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高校班级“边缘人”形成过程及转化研究

2017-05-22 21:59文兰张彦吴岳衡
科技视界 2017年4期
关键词:边缘人民族地区高校

文兰+张彦+吴岳衡

【摘 要】学校作为一个大集体,是学生进行生活与学习的地方。但总有部分学生因为特殊原因而脱离群体。本文针对这一现象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法,分析高校班级“边缘生”实际表现,结合民族地区的特殊性,从其学生自我、地域环境、家庭环境、学校环境以及社会环境等五个方面探究产生原因,针对不同类型的高校班级“边缘人”,提出加强关注、重视心理疏导、建立自身优势等转化措施。

【关键词】民族地区;高校;“边缘人”

高校作为学生从象牙塔走向社会的最后一站,是社会与校园的结实纽带,而合理利用大学中的时间让自己的大学生活变得充实有梦想才会对将来走向社会有更大的正面效应。通过研究吉首大学学生日常生活发现,部分同学因为自身或家庭环境等原因,在学校的日常学习生活、交友生活中出现被排斥、被忽视的现象,这一现象导致这些学生渐渐出现无法融入班级或不想融入班级等情况,而这个群体虽为班级的一员,却是一个名副其实的隐形人,这一情况被称为班级“边缘人”。班级“边缘人”是指偏离正常教学活动中心,位于班级范围边缘上的个人或整个群体。班级“边缘人”不仅影响着学生个性发展与社会性发展,更阻碍着班级建设与教学教育质量。对于班级“边缘人”的研究,就是预防高校中种种不利因素对“边缘人”的心理造成极大损害,以防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此而有所扭曲,导致社会能力发展受阻,并一再自我否定。而针对民族高校这一特殊区域班级“边缘人”的研究,则更具有特殊性,利于加大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关注力度,也更加利于各民族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共同学习。

1 班级“边缘人”的表现

1.1 课堂中的“局外人”

当老师在课堂上认真讲课时,有的学生总会事不关己的做着自己的事情:或玩手机或看课外书或睡觉,总是做着与教学课堂无关的事。因为大学学习更加偏向于主动自学模式,致使部分同学“身在曹营心在汉”,成为了班级中可有可无的角色。更有甚者偶尔才现身于课堂之中,成为一个“神龙不见首尾”的班级局外人。

1.2 生活中的“隐形人”

因为感受不到自我存在的价值,这类同学开始沉默寡言,我行我素,将自己封闭在一个狭小的区域,吃饭一个人,上课也是一个人,长期的孤独使自己习惯了一个人,淡化了交朋友的心思。当周边同学都习惯了这类同学独来独往时也就不会有大家一起行动一起生活的意识,导致老师与同学渐渐遗忘了这类人的存在,渐渐成为了生活中的“隐形人”。

1.3 性格上的孤独者

这类学生或者与他人沟通时有障碍或者内心过度自卑不敢与旁人接触交往,因其性格上的障碍使他们虽处于班级之中,想接触他人却怯于接触,想沟通却不知怎么沟通。又或者因家庭富有或父母为官或自身条件优越而过度自信,不屑于主动与他人接触,因而导致自己身边并无几个真正的交心朋友而时常感到孤独。

1.4 游戏中的“虚拟人”

因为在现实中屡屡遭受失败的打击,这类同学感受不到成功的喜悦,便将心思投入在虚拟的网络生活中。他们对班级的活动漠不关心,对班级的集体荣誉表现的毫不相干,每天只沉迷于自己喜欢并且能给自己带来成功的虚拟世界中,沉迷于自己虚拟的人生中。

2 班级“边缘人”的成因

2.1 自身因素

2.1.1 性格内向

典型的内向性格表现为:安静,离群,内省,喜欢独处而不喜欢接触人,保守,与人保持一定距离(除非挚友)。因此,这类同学往往因其性格而处于班级边缘。

2.1.2 沟通障碍

在人们沟通信息的过程中,常常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干扰,使沟通受到阻碍。如,缺乏自信、不可接近、个性不相容、负载过重等。

2.1.3 处于叛逆期

部分学生尚处于心理的"过渡期",其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迫切希望摆脱成人的监护,因此会自觉或不自觉的对于学校的管束产生抵触。

2.2 地域环境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中国湖南省西部,武陵山脉东麓为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首府,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发达导致经济发展落后,人民生活水平低。吉首大学坐落于武陵山片区,而武陵山片区为国家重点扶贫开发区之一,贫困人口多,贫困面积大。经济发展落后导致无法满足当代大学生基本的生活娱乐需求,吉首市缺少必要的公共图书馆、大型公共体育馆等场所,没有场所支撑导致学生课余生活枯燥乏味。

2.3 学校因素

2.3.1 班级

班级这个集体组织,也像一个小型社会,常常根据学生成绩、活跃程度、道德品行、家庭背景等因素将班级同学划分为不同等级,而等级不同所受到的关注度就会不同,对学生造成的心理影响也会不同。

2.3.2 老师

如今高校之中,能够被学校老师重视的人群不外乎两个极端:一类是优秀耀眼、出类拔萃,这类人很受老师喜欢,因此常常受到老师的眷顾;一类是惹是生非、行为大胆,这类人老师并不喜欢却处于某种责任而格外关注,而那些平平淡淡默默无闻的学生往往容易被老师忽略。

