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澈与空明的玄想

2017-05-21 16:43王雷星
北方文学·下旬 2017年4期
关键词:生态美学空明瓦尔登湖

王雷星

摘要:二十世纪后,继十七世纪文艺复兴、十八世纪启蒙运动以及十九世纪德国古典哲学的繁荣,西方文艺美学迎来了又一个巅峰——生态美学的产生与发展。而这在文学方面表现最为突出的就是美国著名哲学家、作家亨利·戴维·梭罗于1854年创作完成过的具有生活实录意味的文学作品《瓦尔登湖》。称其为生态美学教科书式的演绎典范,可以说是实至名归。

关键词:瓦尔登湖;生态美学;澄澈;空明

一、内容与思想

《瓦尔登湖》全书共分为十九个章节,分别是:简朴生活、诗歌篇、我生活在何处,我为何而生、阅读、声响、独居林中、访客、种豆、乡村、湖泊、贝克农庄、更高的法则、与兽为邻、旧居民、冬天的访客、冬之兽、冬之湖、春以及最后的结束语。在这部作品中梭罗用他敏锐的目光,极为细腻的感官能力记录着在瓦尔登湖畔生活的点点滴滴。笔法细致入微,诸多地方尤其是对自然生物广泛的认知与把握甚至可以明显感受到作家身上所具有的博物学家的气质。之所以将其放在生态美学经典文本的地位上,原因或许正在于此。具体而言,就是作者在一部文学作品中花费巨大的精力,不惜笔墨,着力刻画生活在森林、湖滨的小动物、小植物,它们的神态、举止都一一在作者笔下生动有趣的展现出来。另外,梭罗不同于其他人的地方还在于他十分注重更正人自身一贯地对奢华、浮夸、虚荣的价值取向,一扫二十世纪以前大多数作家对人类自身的热切关注与无限赞美的“人类中心主义”偏执。而是反其道行之,一再强调对一种简约的、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状态的钟爱,寻求和探讨着人与自然之间和谐、融洽的相处哲学。

二、澄澈与空明

无疑,相比在世界文坛诸多文艺作品所倾力构建的人类社会永无休止的纷争、不厌其烦的勾心斗角、人心难测的尔虞我诈等喧嚣与躁动的氛围中,《瓦尔登湖》则是超凡脱俗的,它跳脱了人类各种自以为是、自命不凡的“怪圈”,凭借其整体文风和文中所彰显的独特气质在他们之中突围而出。如果用具体的特征来概括,我以为——澄澈与空明应该是比较贴切的。澄澈与空明,不单单是指瓦尔登湖的美感特质,更是作者所追求的人类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纯净与透明的状态,是由外入内的,是一种思维模式的转换,是对审美的生活不懈追求。而这些在文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简约的生活

这一点,体现最明显的地方就是作者对于生活的细致规划,在衣、食、住、行各个方面都是精打细算,小到油盐酱醋,大到房子、农场。作者将个人的收入与支出都用数据列出清单,使得账目一目了然。但作者这样做并不是为了彰显自己多么精于算計,是一个多么优秀的持家能手。也不是宣扬让大家都去过艰苦朴素的日子。他的用意是提醒工业文明后期的人类应该注意的问题,如何处理好人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而作者从反面的论证在言辞上、态度上也是十分犀利与尖锐的。文中他谈到埃及的金字塔修建的看法时,可谓是对人类贪婪本性最深刻的挖苦与抨击。“至于金字塔,本没有什么可惊叹的,令人惊奇的是,有那么多人,竟能屈辱到如此地步,耗尽自己毕生的心血,为一个愚蠢的野心家建造坟墓,其实这家伙要是跳进尼罗河淹死,把自己喂狗倒还更明智、更光彩些。”

“大多数奢华生活根本就没有太大必要,反而成了人类社会向前发展而障碍。”而作者更看重的是精神世界的丰富,也就是对人类的本性的推崇,弱化对物质资料的倚重。“聪明人实际上过着一种比穷人更朴素的生活。中国人……他们的物质生活往往贫困不堪,但精神上却很富足。”

(二)自适的劳作

除了对生活抒发了个人的看法,在劳动方面,作者带着个人的亲身体悟,同样持有与众不同的见解。《种豆》篇中,作者在种豆的田地里看到了生长的杂草,说到“可是我又有什么权利拔除狗尾巴草之类的植物……好在剩下的豆子立刻会长得十分茁壮,可以去对付一些新的敌人了”梭罗用他渊博的知识阐述了生态系统本质上的密切联系,生物之间原本就有本真的朴素的联系,人为地去改变,其实是一种不尊重自然真理的做法。在《简朴生活》一篇中,作者探讨了人与工具之间的关系“不是人放牛,简直是牛在放人,而人放牛本应该是更自由的……人变成了强者的奴隶” 同样,在工具理性泛滥的人类社会,无休无止的劳作,人逐渐轮为工具、机器,失去了原本属于人类的自由,久而久之,演变成人类自导自演的悲剧。这种现象不是表面看起来的繁荣盛世,本质上,却含有一种倒退的嫌疑。梭罗对于技术与人之间的关系把握的还是较为准确的。

