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长江西路高架桥周边环境噪声状况调研

2017-05-22 10:26汪洋杨坦王超汪迎瑞
居业 2017年2期
关键词:西路车流量测点

汪洋 杨坦 王超 汪迎瑞

[摘要]本文对合肥市长江西路高架桥周边3个测量点的噪声和车流量情况进行了监测统计,分析高架桥周边住宅噪声的时间分布规律,并与高架桥车流量分布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高架桥周边环境噪声与车流量正相关。同时针对环境噪声超标问题提出针对性防治措施。

[关键词]环境噪声;车流量;防治措施 文章编号:2095-4085(2017)02-0118-03

随着城镇化的不断加快,城市基础设施修建的数量剧增,道路和高架桥数量明显增多;另一方面人们购买的汽车数量也在增多。2014年末合肥市民用汽车拥有量97.57万辆,比上年增长18.9%,然而随之而来的城市道路交通噪声污染也日益严重。本文对长江西路的噪声环境进行时间分布和空间分布研究,讨论噪声分布规律,为噪声的管治提供依据。

1长江西路噪声环境的监测方案

合肥市长江西路东起五里墩立交桥西侧,西至市委党校,总长6.39 km。沿路两侧有医院、商业区、住宅区,目前高层建筑较为密集,并且是合肥东西走向的“大动脉”。本次噪声环境监测时间范围为7:00-22:00,对选定的3个测量点进行噪声和车流量监测,每10min记录一次噪声和车流量数据,各测点噪声数据和车流量数据原则上采取同步测量记录。监测因子主要为Leq(dB(A))和车流量(辆/h),测量采用仪器HS5633B型通用声级计(工作原理见图1),评价标准采用《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的4类标准。3个监测点及其周边环境描述如下。

(1)测量点1: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西区。位于长江西路与科学岛路交口,东临苗圃、森林公园,西接董铺水库、植物园,其南立面距离长江西路高架桥中心线29m。

(2)测量点2:新加坡花园城。新加坡花园城坐落在美丽的蜀山脚下,董铺水库之滨,小区内建有400亩配套生态园,由入口生态景区、人工湖亲水景区、天鹅湖景区、生态运动区、自然森林风光景区、自然山水景区组成。主要功能为住宅和办公建筑,其南立面距离长江西路高架桥中心线15 m。

(3)测量点3:万科金域华府。万科金域华府位于长江西路高架桥东起点,此处为五里墩立交桥与长江西路高架、合作化路高架交汇处,为合肥市南北交通枢纽之一。主要功能为住宅建筑,其南立面距离长江西路高架桥辅路中心线45 m。

2监测结果及分析

2.1道路交通各种车辆车流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对各监测点车流量进行统计,结果如图2所示。

对各测点车流量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规律。

(1)各测点白天车流总量明显高于夜间,且各测点车流量在18时均有明显下降趋势。

(2)各测点车流量高峰期集中在2个时间段:8~11时、16~18时,且这种集中现象并不明显。由于测量时间正处周末时段,人们出行时段推迟和回家时段提前的因素造成了车流量高峰期未明显呈现明显的早、晚高峰期。

(3)3号测点(万科金域华府)白天车流量基本上保持稳定,且车流量始终处于较高水平,平均车流量为4786辆/h(是1,2号测点车流量的2倍),夜间自18时开始,车流量下降明显。这是由于3号测点位于交通枢纽,高架桥车流量较高,该处与合作化路高架、西一环路、长江中路、五里墩立交桥均有联络,各方向车流在此汇散,影响了车流总量。

2.2各测点噪声时间分布规律

对各监测点噪声状况进行统计,结果如图3所示。

对各测点环境噪声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规律。

(1)各测点白天环境噪声较夜间偏高,但这种优势并不明显。

(2)各测点环境噪声虽在8~9时和16~18时有一定程度提高,但总体上较为平稳,无明显高峰现象,夜间噪声均呈现下降趋势。

(3)1号测点(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西区)毗邻大蜀山风景区,周末春游踏青人数较多,表现为9时和18时环境噪声稍有上升,最高分别达83.9 dB和82.9 dB;2号测点环境噪声数据总体上稳定,但在8~9时及14~16时两个时间段内,环境噪声有一定程度的提高;3号测点(万科金域华府)夜间噪声强度减弱趋势较其他测点不明显。

2.3环境噪声与车流量的比较

由1,2号测点车流量与环境噪声变化规律,可以表明随着车流量总量的增加,环境噪声强度会有所提高。3号测点数据受交叉道路的影响较大,因未统计其他道路车流量情况,暂不能反映该规律。比较1,2号测点与3号测点车流量与环境噪声情况,发现虽然3号测点车流量是其他测点的2倍,但环境噪声强度并未比其它测点有明显提高现象。初步判断为1,2号测点附近由地铁站施工,车辆行驶速度较慢,造成环境噪声有所提高。

3防治对策

长江西路的噪声已经普遍超标,有的路段超标较为严重。其噪声产生的因素是综合的,机动车的连年高速增长,城市建筑工地的施工,车辆鸣笛频率道路状况等都是造成长江西路噪声的原因。为了治理长江西路高架桥周边环境噪声,提出以下措施。

(1)增加公共交通,减少私家车的增长。城市的空间和基础设施有限,然而城市的人口又密集,造成人均占有量较低。大量的私家车造成了本来拥堵的道路更加拥堵,导致城市大规模建设,加大了施工噪声,增加公共交通数量能有效的缓解道路的拥挤,从而减低噪声。

(2)建立严格的制度,加强执法力度。长江西路的车辆组成是多样化的,各种车辆并行,其中一些大排放的车辆对噪声的增加有直接作用。因此,应该建立严格的车辆区分制度,淘汰掉耗能高的车辆;对超载、超速的车辆加大执法力度,对于大型的载重车辆采取限制鸣笛的措施。

(3)减噪路面。交通噪声主要来源之一是机动车的轮胎与道路的摩擦产生的,通过对车辆轮胎的改造和采用能降低噪声的技术和材料;加强对机动车的检查,严禁很大噪声的车辆上路。

(4)提倡大众参与和宣传。加强民众的环保宣传教育,在社区设立广告牌,告诉群众噪声污染的危害,提倡公共交通,建立环境噪声实时监测系统,并将数据进行网上公布并积极接受群众举报,使造噪声污染的行为处于舆论监督之下。

4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以上多种措施对于城市噪声进行治理,能够起到较为理想的環境优化效果。合理科学的噪声污染防治对于提高城市居住环境质量和人们的幸福指数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猜你喜欢
西路车流量测点
罕乌拉西路
手罢工啦
广州市荔湾区环市西路小学作品集
输油泵的性能测试探索
基于监测的空间网格结构应力应变分析
参考答案
浅谈某水电站引水隧洞的围岩变形量测研究
焦化筛焦除尘风机状态监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