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播种量对垦稻12号、绥粳4号混种秧苗素质的影响

2017-05-22 10:20刘传增
天津农业科学 2017年4期
关键词:播种量产量

摘 要:优质粳稻垦稻12号、绥粳4号种子按4∶6的比例混合种植栽培已经在黑龙江省第2积温带大面积推广应用。试验研究了不同播种量对粳稻垦稻12号、绥粳4号混种秧苗素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播种量的增加,水稻秧苗株高增加,叶片数减少,根数减少,茎基宽与充实度减小,秧苗地上部、地下部百株鲜质量与干质量均呈减小趋势,而根系盘结力增强,秧苗立枯病病株率及病情指数也随之增高,水稻产量以110 g·盘-1干籽处理最高,达9 292.47 kg·hm-2。

关键词:播种量;混种;秧苗素质;产量

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7.04.022

Effects of Diffrent Sowing Amount on Seedling Quality of Mixed Planting between Kendao12 and Suijing4

LIU Chuanzeng

(Qiqihaer Sub-academy of Heilongji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Qiqihaer, Heilongjiang 161006, China)

Abstract: Mixed cropping of 4∶6 proportiong between high quality japonica rice Kendao 12,Suijing 4 is widely used way of planting in the third temperature zone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This paper studied effects of different sowing quantity on mixed seedling qualit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with the increase of seeding amount, seedling height increased, leaf number, root number, stem width and plumpness decreased, and dry quality, fresh quality of per one hundred seedling aboveground and underground decreased, while the root set strengthened, disease rate and disease index of seedlings increased, rice yield was the highest by 110 g·disk-1 dry seed treatment, reaching 9 292.47 kg·hm-2.

Key words: sowing amount; mixed planting; seedling quality; yield

黑龍江省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水稻的高产与稳产对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培育适龄壮秧、提升秧苗素质是寒地水稻栽培实现高产稳产的前提。优质粳稻垦稻12号、绥粳4号是黑龙江省第2积温带优质高产高效品种,二者生育期相近,株高相仿,籽粒类型相似,但各自优点与缺点也极其突出,针对该2个品种的特征特性,利用生物多样性的原理,将二者按4∶6的比例混合种植,不但保留了垦稻12号的穗位整齐、分蘖力强与绥粳4号香味浓郁的优良性状,而且克服了垦稻12号秆软易倒与绥粳4号分蘖力不足的不良性状[1-2]。

本试验将垦稻12号与绥粳4号种子按4∶6的比例混播,研究不同播种量对水稻秧苗素质及群体性能及产能的影响,以确定最佳的播种量,为水稻精确定量栽培、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黑龙江省第2积温带水稻生产提供技术支撑[3],对提升黑龙江省水稻综合生产能力、推动水稻产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1 材料和方法

1.1 供试材料

粳稻品种为垦稻12号、绥粳4号;塑料育秧盘规格为60 cm×30 cm。

1.2 试验设计

试验于2016年在齐齐哈尔科技示范园区进行。垦稻12和绥粳4种子按4∶6比例混合,干籽播种量共设90,100,110,120,130 g·盘-15个处理,每处理3盘,3次重复,随机排列。4月18日播种,旱育秧管理,5月25日机械插秧,栽插规格为30 cm×13.3 cm,每小区面积20 m2,3次重复,随机排列。采用统一的施肥管理:每公顷施纯氮120 kg,纯磷(P2O5)60 kg,纯钾(K2O)90 kg。氮肥的40%、全部磷肥和钾肥的60%作底肥;氮肥的30%作分蘖肥;氮肥的20%、钾肥的40%作穗肥。剩余的氮肥作粒肥进行追施。

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1.3.1 秧苗素质 秧苗2叶龄时调查各处理秧苗的苗高、根数、茎基宽、充实度、地上部鲜干质量、地下部鲜干质量、盘结力,并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

1.3.2 立枯病发病率及病情指数 水稻秧苗移栽前,每小区对角线五点取样,每点调查相连5株,以株为单位根据发病程度不同分级调查,记录调查总株数、各级病株数。

分级方法:0级,全株无病;1级,茎基部轻微变褐,稻苗生长基本正常;3级,茎基部明显变褐,伴有软化和轻微腐烂;5级,茎基部明显变褐和腐烂,心叶萎垂卷缩;7级,茎基部变褐腐烂,全株青枯或黄褐色枯死。

病株率=病株数/调查总株数×100%;

病情指数=Σ(各级病株数×相对级数值)/(调查总株数×7)×100。

1.3.3 产量及产量构成 成熟期各处理调查有效穗数,每区调查30穴,计算每穴平均穗数,以平均穗数为标准,取代表性植株5穴,测定其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及千粒质量。每区实收,晒干换算成标准含水量后计算产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播种量对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从表1可以看出,播种量不同水稻苗高有明顯差异,苗高随着播种量增加而增高,其中,130 g·盘-1处理苗高10.14 cm,且与其他处理间均有显著差异,90 g·盘-1处理苗高9.32 cm,秧苗最矮;不同播种量对水稻秧苗的叶片数影响明显,随着播种量的加大,叶片数减少,即生育进程减缓,其中,130 g·盘-1处理叶片数最少,说明适当稀播可以加快水稻秧苗生育进程,有利于光合作用和物质积累;随着播种量的增加,水稻秧苗根数逐渐减少,90,100,110 g·盘-1处理根数较多,三者间无显著差异,但与120,130 g·盘-1处理间差异显著。

