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信仰的信仰

2017-05-22 18:02钱翰
中国图书评论 2017年5期
关键词:屠杀耶稣犹太人

多年前曾经热切地读过西蒙娜·薇依(SimoneWeil)的书《在期待之中》,还记得那本黑白色封面的书,曾给我极度的精神震撼,这个相信上帝的非基督徒,恐怕很少有人能够像她那样虔诚,像她那样热爱耶稣,像她那样在自己的生活中模仿基督,模仿受难,同时又对《圣经》保持理性而独立的思考。

有人说自己没有信仰,其实只是说不信人格的神而已,而并非什么都不信。从启蒙世纪以来,宗教信仰在世界中的地位渐渐下降,原因主要是对神的信仰和理性之间的冲突。在宗教世纪,人们把神性摆在理性之上,有一个源自德尔图良的很著名的命题:“正因为荒谬,所以我才信仰。”然而在今日,这样的命题恐怕很难激发起大多数人真正的信念。

薇依的信仰方式截然不同,对神的信仰丝毫也没有削弱她的理性。她出生在一个犹太家庭,与普通的犹太人一样,她信神,但没有成为一个犹太教徒,也不甚喜爱犹太人的圣典《旧约》,因为她厌恶旧约中的耶和华———残忍的战神形象;她也没有接受基督教的洗礼。虽然她热爱《福音书》和耶稣基督的形象,但她不相信耶稣的复活,甚至宁愿耶稣没有复活。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她是一个典型的异端信徒。然而,这位异端在基督教神学的现代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她既是一位神学的思想家,同时又扮演了类似圣徒的角色。也许“扮演”这个词是不合适的,因为在她的神面前,她所投入的是全部的智慧和血肉。

帕拉·尤格拉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哲学教授,研究薇依的专家,他的《西蒙娜·薇依评传》并非一本纯粹的传记。上海人民出版社在2004年就已经翻译出版了两卷本的《西蒙娜·韦伊》,那是一本资料非常翔实的生活传记。而尤格拉的这本书并不很厚,相比薇依的其他传记来说,其主要特色不是对薇依生活的叙述,而在于深入的评论,这一点从章节的标题就能看出来。

薇依的神学充满争议,因为她过于叛逆。T.S.艾略特在为薇依的《扎根:人类责任宣言绪论》所作的序言中就表达了某种混杂而微妙的态度:对她既充满钦佩,同时又不能不保持距离:“她对希腊,对‘东方智慧的奉承,正如她对罗马和以色列的贬低,在我看来,是近乎任性的。[……]西蒙娜·薇依开始于一种真知灼见,但她情感的逻辑却会导致她作大而无当、缺乏意义的归纳。”[1]艾略特一方面不得不肯定薇依的崇高人格;另一方面,作为天主教徒,又害怕薇依出格甚至发出异端的言论。然而在尤格拉笔下的薇依,其价值恰恰就在于她一往无前的独立思考和身体力行。

在神学上,薇依一方面表现出对神性的热情,她身体力行基督对爱的呼吁,她像耶稣一样苦行,亲近穷人。薇依从来就不是书斋中坐而论道的知识分子,她在葡萄园里工作,“每天在葡萄园干八小时。经常累得站都站不稳,她就躺在地上继续摘。除此以外,她仍在黎明时分挤牛奶,摘蔬菜,还像往常一样辅导当地孩子功课”。[2]她还去工厂做工,跟工人们一起在充满蒸汽和噪声的车间中完成生产任务,在那里她感受到社会不平等是如何直接作用于她的身体。她写道:“作为一个女工……我处于双重的卑微之地,不仅工头可以伤害我的尊严,作为一个女性,男性工人也可能伤害到我的尊严。”[3]她曾经去西班牙参加内战,还积极要求从伦敦空降到法国参加反抗纳粹的游击队。二战期间,她流亡伦敦,身体非常不好,但还是拒绝了朋友们好意给她的各种营养品,坚持跟纳粹统治下的法国人吃一样的食物。薇依34岁就因病辞世,跟营养不良有很大的关系。看到她背着步枪的照片,我想这个瘦弱的女人也许不可能在战场上真的打败任何敌方士兵,但是她可以帮助战士们克服内心的恐惧,激发起牺牲的勇气。薇依是一个积极行动的知识分子,然而她的行动与知识分子萨特所说的政治“介入”行动,完全不同。萨特的行动,是试图直接参与影响历史进程的重大政治事件,而薇依的行动从社会的角度来看,其直接影响微不足道。她去工厂做工,帮农民的孩子补习功课,与其说是为了改变世界,不如说是为了改变自己。她以不同的方式体验自身与世界的关系,在日常的行为中实践“爱人”。她的行动不是政治行动,也不是传教(她没有受洗,对教会也颇多微词),而是在牺牲和受难中走自己的心灵之路。

