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帝:猪队友不可信

2017-05-22 17:57杜文子
百家讲坛 2017年4期
关键词:建文帝战败统帅

杜文子

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朱棣发动武装叛变。朱棣既然下了战书,建文帝就得应对,但建文帝居然找不到可以撑场子的军事统帅。幸好有个朱元璋杀剩的老将耿炳文,建文帝就在帝师黄子澄的建议下封他为大将军北伐。

耿炳文虽打过不少仗,但大多都是跑龙套,加上年纪大了,打起仗来很保守,能守不能攻,因此遇到了不少挫折。建文帝听说后,又气又慌:“耿炳文是老将,竟然会损兵折将,这该怎么办啊?”这时,黄子澄自告奋勇,开导建文帝:“胜败常事,毋足虑。聚天下之兵,得五十万,四面攻北平,众寡不敌,必成擒矣。”建文帝一听黄子澄有锦囊妙计,赶紧问他谁能担任北伐大军的统帅。黄子澄几乎不假思索地说:“曹国公李景隆!”然后大谈李景隆的非凡本领。建文帝头脑发热,听了黄子澄的想法,非常高兴地点赞。最终,李景隆接替耿炳文主持北伐。

实际上,李景隆只是个纸上谈兵的高手,没什么真本事,从来没真正上过战场,且妄自尊大,目空一切,人品又不好。这么个无德无才的人轻而易举地当了军事统帅,试想这样的军队能打胜仗吗?难怪朱棣听说李景隆被任命为主帅时,大加感慨:朝廷给自己挖了个坑啊!

结果不出朱棣所料,李景隆吃了败仗后只顾自己逃命,而不通知北平城周围的将士,可怜那些还在拼杀的将士纷纷死于杀红了眼的燕军援兵之手。不久,朝廷军完败,燕军“所获兵资器仗不可胜计”。

身在南京的建文帝也听到了一些风言风语,便问黄子澄:“先生,外面傳言说李景隆打了败仗,真有这事?”黄子澄回答:“小臣听说是这么一回事,外面朝廷军队打了好多的胜仗,但眼下进入隆冬季节,朝廷征发的大多是南方兵,受不了北方的严寒,现在我大军暂时回到德州休整,等待开春后再进兵。”

黄子澄为何要隐瞒李景隆战败的实情呢?朱棣曾说黄子澄是奸臣。那么黄子澄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确切地说,黄子澄不是坏人,而是一个迂腐之人,他之所以跟建文帝瞒报军情,是有自己的苦衷和打算的。李景隆是黄子澄保荐的,如果将李景隆战败之事如实上报给建文帝,一来按照官场规则,举荐者也要受处罚。黄子澄倒不是怕死,他只是为了实现自己“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他想用时间来弥补自己的过失;二来比起其他建文大臣,黄子澄跟建文帝相处的时间最长,他了解建文帝一旦知道前方惨败,心理上无法承受,会影响“建文新政”。因此他抱着侥幸心理,采取隐瞒战败事实的拙劣手段,来应对眼下尴尬的处境。

于是历史上出现了这么一出荒唐闹剧:黄子澄将建文帝哄过去后,马上派人偷偷去德州,密语李景隆“隐其败”。

虽说黄子澄一心为建文帝着想,但他自作聪明,将关系国家命运的大事当作是关系到自己面子和自以为可以弥补的“普通”事情,从而使建文帝一度丧失了军事调整的主动权,误国害君。说他是奸臣确实委屈了他,但他确确实实是个“罪臣”。

建文帝虽文弱,但脑袋还是很好用的,可他被黄子澄给“坑”了、“耍”了,试想,若是建文帝得知北伐受挫实情、并及时做出战略应变的话,结果会如何呢?建文政权之式微,猪队友黄子澄罪不可恕。

猜你喜欢
建文帝战败统帅
朱棣“魂牵”建文帝
《论语》知多少?
十多年带着重病妈妈去上学
屈原之死
贵州史家:建文帝在贵州
逼近史实:建文帝贵州避难行踪推测
下连队
战后“满洲”日本女作家的返迁体验文学
牛岛春子的“满洲”体验和文学创作
西汉南北军(北军)史实新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