茎基宽度、充实度能反映秧苗的健壮程度,茎基越宽、充实度越大秧苗越健壮,植株抗逆性越强,反之茎基越窄、充实度越小秧苗越细弱,植株抗逆性越差[4-9]。由表1可知,茎基宽与充实度均随着播种量的增大而减小,当播种量增加到130 g·盘-1时,茎基宽度、充实度分别为1.56 mm和0.07 g·cm-1,除与120 g·盘-1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外,与其他处理间均有显著差异。

2.2 不同播种量对水稻秧苗干物质积累与盘结力的影响

干物质量是衡量秧苗素质好坏的重要指标,干物质量高有利于提高植株的抗逆性[10-13]。从表2可以看出,随着播种量的增加,秧苗地上部、地下部百株鲜质量与干质量均呈减小趋势,并且差异非常明显,说明适当稀播可以提高水稻秧苗的干物质量,有利于培育壮苗。

秧苗根系的盘结力也是衡量秧苗素质的重要指标,盘结力强,秧苗不散落利于减轻根伤,插秧后使秧苗尽快返青分蘖[4,14]。随着播种量的增加,秧苗根系盘结力增强,其中,90 g·盘-1干籽量的盘结力为3.04 kg·盘-1,与110,120,130 g·盘-1处理间差异显著。由此说明,播量过小虽然秧苗个体健壮,但不利于秧苗盘根,要提高秧苗综合素质就必须适当加大播种量。

2.3 不同播种量对秧苗立枯病发病率及病情指数的影响

从表3可以看出,播种量越大,秧苗立枯病病株率及病情指数越高,120,130 g·盘-1处理秧苗病株率及病情指数较高,且二者之间差异显著,与其他处理间有明显差异。说明播种量过大容易导致秧苗发生立枯病,播种量越小,秧苗越强壮、抗病性越强。

2.4 不同播种量对水稻产量及产量结构的影响

从表4可以看出,不同处理的产量结构不同,随着播种量的增加,单位面积穗数增加,但减少了每穗粒数,水稻产量以110 g·盘-1干籽处理最高,达9 292.47 kg·hm-2;增加或减少播种量,产量均表现为降低。

3 结 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垦稻12号、绥粳4号种子按4∶6的比例混合种植,随着播种量的增加,水稻秧苗株高增高,叶片数减少,根数减少;茎基宽与充实度均随着播种量的增大而减小。随着播种量的增加,秧苗地上部、地下部百株鲜质量与干质量均呈减小趋势,而根系盘结力增强,130 g·盘-1处理干籽量的秧苗根系盘结力为4.16 kg·盘-1。播种量越大,秧苗立枯病病株率及病情指数越高,120,130·盘-1处理秧苗病株率及病情指数较高。水稻产量以110 g·盘-1干籽处理最高,达9 292.47 kg·hm-2。

参考文献:

[1]黄少锋,刘华昭,李建华,等.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垦稻12号特征特性与栽培技术[J].黑龙江农业科学,2007(4): 116.

[2]高存启.优质香粳稻绥粳4号及栽培技术[J].中国种业,2004(3):64-65.

[3]刘传增.优质粳稻垦稻12号、绥粳4号混种高产栽培技术[J].中国稻米,2016,22(2):93-94, 96.

[4]金军,赖清云,李伟海,等.水稻基质育秧不同播种量对秧苗素质和产量的影响[J].中国稻米,2014,20(6):59-61, 65.

[5]谷晓岩,梁正伟,黄立华,等.不同播种量对秧苗素质和盐碱地水稻产量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11,26(S2):65-69.

[6]王生轩,齐红志,尹海庆,等.播量、育秧基质对不同秧龄郑稻18号机插秧苗素质和产量的影响[J].河南农业科学,2016,45(11):14-18.

[7]张云江.不同育苗基质对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J].中国稻米,2014,20(2):98-99, 102.

[8]沈建辉,曹卫星,朱庆森,等.不同育秧方式对水稻机插秧苗素质的影响[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3,26(3):7-9.

[9]张卫星,朱德峰,林贤青,等.不同播种量及育秧基质对机插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J].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7,28(1):45-48.

[10]孔德友.水稻机械化栽插配套简化育秧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2004,10(6):26, 28.

[11]于林惠, 丁艳锋, 薛艳凤, 等. 水稻机插田间育秧秧苗素质影响因素研究[J]. 农业工程学报, 2006(3): 73-78.

[12]周晚来,王朝云,易永健,等.秧盘垫铺麻纤维膜与育秧肥底部撒施对水稻机插秧苗素质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 2016,31(1):191-197.

[13]邓亮,卢碧林,张志敏,等.交联聚丙烯酰胺型保水剂对水稻盘育秧秧苗素质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2016,45(2):22-25.

[14]周红海,胡建富,鲁立明,等.不同试剂处理对机插早稻秧苗素质的影响[J].中国稻米,2014,20(5):90-92.

猜你喜欢
播种量产量
2022年11月份我国锌产量同比增长2.9% 铅产量同比增长5.6%
不同区域小麦播量优化试验研究
提高玉米产量 膜下滴灌有效
2019—2020 年度固始县优质小麦播种量优化试验总结
2019—2020年度优质小麦不同播种量试验
2019—2020 年度优质小麦不同播种量试验
世界致密油产量发展趋势
海水稻产量测评平均产量逐年递增
2018年我国主要水果产量按省(区、市)分布
弱筋小麦“杨麦15”播种量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