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空间中视觉空间的设计研究

2017-05-22 10:03刘晓哲
居业 2017年2期
关键词:空间设计营造景观设计

刘晓哲

[摘要]本文从已有的比较成熟的研究成果出发,对视觉空间进行理论意义、审美意义、作用和价值等的进一步研究,揭示了具体景观空间设计过程中如何创新的应用视觉空间设计,为观者营造出更好的体验。

[关键词]景观空间;视觉空间;空间设计 文章编号:2095-4085(2017)02-0061-02

在景观设计中,设计者往往注重于空间中实体要素的塑造而忽视了非实体空间的营造,但事实上观者对于景观空间中实体之外的因素同样会有较强的感受。因此,设计者的任务不仅在于创造出作品,更需要创造出全面心理感受,以实现人对设计的主动介入。

1视觉空间在景观设计中的重要性及作用

1.1视觉在人对景观的感知中占核心地位

视觉是人们尤为重要的感官,人们每天摄人的信息主要以视觉信息为主。当人们面对一处景观时,眼中便会呈现出一幅幅画面,任何一种景观空间设计要素的应用,都会由于其形式和位置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属性的差异又会产生更为复杂的心理变化。

1.2视觉应用于景观空间设计中的作用价值分析

(1)使观者更深刻地体验景观之美。好的景观空间设计作品,不仅要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具备空间表达意识,同时还需要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达到一定的意象水平。由于人们对空间有各种各样的需求,其中不仅需要三维的实体要素参与空间组织,而且要关注非实体要素,平面的构成要素也同样要参与到设计当中,当人的多种需求感受得到心灵上的慰藉,便可达到平静,再而获得美的感受。

(2)视觉空间可营造丰富的空间层次。在艺术绘画中,通常会描绘多个层次关系,有了参照与对比才会形成更为细腻的画面效果。这点同样适用于景观设计,在景观中设置近景、中景、远景等形成视觉联系,丰富了空间的层次感。由于非实体空间和视觉空间概念的提出,其被逐渐运用于景观设计之中,平面设计不再仅限制于二维空间,而在立体空间中得到强化和肯定。通过平面设计手法的运用,设置参照使近景与远景形成对比,进而产生强烈的空间感和纵深感,在视觉感受上将有限的空间扩展为无限的空间,这点对改善较小的空间所带来的压抑感十分奏效。

(3)视觉空间可形成生动的空间序列。虽然景观中的事物是静止的,观者所领略的视觉空间是一幅静态的画面,但并不能仅止于这一瞬,还要挖掘其更深层次的内涵,寻求多个画面之间的相互关联。这些联系便是由空间序列来完成的,通过巧妙设置的视觉空间会引导人们对下个空间产生兴趣,从而指引观赏方向,到达下一个景观。它以一定的秩序引导人们的观赏方向。

2视觉空间的相关理论分析

2.1视觉空间的概念

景观视觉空间是指从多角度对景观进行视觉分析后,组织景观空间设计要素使其按照视觉审美原则,形成能够满足人们多角度观赏需求的空间形态。

2.2视觉空间设计

视觉空间设计是指以人的视觉感受为起点,以所要研究设计的景观空间为对象,从多角度进行系统的视觉分析,将景观设计要素按其视觉需求进行设计,从而营造出给人以愉悦视觉感受的景观。

2.3景观视觉空间的基本类型

(1)开敞空间与开朗风景。开敞空间中,人的视线高于周围景物,视线不受遮挡、平行向前,可无限延伸,不易感到视觉疲劳,给人以舒畅感。视点越高,视野越开阔。开敞空间中所见的风景即为开朗风景。

(2)闭合空间与闭锁风景。闭合空间中,人的视线被四周的景物所遮挡,由此而形成的景观就叫做闭锁风景。当遮挡物顶部与游人视线所成夹角越大时,则封闭性越强,反之相反。闭锁风景中,四周景物近景感染力强,但久留易感到闭塞感与视觉疲劳。

(3)纵深空间与聚景。在道路、峡谷、河流两旁通常会伴随有建筑、山丘、密林等景物,就会遮挡部分视线,由此所形成的闭锁狭长空间叫纵深空间。在纵深空间轴线端点的景观叫聚景,纵深空间中人们的视线很容易被聚集以形成视觉焦点。

3视觉空间在景观设计中的设计方式

3.1景观视觉空间设计的方法

(1)总图规划应考虑景观环境资源的均享。对于较大空间的公共景观设计,中心景点要尽量满足从多视角观赏的要求,达到步移景异的效果。在建筑的处理上,应着重考虑建筑与周围空间环境的有机结合,可将建筑通过大小、高低、错位、退台、延伸等方式进行分割与重组,建筑与环境相互穿插,形成内外空间互相交融、浑然一体的效果,加强了视觉感受的丰富性。

(2)植物绿化应注意划分空间层次。植物绿化不仅能净化空气、保护环境,利用植物的不同高度组合还能形成层次分明、错落有致的景观效果,特别是乔木、灌木等高径类植物与草坪、地被等低矮类植物的有机组合可形成层次丰富的垂直绿化,营造富有趣味性的视觉空间。

(3)靈活的空间布局和对景、借景、透景的应用。营造丰富的远、中、近景观空间层次,可使小尺度的空间得以延伸、扩大。另外,不仅要注意空间水平方向上的透、漏、起承转合,还需要注意垂直方向上的联系。

3.2根据视觉因素对空间尺度进行量化控制

在水平方向上,控制以20 m-25 m的尺度范围作为外部空间高差变化的准则。可以选择适宜高度的建筑小品、植物、地形等,依据尺度原则,在基本不破坏原来大空间整体性的基础上,将中观尺度的空间进一步组织划分。在恰当的视觉范围内形成若干视觉中心,提升空间的深层内涵和利用价值,改进一些广场广泛存在的大而空的现状,营造具有亲切尺度感和场所感的多层次空间环境,给人以较好的视觉感受。

3.3发挥平面设计优势,对空间进行视觉化设计

这种设计手法的特点就是将平面设计的主要要素运用于立体空间物体之中。虽然在视觉空间中运用、借鉴平面设计的手法,但它绝不是纯粹的生搬硬套,而是需要设计者能够灵活地运用平面设计要素于三维空间,能够合理把控与周围环境的融合。另外,由于景观空间相对于室内空间处于室外这一特殊属性,景观作品往往是在运动中被感知的,或者可以说是动态的,因此设计作品要满足多视角的视觉审美需求,这是源于平面设计而又超越于平面设计的要求。

4结语

在景观空间中,设计不应只是各种实体限定要素的简单罗列与拼凑。实际上,不仅要对界面、结构、造型等实体空间构成要素进行设计,还要更加关注各种非实体性设计要素。可将多种要素结合运用,形成更为丰富的空间效果。视觉艺术在景观设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但可以满足观者的各种空间功能需求,还给人以更优的视觉体验,提高客观物质环境的人性化水平。

猜你喜欢
空间设计营造景观设计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形式美的研究
《室内空间设计》
美丽可持续
《SOHO模式下的现代办公空间设计—婚庆展示区效果图》
高娜作品——合一园艺空间设计
刘鑫、叶满波、刘颖空间设计作品
伍丹景观设计作品
张鑫、靳政景观设计作品
洗水soft fabric
关于市政道路绿化景观设计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