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的绿色建筑设计要点概述

2017-05-22 10:08郭郑云
居业 2017年2期
关键词:原则绿色建筑

郭郑云

[摘要]随着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恶化,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绿色建筑的提出是对可持续发展的继承与发展,目前绿色建筑已覆盖整个建筑行业,大力推广绿色建筑成为建筑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主要就绿色建筑的含义特征、设计要点、设计理念提出一些意见和看法,分析绿色建筑的推广原因,希望对本行业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推广;要点 文章编号:2095-4085(2017)02-0075-03

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经济发展快速增长,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国家面临严重的资源和能源危机,违背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原则。传统建筑行业弊端大、耗能高、浪费资源,造成资源短缺现象。同时施工过程中大量排放给环境带来严重压力,使我国经济发展严重受阻,不利于国民经济增长,人民幸福感普遍下降。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产生解决了传统建筑带来的危害,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有利于促进节能减排,减少污染,释放环境压力。

1对绿色建筑的解读

绿色建筑并不单指“绿色”,而是一种观念和意义上的健康環保象征,它是指在满足居民使用需求的前提下,建造一种不会破坏生态环境,对人体健康无害的一种新型建筑。这种建筑可最大限度节约资源,减少环境污染,降低生态环境危害,给人们创造舒适健康的空间。在绿色建筑过程中,低排放的二氧化碳减少了污染,对雾霾、全球变暖都有一定积极影响。

2绿色建筑的设计要求

2.1地理环境、材料选取的设计要求

首先是取址问题。在选址之前,要测定土壤成分,是否存在有毒物质,地下水含量、纯净度,地磁强弱等;其次是材料选取。要尽可能选用天然材料,加工过程少,添加成分少,人工材料要经过检测,确保对人体、环境安全;最后是地理方位的选择。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考虑地形、地貌、主导风向、正午太阳高度角、水源、绿地、阳光、空气、水等自然资源,尽可能采用可再生资源,减少耗能。选址后要进行实地勘探,做好测量,结合地理环境和人文因素进行分析,避免破坏周边生态环境,减少热岛效应的产生。总之,要做到自然和谐,绿色环保,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减少生态环境压力,将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友好结合。

2.2对建造单体的设计要求

建筑物的形状会影响建筑耗能。进行单体设计要设计好建筑外形,减少外形面积,减少楼层高度(楼层过高易形成热岛效应,不利于污染物的排出);决定门窗走向时要根据通风通光情况而定,室内采光条件好也可以降低耗能(减少光污染,节能环保);外墙要选取节能效果好的材料替代泥土砖,比如导热性好,增加墙内保温材料的使用,冬暖夏凉最佳。注意在单体设计前要做好设计方案,建筑结构和设计要尽可能多,可变性强,弹性空间大。

(1)建筑形状与建筑耗能。建筑物表面积与建筑体积比对于建筑的热工性能非常重要。一般来说,曲面建筑的热耗要小于直面建筑的热耗,分散的布局比密集的布局热耗大。表面形状、楼层高度对耗能都有影响,最好采用规则的形式建造。

(2)采光条件与耗能。现代化家居设计对室内明亮度有较高要求,将室内光线调置好会减少对灯光的依赖度。需要注意的是,房屋建造外墙要满足采光、通风良好,减少对家电的依赖,利用墙板采光控制室内温度。

(3)增加设计弹性。增加设计弹性有利于节约资源,降低消耗。可通过建筑结构和设备增加灵活性提高住房的可变性。比如在厨房留出充足的管道空间,利于排水或其他设施安装,方便户主入住后的装修;增加楼梯的可生长性,比如预留量、楼板承重、周边预留地等;延长家具的可变性,包括管道空间等。

(4)资源节能设计。多采用太阳能、风能水能、光能等可再生资源,节约利用煤、石油、天燃气等不可再生资源。

(5)科学智能设计。高科技产品层出不穷,大量电子通讯和自动化技术在建筑中得以运用,涌现了大批智能化建筑,其可以根据温度、湿度、风力等情况自动调节空调量,正真做到促进绿色建筑在“高标准、低能耗、高效能、低污染”状态下持续发展。