基督教神學中,牺牲是一个关键概念,更是一个决定性的行动。耶稣的苦行和牺牲在信徒的眼中常常演化成一个受难的形象和符号,然而薇依把它重新还原成实践和生命体验。薇依的思想不仅仅来自基督教的神学传统,更是来自于生活本身。尤格拉深入探讨了薇依的一个核心思想:善就是神性,而力不是。这个观念揭示了《圣经》传统的内部矛盾。在《旧约》中,神对犹太人的爱,常常体现为用神力对信他的以色列人的特殊的庇护。例如我们都还熟悉的《出埃及记》中逾越节的故事。犹太人在埃及经历长期的奴役之后,终于重获自由。但是这个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呢?在某个指定的时间,以色列人每个人都要屠宰一只羊羔,把血涂抹在家的门框上。主对摩西和亚伦说:“这天夜里,我将巡行埃及,击杀每个头生儿———包括人和动物的……我看到你们门框上的血时,我就放过你们。”伴随以犹太人的自由和福运的是他人的死亡。也许其他犹太人把这视为“被选”的神秘幸运,而薇依作为犹太人,则完全不能接受这样的上帝。在她看来,2000年前的屠杀和20世纪的屠杀,性质上是一样的,如果不谴责历史上的屠杀,我们又有什么理由谴责今天的屠杀?薇依对《旧约》不太认可,因为她总是与被侮辱被压迫者在一起,而不屑于和胜利者为伍,尤其是沾满鲜血的屠杀者。“胜人者力,自胜者强”,薇依自己就是一个无力的强者。尤格拉为薇依对《旧约》的质疑辩护:“人们只需好好地不带偏见地读一读希伯来《圣经》,就会明白,薇依为什么会有最初的怨言了。因为她很难理解,希伯来《圣经》中好战的、报复心重的上帝,耶和华,怎么能与耶稣的‘神父,那位登山训众论福的人,等同起来。”[4]希伯来《圣经》中耶和华好几次残忍的大屠杀让薇依难以释怀,这与她所理解的爱格格不入。但是她的质疑似乎不合时宜:她是犹太人,这使她招来“叛徒”的骂名,尤其是在二战的背景下,纳粹正在迫害她的犹太同胞,犹太人正遭遇民族史上最大的浩劫,批评者说她对犹太教的攻击几乎可以被纳粹利用了,虽然她本人是愿意以命相搏的反纳粹斗士。

不过,薇依绝对不是能够被所谓“时宜”束缚的人,她不接受任何权宜之计,只相信自己的心灵和独立的思考。或者说,在她看来,要想避免人与人之间凶残与灾难,唯有靠“爱与善”。任何时候,善意都是合乎时宜的,即使在犹太人遭遇屠杀的时刻,重读希伯来《圣经》,站在正义的立场上谴责屠杀者,无论他是谁,这才是避免下一场屠杀的必由之路。事实上,二战时期的屠杀就是基于所谓“民族主义”的骄傲和特权,而薇依的思想恰恰是否定了任何形式的民族主义,无论这个民族是在杀人还是被杀。她所否定是民族屠杀本身,不管是什么民族身份。

《福音书》中的上帝不再是民族主义的,耶稣所体现的是对一切人的爱。相对于《旧约》,薇依明显偏爱《新约》,但是对她所热爱的《新约》的某些内容,同样也发出了质疑的声音。例如“耶稣复活”的主题。薇依认为,复活所体现的是“力”而不是善,倘若人们因为复活而信仰基督,那么他所信仰的是力,而不是善;在十字架上的基督弱小而毫无畏惧,这是纯粹的善的体现,唯有如此,其行为的基点才是纯粹的爱,而不是“有所依凭”,只有对十字架上的基督的信仰,才是真正对神性的信仰。耶稣在受难之前大声呼喊“我的神!我的神!为什么离弃我?”这个失去了依靠,面临死亡的耶稣恰恰体现了真正的神性,此时他是极端的弱,遭到加害者的嘲笑;同时又是极度的善,因为他并无恐惧和怨恨。被侮辱而能够爱人,这一点非常重要,如果仅仅只是因为弱而遭受苦难,这毫无神性可言。而普通人所崇拜的可以保护他们的力,也不是善的本质。“薇依认为,基督教的核心就在于基督的软弱,而不在他的力量;在于他的死亡,而不在他的复活。”[5]只有在苦难中毫无畏惧,也没有怨恨,顺受其命,毫不影响他对世界的爱,这就是“神-人”的体现,而无须“力”的帮助。

