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完成3000米级水下机器人海试

2017-05-22 20:25
创新时代 2017年5期
关键词:海试海洋工程深水

由交通运输部烟台打捞局承担的3000米级水下机器人海试任务于4月9日成功结束,标志着我国已具备3000米级深水救捞能力。

据交通运输部烟台打捞局介绍,2017年4月9日10时20分,随着该局“德渼”轮缓缓驶入深圳赤湾码头,为期5天的3000米级水下机器人海试任务圆满结束。此次海试,水下机器人最大下潜深度达到2951米,标志着我国救捞系统已具备3000米级深水救捞能力,实现了新的突破。

今年3月初,海试准备工作正式启动,现场技术人员经过1个月的努力,先后完成了陆地测试、设备动员、船上组装、系统联调等相关工作。

4月5日,“德渼”轮搭载水下机器人设备起航,前往南海预定海试地点。6日和7日,水下机器人先后两次下水,下潜最大深度分别为1180米和2951米,并进行了出笼飞行,成功检测了设备的耐压性和稳定性。

8日,水下机器人进行第三次下水试验。经过一个半小时的下潜,当水深至2735米时,水下机器人成功到达海底。按照预定方案,水下机器人飞离脐带缆管理系统,进行了600米的水下飞行。同时,技术人员操纵高精度机械手,将写有“交通运输部烟台打捞局”的标牌放入南海海底。随后,技术人员对水下机器人主要传感器、辅助设备、机械液压系统、通信传输及自动控制系统等进行了测试,所有性能和参数一切正常。

8日18时30分,水下机器人完成全部测试项目后返回水面,并于20时顺利出水。据烟台打捞局技术人員介绍,接下来水下机器人设备将正式交付使用,烟台打捞局服务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及深水海洋工程开发能力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据悉,烟台打捞局3000米级水下机器人是国家重点投资装备,主轴功率200马力,作业深度3000米,可在海底三节流速情况下保持对海底10厘米的定位精度,配备双七功能机械手、扭矩扳手、多波束和旁扫声呐等一系列先进装备,可胜任3000米以内各种深水救捞搜寻和海洋工程作业任务。(新华社)

猜你喜欢
海试海洋工程深水
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
识人需要“涉深水”
首艘国产航母“山东舰”交付海军!
首艘国产航母或近期海试
EMP可再生能源系统将装船海试
深水区医改设计者
《海洋工程》第二届理事会
海洋工程学会第四届理事会
北斗RDSS在海洋工程数据传输中的应用
海口港二期深水码头正式对外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