2.3建筑户外植被空间的设计要求

前面说到在建造时要考虑到地形地貌等自然综合因素,除了对于建筑物单体的设计外,还要对户外进行一定的勘探考量,要符合城市总体规划要求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原则。户外土壤要肥沃,有利于大面积绿化,增加植被覆盖率,通过植被水分蒸发形成湿润、凉爽的环境。周围增加乔木的种植量,减少路面吸热,提高空气含氧量。目前最常见的环境绿化主要有小区周围环境绿化和建筑立体绿化。对于小区周围,用草坪和石子替代水泥路面,辅之乔木,还原一个原生态住宅区。多数小区采用水泥铺路,其不利于净化空气和雨水排放,渗透性极差。立体绿化是引入“土地空间化”概念,主要包括墙面绿化、屋顶绿化和阳台绿化。常见的有在强烈阳光直射的墙面爬满绿色藤状植物,通过植物来避免阳光直射墙面,降低外墙表面温度,保持室内温度稳定。丰富的植被有利于净化空气、愉悦身心,在美化环境的同时给住户带来亲近自然的享受,尤其对老人和小孩的身体健康有很大好处。

2.4建筑材料节能环保的设计要求

(1)节约环保化要求。节能环保是指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在对建筑物进行节能环保设计时,要考虑材料耗能性问题。建筑施工过程中要降低耗能、减少排放。建筑物的平面布局和外形设计要充分考虑如何做到节能。建筑材料的选取也要尽可能就地取材,减少搬运过程中的磨损,减少运费和投入成本,减少对周围环境的破坏。除此之外,要考虑到建筑材料对人的影响,确保住户的安全,选用材料必须是无毒无危害、低耗能、低污染的产品。采用可再生的自然资源替代非可再生资源,不仅对住户的身体健康有好处,也节省了住户的生活成本。比如通过墙面植被绿化和通风走向来稳定室内温度,通过自然采光和太阳能热水来减少用电成本等。

(2)智能化要求。绿色建筑要求建筑材料和结构能够相互转化,能将自然资源转变成能源,成为可以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智能化系统。一方面建筑的外墙必须能够搜集、转化、预留自然资源;另一方面要能够自动调节气候,改变气候波动,使室内温度达到一个恒定值。减少对电器的依赖,比如空调、电灯等,降低光污染,减少高耗能。还有一些智能设备比如通过外部条件可以自行调节温度、采光度等,这些都需要后期依靠高科技手段设计研发,灵活运用到建筑设计中去。

(3)对于材料的节能选取。绿色建筑要合理使用建筑材料,最好就地取材,使用对人体危害小的材料,包括无放射、无毒无害、挥发性低、低活性的材料。首先在室内装修时,要对油漆、胶水、粘合剂、地板、木板、电线、绝缘物的选取加以对比,选取性能优良、释放物质小的材料;其次在外墙保温设计环节,要使用保温绝热材料,可在现有基础上节能50%-80%;最后是多利用可再生资源,多用太阳能地热能,通过太阳能产生的光电带动电器设备,利用地热能产生的热水作为日常生活用水。加大智能优化,要有预见性地研究建筑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统筹兼顾,取得双赢。

3构建绿色建筑的基本原则

一是推行节能节地原则;二是合理采光原则;三是保护环境原则;四是低耗能原则;五是节约能源原则;六是消除污染原则。综合考虑这六个原则,做到最优化目标。

(1)关于推行节能节地原则。在对绿色建筑进行设计时一定要将节能以及节地的理念放到首要位置考虑,杜绝浪费资源,破坏环境。首先,要保护周围的自然环境,避免破坏建筑物周围的生态环境,尽可能做到对环境的最大程度保护;其次要在建筑物的屋顶加以艺术设计,构建“空中花园”、“空中森林”,解决城市热岛效应。增加城市绿化面积,同时也可以净化空气,愉悦身心;最后是要考虑室外风向问题,为了保证室内室外空气更好的流通,为人们提供舒适的环境,就要有充足的新鲜空气循环。室外风不断进入室内能够对室内风进行转化、更替,保证室内空气新鲜。

