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港北路基槽开挖及降水施工技术措施

2017-05-22 16:57王顺义
科技视界 2017年4期
关键词:开挖基槽控制

王顺义

【摘 要】本文结合工程施工实例,就长江之滨道路工程基槽开挖与降水的方案,进行设计与计算,提出了轻型井点配合管井的布设方法,并阐述了关键控制点的施工措施。

【关键词】基槽;开挖;降水;质量;控制

1 工程概况

项目位于泰州市高港区永安洲镇,含疏港北路及明珠大道。其中,疏港北路改造段起点位于锦江路与疏港一路交叉口(K0+000),终点与明珠大道交叉(K2+187.39),全长2.187km,明珠大道改造段起点接疏港北路,终点位于益海粮油米厂北大门附近(LK0+184.8),路线长0.185km。

现施工疏港北路為锦江南路延段,北起锦江路与疏港一路交叉处,南至明珠大道相交,全长2.187km,既有现状为水泥混路面,路面宽14m,路面标高为2.8~3.2m,明珠大道为高港区永安洲镇东西向主干道,西起疏港北路,东至高港大道的给水管道、污水管道和雨水管道,三管道为统一基槽。

雨水管道直径800~1500mm, 管道埋深1.6~3.56m。

污水管道直径500~600mm, 管道埋深1.49~3.39m。

基槽平均开挖深度2.5~3.5m。

三管道中心情间距为3m,基底宽度6.0~6.5m,含基底工作面。

经场地踏勘,基槽周边有建筑物、高压电线、地下管网线,不能采用自然放坡开挖。

排水设计说明:当沟槽内有地下水时,必须将地下水降至槽底0.5m以下,做到干燥施工,应根据地质及开挖深度采用合适的井点降水或其它降水措施。

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三级,场地复杂程度为二级(中等复杂场地)。

新建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三级,场地等级为二级,地基等级为二级。

2 工程地质情况

(1)地形地貌:场地地处泰州高港区南部、长江之滨,距高港城区约6km,北接高港区口岸镇,西依长江与扬中市相望,东、南与泰兴市马甸镇接壤。

(2)地层:根据地层的沉积特点和物理力学特性自上而下共可划分为4层,4层土描述如下:

①层:素填土 :灰色~灰黄色,上部含植物根茎等有机质,局部夹碎瓦砾等,下部素填土以灰黄色粉土、粉质粘土为主。明塘和河道部位为灰黑流塑状的粉质粘土。该层土场区普通分布,揭示层厚:0.70~3.50m。该层土质不均,结构松散,抗剪抗压强度差,地表部位受季节气候影响为干湿~潮湿类型,工程地质条件差。

②层:粉质粘土,灰黄色夹灰褐色,软塑,少量钙质结核及姜结石,无摇震反应,稍有光泽反应,干强度及韧性中等。该层土场区明塘和河道部位缺失,揭示层厚:0.70~1.80m。该层属中等压缩性,中低强度土,为潮湿类型,工程地质条件稍差。

③层:淤泥质粉质粘土,灰色,流塑为主,局部软塑,夹灰色稍密状土极薄层,无摇震反应,稍有光泽反应,干强度及韧性中等。该土层土场区普遍分布,揭示层厚:0.60~8.60m。该层属高压缩性,低等强度土,工程地质条件差。

④层:灰色~青灰色,饱和,中等密为主,局部稍密。主要成分为云母、肯德基石、石英,颗粒均匀。级配不良,粘粒含量4.30~6.70%。该层土场区普遍分布,未揭穿。该层土属中等压缩性、中等强度土,工程地质条件一般。

(3)水文地质条件

新拟建工程场地在勘察深度范围内地下水类型主要为浅部孔隙潜水,浅部孔潜水主要赋存于1~4层土中。地下水补给主要为大气候降水和地表径流,排泄方式主要为自然蒸发。

(4)场地土层渗透系数:

②K=6.0×10-5cm/S ③K=6.0×10-5cm/S。(参考值)