2.3.3 学校

吉首大学为各地少数民族学生“集居地”。据统计,2017年吉首大学在校学生20254人,其中少数民族就有5956人,大约占全校30%,所占比重较大,人数较多,较为集中。由于各民族生活习俗、饮食习惯、文化习俗、语言文字等不同而导致班级同学不能很好的适应环境,因而渐渐处于边缘地带。

2.4 家庭因素

由于父母离异而导致学生从小未受到来自父母的关爱,或缺失父爱,或缺失母爱,都会导致学生在人生成长的道路上有所缺失,也会使其内心出现裂痕,父母离异导致家庭不完整也会在学生心理留下挥之不去的阴影。同時父母不和常常吵架则会引导学生产生错误思想,父亲酗酒或家庭暴力也会对学生的身心产生冲击,使其逐渐内向自卑。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教育孩子往往要从方方面面进行,更要做到言传身教,而家庭教育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的生活态度、待人接物以及道德品行。

2.5 社会压力

2.5.1 舆论导向

现今社会的发展对当代大学生的发展仍有一定的负面影响:知识无用论在一定范围内传播,拜金主义和追求物质享受在社会中盛行,以营利为目的而不顾道德的低俗文化充斥市场等,这些大的社会环境都自觉或不自觉的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2.5.2 就业竞争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求职难”的现状在经济全球化和高等教育普及化的社会趋势下越发突出,已经成为一个全社会都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高校。随着大学毕业生数据的逐年上升,校园中存在的就业困难毕业生群体问题显得突出而典型,在国家经济结构转型发展、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普及化、人才流动加速化、基层教师队伍基本饱和以及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等因素的影响下,高校毕业生每年的就业质量都呈现下降的趋势。大学生毕业后面临着就业的压力导致他们开始逃避,刚入校的雄心勃勃在残酷的就业现实下越发被打击,越临近大四毕业则越发消极对待。

3 班级“边缘人”的转化

3.1 学校方面

3.1.1 学校关注

学校对应当提供更多平台引导其多样化发展,使其产生成功体验,消除恐惧感,强化自信心。教师要适当调整教学方法,做到因材施教,使边缘生不断积累成功体验,在学习上则会更加積极主动。老师作为学生在学校的引导者,应当关注全体同学,针对特别特殊情况同学给予“特殊政策”,针对“边缘生”不被重视的现象,老师也应该及时与其沟通,做到公平对待,公平教育。

3.1.2 心理疏导

辅导员对其进行心理疏导,找出边缘化的原因对症下药,让“边缘生”意识到自己不能随意放任自己。对于内心自卑的同学及时开导,让其认识到自己的未来是有自己创造的而不是家庭决定的。帮助学困生正确分析现状,指出造成自身发展差距的原因主要是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有效的学习方法,造成各种问题长期积累,导致恶性循环,对于学习的信心下降热情消退。

3.1.3 班级建设

高校当中,同学之间交往最为密切,吃在一起住在一起,这种环境更便利于学生之间的沟通。各班级之中建立互助小组,使“边缘生”能够融入日常的学习氛围之中,让他们能够意识到自己并不是一个被外人歧视的特殊群体。将“边缘生”置于积极主动的同学当中,使其感受到大学生应有的活力与阳光。班级积极开展集体活动,大学生课余生活较多,更多的开展课外活动有利于优化课余时间安排,丰富大学生活,互相增进感情,更有利于增强“边缘生”的集体感与荣誉感,让他们意识到自己也是这个班级中的一部分。

3.1.4 发展自身优势

丰富课余生活,及时发觉“边缘生”的长处,使他们在体验到获得成功的时候能够转移自己的兴趣爱好,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变得更加积极主动。

3.2 家庭方面

3.2.1 家庭沟通

家庭环境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家长应当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倾听其烦恼,帮助其解决困难,在面临选择时及时的给予指引。同时,要做到以身作则,在生活与工作中表现出积极上进以此来引导学生。加强与老师的沟通,老师作为学生在校时期的负责人,能够了解到家长所不了解的情况,及时沟通有利于全方面了解学生。

3.2.2 环境塑造

家长要督促学生按时认真学习,并不断给予鼓励,帮助孩子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对其学习中取得的成果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而不能一再强调自身不足,与旁人家的孩子盲目攀比。家长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包括必需的学习用品、丰富的文化资源、安静的学习环境、独立的学习空间等。

【参考文献】

[1]李叶峰.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边缘人”现象探析[J].当代教育科学,2013.

[2]李亚楠.边缘学生的形成;济南市A校“边缘学生”的个案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1.

[3]胡红梅.理解教育视野下“弱势学生”发展论[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

[4]曾继耘,张兰婷.小组合作学习中“边缘人”现象研究[J].当代教育科学,2016.

[5]覃奇颖,杜尚荣.课堂教学中的“边缘人”现象研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5.

[责任编辑:田吉捷]

猜你喜欢
边缘人民族地区高校
课堂教学中的“边缘人”及其教
民族地区城镇规划现状浅析
浅析跨文化交际
如何提高民族地区“一类模式”小学汉语文教学质量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