(三)无拘的休闲

在梭罗看来,一个人真正的休闲得益于独处。他在文章中反复提到孤独是有益的。“我觉得寂寞是有益于健康的。有了伴,即使是最好的伴,不久也要厌倦,弄得很糟糕。”为何这么说呢,作者也给出例证“一个在思想着在工作着的人总是单独的……寂寞不能以一个人离开他的同伴的里数来计算”,并且说“真正勤学的学生,在剑桥学院最拥挤的蜂房内,寂寞得像沙漠上的托钵僧一样”。也就是说真正的休闲自得,是给自己一个相对自由的空间与时间,而这种时空因素的汇合往往需要保持自身的相对独立。心境真正属于自己时,才能看到“冬天的长夜,雪狂飘”,才能看到“太阳是寂寞的”,才能听到“潜水鸟”是高声大笑的,风在森林中嚎叫,才能感受到“我并不比瓦尔登湖更寂寞”。

(四)融洽的人际

当然,上面我们说人是需要一种孤独的心境与体验的。但这并不是说人不需要朋友,不需要交际圈。这二者并不矛盾,只是不同条件下产生不同的诉求罢了。相反的,作者的“朋友圈”非但没有因为他的“孤独感”而封闭起来,更是吸引了各种各样的朋友前去登门造访。在所有篇目中,描写友人的文字占据了很大的比例。比如《访客》篇、《与兽为邻》篇、《旧居民:冬天的访客》篇,在这些篇目中所提到方方面面的人物里,有高雅的,庸俗的,有农夫、牧师,也有诗人、哲人,有青春盎然的男孩、女孩,也有鬓发斑白的耄耋老人。作家用斯宾塞的诗来彰显自己交友的心态与生活方式的追求“到了这里,他们填充着小房屋,不寻求那些本来就没有的娱乐;休息好比宴席,一切听其自然,最高贵的心灵,最能知足自满”。这不免让人联想到唐代大诗人刘禹锡的千古名篇《陋室铭》,诗人同样也是注重与友人在精神上的往来,根本不去理会周围条件对其形成的影响。二者在精神价值的上的追求与梭罗应是一致的。

除此之外,作者让人更加欣喜望外的是他对“动物”朋友的关心与爱护,字里行间都可以看到暖暖的怜惜。作者在文章中对于各种鸟儿的描写与刻画如数家珍、不留余力,极尽笔墨将飞禽走兽的一举一动都记录下来,美洲鹟、鹧鸪、山鹬等鸟类,也有水獭、浣熊这些小生灵,甚至小如蚂蚁,也都被作者赋予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充满了生命的灵性与诗意。

三、生态与美学

生态美学实质上是一个充满了生命温度与生命关怀的哲学体系。作为生命体,谁都希望自己的生命幸福、安定。这些都是万物生灵共同的追求与理想。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总是视己极高,从不将除自己以外的生物放在眼里,肆意践踏着那些看起来“弱势”生物群体。生态美学则是关注“生态”,一切生命均以“生态中心”为最高标准。生态美学的诞生不是朝夕而至的,而是经过一代代智慧之人經历无数的摸索与探求才总结出来的,为得到真理,有时甚至付出极大的代价。《瓦尔登湖》正是在这种追求真理的过程中背催化而生,作者以其高远的、超脱的头脑,运用文学作为载体,将生态美学的理念贯穿于其中,使得世界都为之折服、沉醉。相比之前的“环境标语”“报告文学”等文学样式,它显得更加合情合理,更具说服力。

通观全文,我们最为清晰的就是了解了作者的态度。作者用一种近乎自我实验的方式,以期望得到更加直接、深切、有效的结果,向世人展示他的生态美学的思想理论,使其具有最佳的说服力,弥补了一些美学家、批评家对于思想方法可操作性的忽视。梭罗在文中更多的是为后工业社会的人们提供足够的方法论与指导建议。作者对于拯救世人的事业是万分关切的,在《结束语》中“不必给我爱,不必给我钱,不必给我名誉,给我真理吧。”“我们还要在门廊里坐多久,练习这些无聊的陈规陋习,弄得任何工作都荒诞不堪?”

除此之外,梭罗还用无比宏阔的目光,洞悉着自己,审视着自己。“不多有一半的时间,我们是沉睡的,可我们却自己以为聪明,自以为在地球上建立了秩序。”他还将昆虫在人类里的地位与“更伟大的施恩者”眼中的人类作比较,使我们明白人类不应该自以为是,不应该抱着固有的“中心主义”思想不放。

四、结语

梭罗不同于其他学院派的老学究,他重视将美学、哲学、等学科理论,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恰如其分的放在文章里,这样既有优美的文字体验,又彰显了自己的学术态度。梭罗的美学哲思与我国古典美学、诗学、哲学有着某种密不可分的关联,而这种醉卧湖畔的玄想与老子的“清静”“无为”,”庄子的“心斋”“坐忘”又是如出一辙,在当今鱼目混杂、喧嚣尘上的社会里,这种“澄澈”与“空明”的清风应当是非常亟需的。关于这一点,时间自然会证明的越来越清、越来越明。

参考文献:

[1][美]亨利·戴维·梭罗著.瓦尔登湖[M].田伟华译.北京:中国三峡出版社,2010.

[2]曾繁仁.生态存在论美学论稿[C].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9.

[3]冯友兰.中国哲学史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猜你喜欢
生态美学空明瓦尔登湖
The hermit thoughts in Walden《瓦尔登湖》中的隐士情怀
江岚诗词二首
师生共读《瓦尔登湖》
月夜里的“遇见”
瓦尔登湖不再“清净无垢”
200
怀特海有机哲学审美经验观的生态学审视
和谐之美
浅谈绿色设计中自然材料的运用
请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