《地质报告》提供的资料,场地土层为软弱土层。具有高含水低渗透且滞水的特征,场地2-3层有粉质粘土和淤泥质粉质粘土组成,这些砂性土和粉质粘土呈互层状,影响基槽的降水效果。

3 基槽开挖和降水的施工建议

根据《地质报告》提供的地质情况基础设计的要求,经场地踏勘,场区内地上地下管道和地下设施,根据基坑侧壁安全为“三级”维护的要求。以污水管道开挖深度计算,开挖深度<5.0m为浅基坑槽。

基坑开挖深度:从自然地面起算基槽整体开挖深度内的土层地质信息

①素填土,0.7~3.5m平均厚度2.0m;②粉质粘土,0.7~1.8m平均厚度1.2m;③淤泥质粉质粘土,0.6~8.6m平均厚度4.0m。

a基槽开挖边坡的设置:

基槽边坡上口长度取2180.0m计算,宽度12.0m。按《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P8开挖深度H≤10.0m,土质边坡。“边坡塌滑区或边坡塌方影响区内有主要建构筑物的边坡工程,破坏后果不严重的边坡工程安全等级可定为三级。”基槽深基坑部位开挖深度2.5~3.5m,取边坡稳定安全系数ro=0.9m,坡比1:1.0;基坑底工作面0.5m。

采用二级放坡,坡宽1.0m~1.2m。

按《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边坡工程安全三等级。取边坡稳定安全系数Y 0=0.9。

《规范》5.2.3对边坡稳定性进行验算。Ks=ΣR/ΣT

边坡塌滑区估算:L=H/tgθ

设计施工边坡宽度B=3.5m>边坡塌滑区估算2.2m,符合施工要求。

b基槽降水布置

(1)在场地自然地面确定基坑位置后采用自然放坡,分层开挖,第①层土开挖1.5m;第②层土开挖至基底,同时进行基坑边坡相应的防护措施。

(2)基槽施工前应进行降水,使地下水位降至基坑开挖面0.5m以下。基槽降水方法可采用轻型井点及管井配合降水。

4 降水类型的判定

(1)自然地面上部是透水层,无隔水地板,井点类型为无压非完整井。

(2)涌水量计算公式的确定:

井点类型为无压非完整井采用《建筑基槽支护技术规程》附录E02、07。

5 降水设计方案

管井埋深长度计算HA:《建筑施工手册》P87,基槽以开挖深度3.5m计算。

HA=h+S+iL+l

井管布置面至基坑底面深度

(l)基槽h=3.5m

基坑基底干燥厚度δ=0.5~l.0m,取0.5m《建支规程》

水力坡度i=l/8~1/10环形井点,i取1/10《建施规程》

管井中心至基础中心的水平距離

L=12.0÷2=6.0m

管井滤管长度l 常规滤管长度l=l.0m 管井滤管长度L=2.0m

b、降水有效带深度计算Ho《建施手册》P880,降水有效深度H同Ho

H={2+lg[s/(s+L)]}×(s+L)

基槽S=3.5-1.0+0.5=3.0m L=1.0m H=7.5m

降水影响半径计算:R=2S√HK =2×3.0√7.5*0.5=12.0m

管井深度按含水层厚度的1.5倍计算,管井采用12m深,间距为10m。

l.0m常年水位自然地面-l.0m

0.5m基底干燥系数

(1)目前,工程基础处于冬季施工,属于枯水位向常年水位发展,地下常年水位取自然地面-1.0m,开挖深2.5-3.5m,根据《地质报告》提供的地质情况及基础设计施工的要求,本着“合理、安全、高效、节约”的原则。根据《地质报告》提供,经现场踏勘场地有足够的空间,基坑采用自然放坡1:1,设二级平台,采用12m深管井降水,平台宽度1.0m~1.2m。

基底工作面0.5m,内设集水沟。

基槽上口工作面:

长度L=2180.0m 宽度B=12.0m

场地整体布局,定位放线后,在上工作的外侧1.0m处开挖井点槽,自然地面-l.0m,在槽内组装一级井点,开机4天后,降水满足开挖条件后,整体开挖至墓底。

基坑开挖深度范围内的土层③为弱透水,场地无隔水底板。为确保施工质量,基坑开挖时做好降水工作,以确保工程顺利进行,配合基础工程的施工。

6 基坑槽涌水量估算

目前该工程基础处于冬季施工,属于枯水位季节,根据《地质报告》提供,场地地下水位埋深在自然地面-1.0m以下,根据《地质勘察报告》提供的地质情况及基础设计施工的要求,为确保施工质量及工程顺利进行,采用一级井点降水配合基础施工。按照《建筑基槽边坡支护技术规程》和《施工规范》的要求对建筑物基槽涌水量计算,附录F2-1、F07。

g、井点套数确定 场地第三层为软弱土层,具有“高含水、低渗透、且滞水”的特征,为保证井点的降水能力,施工顺利进行,每套井点设备总长度取50m/套。

一级井点2180/50m=44套

合计:井点降水设备44套

施工中采用分片降水,最终根据施工要求合理确定使用设备。根据降水实际情况,在基槽西侧设置管井,配合井点降水以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管井采用12m深,间距为10m布置。

7 井点系统的布置

根据井点降水计算结果,整体降水深度S=4.0m>基槽开挖深度2.5~3.5m,满足施工要求。

(1)井点设备进入施工场地前须认真检查井点设备,保证电机和集水箱的完好,主管和支管是否有损坏或滤管部分的滤纱完好。如有损坏即时更换,检查主管和支管是否淤塞,如有即时疏通整理后使用。

(2)安装顺序:场地整体平整,定位放线(含基坑扩大面),在基槽外侧1.0m处开挖井点槽自然地面-1.0m,在井点槽内组装一级井点使一级井点主管贴近地下水,在井点槽内组装主管→连接支管→安装主机→试机,正式开机48小时后,整体开挖土方至基坑自然地面-3.5m处,设二级平台,在二级平台上组装二级井点,组装主管→连接支管→安装主机→试机,开机48小时后,挖土至基坑底,预留30cm土作为人工修整基底和预留土。

(3)井管埋设:采用Φ50-70mm冲管(或管式高压水冲枪)冲孔,孔径一般300-400mm深度比滤管深 0.5-1.0,冲孔所需压力可根据该土质情况而定,并作上下左右摆动,井管间距以1.5m为主,井管到达设计深度后,在井管与孔壁之间用洁净的粗砂灌实,井点管应位于砂滤的中间,并作试验;在装好的井管内注水,如果很快下降,则认为井管合格,砂滤层灌好后,所有井管上口填下 0.50-1.0m的粘土,防止漏握,粘土填实应当深至需控范围内0.5-1.0m,全部井点管埋设完毕后,应接通总管与抽水设备进行试抽水,检查有无漏气,漏水现象,出水是否正常,发现有异样检修后方可使用。

(4)井点使用时,应保持持续不断地抽水,正常出水规律是“先大后小,先浑后清”,如不上水或水一直较浑,或出现清后又浑等现象,应立即检查,及时修正,值班人员要经常观测井点的真空度,一般不应小于55.3-66.7kPa。如发现井点真空度不够时,应先检查管路是否漏气,井管与总管连接是否牢固,并对之及时处理。另一方面,也要注意井管的淤塞情况,当井点管淤塞太多,严重影响井点的降水效果时,需用高压冲洗井点管划拨出重埋。

8 降水设备

本工程所用降水设备,轻型井点44套。

轻型井点:支管采用6m长,滤管长度1.0m,总长为6m,内径 Φ38mm的井点管,集水总管采用内径为Φ78mm的无缝钢管。

支管可采用PP管,长度为3.0m,滤管长度为0.5m,总长度为3.5m,内径φ30mm的井点管,集水总管采用内径为Φ78mm的无缝钢管。

支管安装两根PP管夹一根钢支管。

整个工程分批施工,所需3BA-9型离心泵46台,备用2台。2.2KW潜水泵10台。

为保证基坑无积水,及时排出坑内的明水,在基坑基础外边设积水沟槽和积水坑,积水沟槽每30米设积水坑1个,i=2%用2.2KW潜水泵抽去基坑表面积水,随基坑的加深同步实施。降水深度内的含水层在1~3层,场地为软弱土层,具有“高含水、低渗透、且滞水”的特征,单井必须扩孔,φ15-20cm,井点支管滤管部分必须填足粗砂滤层,已确保降水效果。

