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翻译学视域下译者主体性思想的嬗变

2017-05-22 16:50陈园缘
科技视界 2017年4期
关键词:译者主体性生态翻译学

陈园缘

【摘 要】译者主体性研究是目前翻译研究的一个热点议题。译者的地位逐渐成为不同翻译理论中的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翻译研究不再局限于翻译的内在讨论,而是与社会学、心理学、哲学、政治学、文化学等学科有着密切联系的一个新的、广阔的领域。在生态翻译学的视域下,译者主体性的思想得到不断地发展与升华,从译者边缘化到译者主体,从译者主体到译者中心,再从译者中心到译者责任。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译者主体性;生态翻译

0 引言

从20世纪90年代翻译发生文化转向之后,学者开始真正研究译者及其主体性。译者主体性研究也是目前翻译研究的一个热点议题。综观译者主体性的发展,译者主导作用的探讨经历了翻译研究的语言学、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三个阶段:语言学阶段中学者对翻译的态度是主观的,并强调审美经验的对等性;结构主义阶段中译者对翻译的态度是客观的;后结构主义阶段中源文本的权威性受到动摇(胡庚申2004:45)。随着后结构主义的发展,翻译研究不再局限于翻译的内在讨论,而是与社会学、心理学、哲学、政治学、文化学等学科有着密切联系的一个新的、广阔的领域。学者们逐渐聚焦目标文本和目标文化,译者的主体性再次受到学术界的重视,译者的地位逐渐成为不同翻译理论中的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本文以生态翻译学为视域,从译者边缘化到译者主体,从译者主体到译者中心,再从译者中心到译者责任的嬗变揭示译者主体性思想,这种嬗变体现了译者主体性研究的思想转换,昭示了翻译研究与时俱进的变革性。

1 从译者边缘化到译者主体

后结构主义以来,译者主体性的后殖民主义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主张回归译者本身,张扬译者的主体性。然而,目前对译者主体性的研究没有形成统一的系统性与全面性,一个以译者主体性为讨论中心的理论框架尚未建立。但令人感到不解的是,我们在承认翻译的巨大作用的同时,对翻译文化的创造者——译者却评价甚低,译者在中国文化多元系统中并没有获得他们应有的文化地位,而出现了译者文化地位边缘化现象(查明建、田雨2003)。学者们大多将译者作为交际者,译者的主体性没有得到深入探讨,导致了译者主体性的边缘化。在中国,已经出现了很多关于译者主体性的讨论,从生态翻译学视角来看,“译者主体”这一思想指的是:译者为翻译过程中的主体,翻译的原文和译文为客体,译者既需要适应翻译生态环境也需要依靠翻译生态环境选择译文。译者的地位和价值开始得到普遍关注。

2 从译者主体到译者中心

通过仔细研读以往译者主体性的研究,我们不难发现译者主体性仍旧依附于原文或译文,翻译思想并没有真正回归到“译者”本身,也就没有建构属于“译者”的家园。国内翻译家胡庚申教授绕开“译者主体”的模糊性与争议性,将其界定为具有中心地位与主导作用的“译者中心”,在翻译界具有重大意义,为译者主体性研究指出了一条走出译者主体研究困境的重要出路。胡庚申(2004)认为“译者主体”这一说法并不表明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一定处于“中心”地位并发挥“主导”作用,而且在讨论译者主体性、不可避免地会引出翻译的“主体间性”这一理论问题的时候,如当突出原文作者、或在强调译文读者的时候,译者就又可能会置于“边缘”的位置、又不起“主导”作用了。对此,胡庚申(2013:207-208)明确指出,“译者中心”既不是“译事前”的翻译准备阶段,也不是“译事后”的翻译效果阶段,而是“译事中”的翻译行为阶段,因此它的取向是“翻译过程”与“翻译操作”,它指的是“译者的选择性适应和适应性选择”。基于此,胡庚申把译者置于翻译生态环境的广阔视域中,竭力主张打破“原文中心”与“译文中心”在翻译研究过程中的统治地位,大力倡导建立一种既能见静态的“文本”又能见动态的“译者”,促使译者与生态环境、源文本、目标文本等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从而从译者所具有的中心地位与主导作用角度来论述翻译,超越了“原文中心”与“译文中心”的传统,最终构建一个以译者为中心的、平衡的、系统的翻译观。