然而世俗的基督教(包括其他宗教)除了对善的崇拜,总是掺杂对力的崇拜,甚至后者常常是主要的成分,而这对力的崇拜总是在某种程度上与人的自私紧密联系。人之所以要成为神的奴婢,是因为神可以保护他们的生命和利益,这就是许多宗教教会与奴隶之间的关系。“基督教在本质上是奴隶的宗教。”[6]2012年,印度拍了一部既反教会又信神的电影《偶滴神啊》(OMG:OhMyGod!)。在电影的最后,虽然印度教教会的贪腐黑暗被揭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但是僧侣还是信心满满地对主人公说:“老百姓还是会来我的教会,让他们来的不是别的,而是恐惧。”很多人之所以信仰神,只是因为他们需要一个保护者。

薇依不需要保护者,因为她拥抱死亡,也拥抱苦难。在忍受身体的病痛折磨的时候,她不是祈祷神灵帮她消除这一切,而是想着怎样帮助其他苦难中的人。她没有受洗,质疑教会,但她是一位真正的基督的模仿者,真正的圣徒。她没有神迹和力量来保护别人,只有承担自己苦难的勇气。她什么都不怕,因为她什么都不要,包括自己的生命,无欲则刚这句话,在她身上有完美的体现。无论中国古代思想还是基督教传统,都把贪欲视为完美品格的最大障碍。薇依说:“美是我们想品尝,却只能看的物品……人类生活中的一个大麻烦就是看和吃是两种不同的操作。……也许恶习、堕落和罪行几乎总是……为了品尝美,吃我们本来只应看的事物。夏娃开了这个头。”[7]可以说,薇依是坚持与这个“原罪”斗争的人,这种斗争是她的勇气的源头。

福柯在谈到古典哲学与现代哲学的区别时说,19世纪以后,哲学学说与哲学家的生命体验逐渐分裂,“哲学成为一种教授的职业……哲学生活、哲学伦理、哲学的英雄主义、哲学传奇就无法继续存在下去了,哲学就只能被当成学说……”[8]20世纪的薇依实际上是真正意义的古典哲学家,这不是因为她的思想,而是因为她的生命与思想之間的关系。她接受了圣洁的思想,于是就要过圣洁的生活,在她看来,这不言而喻,虽然其他人很难贯彻践行。薇依从来没有踏入教会之门,她在生命实践中的勇气也并不需要一个有形的庇护。中国古代儒家把“智仁勇”三者并提是有道理的,至少在薇依身上,我们可以看出,如果没有异乎寻常的勇气,她就无法充分运用自己的理性思考,并且以她的方式热爱世人。

薇依短暂的生命只有34岁,然而能够真正分享她思想的人并不多,我们能够读她的书,通过生平传记来想象她的生活,但是我们很难对她的思想有深切的感受。我们有热情来走近薇依,但是她也将永远是一个神秘。

另外要提及的是,Weil在国内有两种译法,主流的译法是薇依,也有译成韦伊的。主流的译法,也就是这本《评传》的译法并不好,因为Weil是姓氏,不应该有性别特征,现在译成薇依,那么她的父亲和她的著名的数学家哥哥也就都译成薇依,就有点尴尬了。因为要谈论的《评传》译成了薇依,在这里只好客从主便。希望以后能把译名修正过来。

注释

[1]西蒙娜·薇依:《扎根:人类责任宣言绪论》,徐卫翔译,艾略特序,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6页。

[2]帕拉·尤格拉:《西蒙娜·薇依评传》,余东译,漓江出版社2014年版,第104页。

[3]同[2],第63页。

[4]同[2],第157页。

[5]同[2],第184页。

[6]同[2],第69页。

[7]同[2],第22—23页。

[8]福柯:《说真话的勇气:治理自我与治理他者》,钱翰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175页。

猜你喜欢
屠杀耶稣犹太人
沉默
韩国动物权利保护组织因涉嫌杀狗遭猛烈抨击
一次弯腰等于十八次弯腰
国民党屠杀工农的惨状
自尊
我对每个人说再见
英国耶稣受难日
犹太人的生意经
逃票的方法
撒旦的试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