17范铁丰
农业与技术 2017年8期
关键词:旱育温度控制秧苗

范铁丰

摘 要:水稻无盘旱育抛秧技术是以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生产的水稻种衣剂“旱育保姆”为核心,旱育苗抛秧技术与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组装而成的1项轻简型节本农业新技术。本文就水稻无盘旱育抛秧技术进行简单阐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水稻;无盘旱育抛秧技术

中图分类号:S511.03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432133

1 主要技术

1.1 水稻品种、稻田地选择

根据当地热量资源和生育期的长短,选择中晚熟、分蘖力较强、穗型偏大、抗倒伏能力较强、优质、高产品种。

稻田要选择地势平坦,水源充足,能排能灌,土壤肥力中等的稻田作为样板田,示范田。

1.2 培育壮苗

苗床地选择:选择土质疏松、肥沃、微酸性、离水源近,排水方便的菜园地或旱田地做固定苗床。纯水田区,在本田建大棚0.5~0.8m的高台做固定苗床地。做床扣棚:秋季翻地(深15~20lcm,提倡置床底铺稻壳等酿热物)施腐熟好的有机肥,粗做床,整好地以后,挖出桩坑或埋好桩。早春3月10—15日提前扣棚提温,当床土化冻深度30cm以上时整平靶细即可播种。大棚规格为:宽10~12m,长25~30m,中间拱高2~2.2m,2侧边高1~1.2m。开闭式覆膜,便于通风管理。

苗床施肥:苗床地施肥。播种前3~5d,施腐熟好的有机肥(可用发酵稻壳代替)8~10kg/m2,过磷酸钙150~200g/m2,施硫酸铵30~40g/m2,施后翻耕3次,使其均匀分布在10~15cm土层中。严禁使用缩二脲超标的尿素和碱性肥料。整平靶细,浇足浇透底水。

1.2.1 播种期

当日平均气温稳定在4~5℃时,播种育苗,约3月25日—4月10日,播芽籽250~300g/m2。

1.2.2 种子处理、种子包衣、播种盖膜

播种前晒种2~3d,筛出草籽和杂质,再用比重为1.13的盐水或黄泥水精选种子1~2次,用清水冲洗2遍。

选用药肥缓释高吸水种衣剂(旱育保姆抛秧型)粳稻专用型。按每袋(350g)拌1~1.2kg种子比例,将已选好的种子在清水中浸泡至破胸前(温度低时间长,温度高时间短),然后捞出沥去多余水分后,把种子慢慢倒入盛有药剂的圆底容器中,先包种子的2/3边加边搅拌,包好后筛取出包好的稻种,再将其余1/3种子,放入剩下的种衣剂中进行包衣,以保证包衣均匀,种子包衣后再及时浇足底水(0~10cm土层水分达饱和)的苗床上播种。

采取“现包即种”的方法,将包好的种子采用与泥土混合撒播等方式均匀播在苗床上,盖上细土(厚约1~1.5cm)不能露种,然后用苗床除草剂封闭灭草,盖上地膜保温保湿,大棚内苗床上起拱盖膜,保温防冻。

2 苗床管理

2.1 温度管理、水分管理

播种到出苗,以密封保温为主,温度控制在30~32℃,不能超过35℃;秧苗1叶1心开始通风炼苗,温度控制在25℃左右,2叶1心期开始逐渐加大通风口,温度控制在20℃左右,以后随气温升高,昼揭夜盖,插秧前3d,如没有冷害天气,可昼夜通风炼苗。

出苗前,如苗床内有积水及时揭地膜,散去多余水分,保持旱田状态,使种根健壮生长。出苗时有顶盖现象,应及时敲碎被顶起的覆土,轻浇水再用土覆盖,苗齐后撤下地膜;2.5叶以前一般不浇或少浇水,2.5叶以后按3看(土面是否发白,早晚叶尖水珠大小,中午叶片是否卷曲)原则,9:00前或16:00后及时浇水,如缺水,1次浇足浇透,减少浇水次数。

2.2 防病、施肥

在秧苗1.5~2.5叶期,结合浇水喷1~3次pH值4.5的酸化水。如有连续几天低温,阴雨连绵后突然转晴要及时喷pH值4.5的酸化水和喷移栽灵、恶酶灵土菌肖瑞、瑞苗青等药剂预防青、立枯病。

叶期以后,若发现缺肥,用硫酸铵8~10g/m2兑水100倍叶面喷施,喷后浇清水洗苗2~3次,防烧苗。抛秧前2~3d,在秧苗不萎焉的情况下,控制水分,进一步蹲苗,壮根,以利抛秧后扎根快,缓苗快,分蘖早。抛前还要做好“3带”工作。

2.3 整地、抛秧

整地:整地前要维护好灌排水渠,保证灌排畅通。整地要提倡秋翻地,建立翻1a,旋2a的耕作制度,当前1a秋天,土壤含水量达25%~30%时及时翻地,翻深15~18cm,翻地时留高茬(30cm)秸秆还田,旋深12cm以上。质量要达到深浅一致,不扔格子,不漏翻。

抛秧:当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2~13℃时(5月5—25日)抛栽。叶龄4.1~5.1葉抛栽。

起秧及抛秧密度:起秧的前1d,苗床适当浇透底水,防止起秧伤根。先按秧本田比例1:80~90计算好每个池子需要的秧田面积,第2天人工拨秧,用无病稻草捆秧,运到指定的池子,先用70%的秧苗抛完全田,再用30%的秧苗找匀,抛秧密度25~28穴/m2,秧块入泥深度一般0.7~1.0cm,然后按4~5m宽的苗带拣出30cm宽的作业通风道,对稀密不匀的进行间苗或补苗。

2.4 收获

水稻完熟期收获,一般抽穗后最少45d以上,活动积温750℃以上,小穗抽黄化时进行收割。

参考文献

[1]张海静,常少怀.水稻两段式旱育苗优质超高产栽培技术[J].黑龙江农业科学,2008(03):10

猜你喜欢
旱育温度控制秧苗
船舶主机温度控制方法优化
DA-6对番茄秧苗生长的影响
锻造温度控制
基于模糊控制的PLC在温度控制中的应用
基于Meanshift和Hough变换的秧苗行中心线提取
三菱PLC在电加热与温度控制中的应用
水稻机插秧应用旱育保姆不同用量的对比试验
不同播种量与叶龄对无盘旱育抛秧水稻产量及性状的影响
水稻钵体旱育栽培密度和氮肥施用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