翻译是基于翻译生态环境之上以译者为中心的促使源文本与目标文本之间生态平衡的活动。翻译是译者对翻译生态环境进行适应和选择的结果。第一阶段,以源文本为代表的翻译生态环境是典型的生态环境。译者应该适应翻译生态环境,以源文本为典型的重要元素。不然,译者在“生存的优胜劣汰”的原则下无法生存。第二阶段,译者已得到了自然的选择:译者不仅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决定和选择目标文本形式的人。整个翻译活动中,译者扮演着双重角色:适应者和选择者。生态翻译环境下,以译者为中心的适应与选择反应出译者对翻译生态环境做出的积极响应,突出了翻译活动中的译者中心思想。

正是在“译者中心”思想的影响下,翻译研究才得以跳出基于传统译学的分析框架,抛弃了远离人文精神的传统研究方法,消解了“原文中心”与“译文中心”的两极对立,开启了“原文-译者-译文”之间“三位一体”思考的研究进路,彰显了翻译的人本精神,回归到以“译者”为中心的研究中。

3 从译者中心到译者责任

任何国家或者民族的进步都伴随着伦理精神的扬弃和发展,不具备伦理规范的社会必定会随着内部秩序的紊乱而不复存在。同理,翻译作为社会进步过程中的文化现象和活动,若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不遵从相应的伦理规范,翻译的社会价值将得不到体现。因此,在翻译生态环境中处于中心地位的译者必须承担翻译伦理所赋予的责任。“译者责任”这一思想是从翻译伦理层面提出来的。所谓“译者责任”指的是译者在整体翻译活动中要负起“责任”,即译者有责,译者负责,译者尽责(胡庚申 2004)。翻译作为一种伦理符号,不断穿梭于源语与目标语。翻译生态环境下,译者直接作用于文本,而其它成员“翻译群落”(读者、作者、出版商等等)不直接参与翻译活动。所以,到底是谁来具体实施、践行、保持这一翻译活动呢?是译者。译者为中心的“翻译群落”只有承担各自的应尽责任才能践行“境、本、人”关联互动、和谐共处的翻译生态观。总的来说,责任意识是译者在翻译活动中必须培养的翻译素养。从“译者主体”到“译者中心”到“译者责任”思想转变的过程中,生态翻译的平衡与和谐在此也得到了更完善的诠释。

4 结语

在生态翻译学的视阈下,译者主体性形态的嬗变体现了一种译者主体性的超越,这种超越蕴含着译者中心对译者主体性的超越。这就是生态翻译学视野中翻译回归译者本身。译者中心是另一种角度看翻译,也是另一种方法看翻译,它使“原文-译者-译文”之间的互动生成了和谐统一的“三位一体”翻译观。因此,对译者主体性的理解需要提升和转换,这种提升与转换有利于我们理清翻译研究思路,寻得翻译研究方向,从而得其研究要领,最终有得利于我们不断地更新译者主体性思想。可以说,我们从译者边缘化到译者主体,从译者主体到译者中心,再从译者中心到译者责任,是我们关于译者主体性传统定位的思想转换与思想提升,是我们解释翻译面貌和重新认识翻译行为的一种新方式。

【参考文献】

[1]胡庚申.翻译适应选择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2]胡庚申.從译者主体到译者中心[J].中国翻译,2004(3):9-15.

[3]许钧.创造性叛逆和翻译主体性的确立[J].中国翻译.2003(1):6-11.

[责任编辑:朱丽娜]

猜你喜欢
译者主体性生态翻译学
生态翻译学视域下的内蒙古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景点翻译
文学翻译主体的诠释学研究构想
目的论视角下译者主体性的发挥
生态翻译学角度下的中日影视作品片名翻译分析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译品长存现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