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维护面临哪些机遇与挑战?

2017-05-22 07:38
中国设备工程 2017年9期
关键词:机遇智能设备

设备维护面临哪些机遇与挑战?

编者按设备维护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但企业对这项工作重视程度不一。那么,在我国政府大力畅导振兴国产装备设备、发展智能制造的背景下,设备维护与传统的做法相比,有了哪些新变化?面临哪些机遇与挑战?如何才能顺应趋势,把设备维护工作做得更好?本期特邀4名业内权威人士参与话题交流互动。

平煤神马机械装备集团河南重机有限公司董事长潘建民:

设备维护面临专业化新机遇

2015年,国务院出台中国版的“工业4.0”规划——“中国制造2025”,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要求在六大装备领域实现重点突破。这不仅对装备企业制造环节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在先进设备专业化运行维护方面提供了新的机遇。

随着装备科技含量不断升高,对维护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严苛,设备自行维护的压力巨大。使用者需要通过在技术、人力、信息等方面共享制造企业的优势资源,来减轻在设备维护方面的成本投入,甚至将设备运作过程完全交由制造企业代为执行,实现完全的专业化分工,以取得设备的最优效率、效益。

这就要求传统制造企业迎接由生产型制造企业向服务型制造企业转变的挑战。制造包括生产和服务两大部分,从价值链来分析,生产所创造的价值约占1/3,而服务所创造的价值约占2/3。为产品全生命周期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将成为制造企业盈利的关键。未来企业运营的重心不仅仅围绕产品,更需要关注技术与服务的平衡发展。以采矿业为例,随着智慧矿山平台的建设,矿用设备制造企业已着手打造装备管家式服务团队,通过开设设备专家诊断、保姆式维护、快配快修、报废再制造修复、寿命周期延长、客户信息反馈等量身定制式服务项目等方式,为使用者提供设备寿命周期整体解决方案,打造矿山设备4S店式服务。

北京千种幻影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彭骏飞:

虚拟现实技术将成为设备维修新工具

随着工业4.0时代的到来,发展智能制造成为趋势,随即而来的维修维护智能化,亦将带来一场技术应用的新革命,混合现实技术已拉开这场革命的序幕。

所谓混合现实,就是将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中的人、物、场所在混合环境中融为一体,让你通过视线、手势、语音等简单的方式自然地移动、互动和进行三维探索,从而使数字内容变得可视化并作为现实世界的一部分使用,进而创造出全新的生产力工具。

混合现实技术可以帮助我们创建和使用与周围环境相关的全息影像,将工作变得可视化和可控化,使我们能从他人的视角看全息影像,这无疑将为实现设备维修的远程操作成为可能。

混合现实技术使得维修工程师能在 3D 空间中工作,方便他们到达每个有利位置和检查部件,从而更快地做出故障判断和提供维修方案。这种智能的维修方式,大大提高了维修准确率,因其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使得工作效率提高而维修成本降低。

另一方面,混合现实技术还能提供全新的培训教学方式,使工程师迅速掌握设备维修技能,加强身体记忆,减少因人的不确定行为导致的生产受阻和因此造成的成本风险,杜绝恶性事件的发生。

目前混合现实技术以Microsoft Hololens为领军,现已开始应用于医疗、建筑、汽车和设备设计制造等行业,并以其简单安全的操作系统受到使用者青睐,将其应用于设备维修领域,彰显其科技智能优势,则需要对接适合的应用软件支持,方能达成精准、迅捷、简单的维修流程,成为引领设备维修领域的新方向和新工具。不难想象,5G通信与hololens结合后生成的快速反应机制,必将实现设备维修远程遥控+AI分析的新局面。

广东燕京啤酒有限公司装备部部长朱志恒:

趋势是机遇 转型是挑战

经历了近10年的企业设备维护管理与生产设备管理模式建设的实践活动,我对设备维护管理的理解就是:在设备全寿命过程中,通过设计,在适宜的投入下保持设备性能持续满足生产要求。要做到这一点,除了必须构建相应的管理规范和制度、流程外,最重要就是要及时获取设备的运行状态信息,以及对应的维护策略和标准的建立与执行有效性管控。

趋势是机遇,转型是挑战。我国提出的“中国制造2025”战略,高屋建瓴地将智能制造确定为提高制造业竞争优势的主攻方向。如何把握这一历史性机遇,实现设备智能化维护管理转型,对我们设备管理人来说是一项艰巨的挑战。

对于生产企业来说,智能制造更多的是将生产与工艺紧密结合并进行设备自动化改造,降低用人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这对于设备维护管理向设备智能化维护管理转型来说是一个机遇:在设备自动化、信息化改造的进程中,整合装备制造方、设备管理系统集成方和用户需求,将设备维护管理模式建设的最佳实践与生产、工艺批次执行管理自动化与设备维护管理模式标准化的管理模型同步设计融合,借助智能化工作平台,对各种离、在线生产效率、工艺质量和设备状态监测设备整体设计,实现对生产过程设备维护执行、设备性能评价与生产的影响分析,借助人工智能和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手段,部分取代人的设备智能维护将是未来发展必然趋势。

中央储备粮大连直属库设备管理处副处长田刚毅:

通过信息化夯实维修安全管理

设备维修外包的安全管理一直是维修现场管理的一大难题,大连直属库设备管理处维修车间自2014年以来,在库主任的引领下,以“建立仓储设施设备维修维护机制,确保直属库仓储设施设备运转正常、使用安全”为指导思想,通过信息化平台和掌上智能点检仪器等手段,把“现场5S管理”、“三级点检定修管理”、“班组安全建设”、“安全绿十字目视化管理”与“可视化设备资产信息化安全技术早班会看板”有效结合,从每天的早班会的维修安全技术交底细节上做实维修外包安全管理,实现连续三年维修安全生产无事故。

通过信息化平台、掌上智能点检仪和可视化早班会,对维修安全技术交底,把细琐、简单的形式化动作,潜移默化变为形式化,改变习惯最终习惯化,形成标准化并固化和传承下去,从而建立了良好的维修安全管理基础。

在早班会上,维修工程师每天对每项维修工作存在的危险源、安全隐患和计划采取的预防措施等,在每天早晨准时开始的全员交班会上进行面对面的安全技术交底并在打印的工单上签字确认,在维修过程中现场通过掌上智能点检仪检查核实安全措施并进行安全隐患及设备故障巡查,直至维修工作结束后的现场安全及维修质量检查确认,进行维修全过程安全技术跟踪管理……,确保了连续三年平均每年完成180次动火及登高等危险作业项目、195项督办重点隐患改造、点检发现设备安全隐患故障2128起及6142项日常维修项目安全无事故。

安全是企业效益的基石,安全的背后是基础管理的真实写照,信息化就是夯实维修安全管理的基础。

猜你喜欢
机遇智能设备
谐响应分析在设备减振中的应用
RCEP与房地产机遇
调试新设备
你的焦虑,也是你的机遇
再见,机遇号
不必过于悲观,四大机遇就在眼前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