(2)关于采光设计原则。在房屋建造时,设计师一般会结合当地气候和地理环境因素对采光效果进行严格计算,确保采光效果好。因为影响室内环境最大的因素就是明亮程度,阳光的照射效果对人的心理有很大的積极影响,能够愉悦身心。因此,采光设计十分重要。

(3)关于保护环境原则。保护环境是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核心原则,也是绿色建筑的核心理念,对各行业来说都有重大意义。在施工之前,设计师要在实地进行严格审查,进行大数据勘探,整理出详细信息,再制定出一套合理方案。通过对整体的严格设计,避免有害建筑的出现。

(4)关于低消耗原则。热能损耗是影响建筑内部环境的因素之一,在传统建筑设计中,没有好的办法来处理它们之间的矛盾,但在绿色建筑理念推行后,很好的解决了这一矛盾。它的低耗能原则,通过良好地控制耗能,维持了生态环境平衡。

(5)关于节约能源原则。能源是维持生活有序运转的基础,目前我国人口不断增长,能源需求日益增长,各行各业对能源需求都很大,因此建造建筑时,需要十分重视能源使用情况。绿色建筑在节能方面做了很好的表率,它通过建立新的节能体系,增强了建筑物的综合能力,有效防止了能源的过度浪费。

(6)关于消除污染原则。在建筑中,消除污染是一项意义重大的任务,也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原则。在绿色建筑设计理念中,消除污染是一项重要内容,提出消除污染的观点十分重要,除了在建筑外部配备消除污染系统外,还要在室内配置消除污染系统,比如去除灰尘、油烟,降低噪音,保证空气质量好,减少噪音污染,保护环境。

4在推行绿色建筑理念中应注意的事项

4.1培养行业优秀专业人才

专业人才是各行各业中不可缺少的软实力,绿色建筑需要大量优秀专业人员对建筑进行设计,达到环保节能的效果。设计人员在对绿色建筑进行设计时,需要进行全面综合的考虑,要对建筑的设计理念进行深入了解,掌握好各个专业综合数据和知识,进行分析探讨。除了能掌握很好的专业知识外,还要有较高的素质,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综合运用,最终达到设计的理想效果。

4.2绿色建筑的概念误区

(1)绿色建筑是高价且高成本的建筑。一些房地产开发商利用人们对绿色建筑标识不明确这一缺口,肆意提高房价,打着绿色环保的理念进行欺骗。目前社会上都在推行绿色标识,通过对建筑的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室内环境的具体性能进行实测,给出数据,规定对生态环境的保障,通过把绿色建筑从一个简单概念转变成定量化的检测标准。

(2)绿色建筑是指新建筑。行业内专家提出“我国新建建筑节能工作做得较好,基本遵循了绿色建筑的标准,但把大量既有建筑改造成绿色建筑的工作推进得不是很顺利,许多既有建筑仍是耗能大户。”说明绿色建筑并不单指新建造的建筑,一切节能减排的建造措施都算绿色建筑。

5结语

建筑行业的绿色发展规则非规定性的可持续发展规则,在设计时,充分考虑低耗能、低排放因素,引用先进的节能技术和节能材料,利用无污染的可再生资源或者新能源进行建造,结合地方特色,因地制宜,节能减排,利用现有的资源进行加工,将环境污染降到最低。“十二五”规划的开展对绿色建筑的发展更加重视,绿色观念也深入人心,当前设计师对绿色建筑进行深入分析,通过新技术新手段对绿色建筑进行构建。这种全方位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一种绿色环保战略,因此,绿色建筑后期发展一定有更大的空间,发展前景良好。虽然其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但随着不断完善与发展,将成为现代化建筑设计的必然趋势。

猜你喜欢
原则绿色建筑
十二星座的做事原则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追踪绿色的秘密
Chinese Architecture Meets Globalization
惹人喜爱的原则(二)
惹人喜爱的原则
再造绿色
原则与原则上
想象虚无一反建筑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