9 管井系统的布置

在基槽西侧采用管井疏干,管井直徑400mm,管井深度12.0m,间距10m/座,合计约210座(根据实际使用确定)。

管井主材:

a、井管:由滤水管、集水管二部分组成,管井采用Ф400mm,壁厚δ=50mm的无砂砼滤管。

滤水管:采用外径400mm,壁厚50mm,砼无砂滤管,每节长度1m,计210座×9节/座=1890节。

集水管:计210座×3节/座 =630节。采用与滤水管同直径的混凝土管制成。

b、水泵:根据单井出水量,采用QY-25型,2.2KW深井泵,流量10m3/h。240m3/d>150m3/d,扬程大于20m。所采用的深井泵要比井管内径小0.10m。

吸水管采用PP硬塑Ф50管。

中粗砂计630吨。

c、辅助材料40目塑料网1200m2,60目塑料网1200m2。

14号铁丝210kg。

管井底座采用Ф0.4m有底砼管计210个。

10 管井施工

(1)管井设备进入施工场地前须认真检查所有施工设备的完好,保证钻孔机械的正常使用,所有砼滤管部分检查质量是否完好,滤管外层包裹滤纱两层,吊装机械安装就位,施工用水电就绪。

(2)安装顺序:

a井位放样,平整场地后在自然地面上定位放线,在基槽的边坡上作面的西侧1.0m处按要求布置210座管井,间距10m/座。

b按已定的管井位置做井口,人工开挖井口坑自然地面-1.0m。

c机械就位,采用钻机和人工高压水冲式钻孔,钻孔至设计深度要求12m。(管井11m, 井底底座滤层1m)

d回填井底过滤层中粗砂,碎石厚度1m。

e吊放井管,井管连接采用篾竹绑扎插入式,安装井管时保证井管的垂直度,确保管井的深度。

f井管安装入井孔后,回填管壁与井孔壁间的过滤层,采用中粗砂填实11m,井孔剩余1m采用粘土封口。

g安装抽水设备及控制电路。采用Ф50-70mm冲枪或潜水泵对管井冲洗,直至出清水为止。每井一台并在深井泵出水口固定绑扎吸水帆布水龙带,水龙带长度需满足出水要求。每一井配一个控制井内水位的自动开关。

h管井出清水后放入2.2KW的深井泵,放入深度8~9m,开机试抽水,在管井处围1.0m处开挖排水沟。

i管井降水正常工作,抽出的地下水采用集中排水,通过输水总管排出施工场地,以保证场地的干燥。

11 质量标准

一般控制

①排水沟坡度:检查要求:允许值为1~2%。检查方法:目测,沟内不积水,沟内排水畅通。

②井管垂直度:允许值为1%。检查方法:插管时目测。

③井管间距:检查要求:与设计相比≤150mm,检查方法:用钢尺量。

④井管插入深度:检查要求:与设计相比≤200mm,检查方法:现场用水准仪测量。

⑤滤砾料填灌:检查要求与设计相比≤5%,检查方法:检查回填料用量。

12 特殊工艺、关键控制点的控制方法

(1)孔位、孔数、孔深,排水量大于涌水量,理论计算和实际检测相结合;

(2)洗井,符合清洗的规范要求,现场检测;

(3)管井使用过程中,因管井淤塞造成潜水泵抽水困难,必须采用高压冲枪配合污水泵进行排污,完成后方可继续使用。

(4)井管拆除,基础施工完,并回填、夯实到地下水位以上后,方可拆除观测和记录深井内的水位下降值,测量回填标高值。

13 安全技术措施

1)安全措施:

(1)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

(2)井点和管井电路必须有组织铺设,不得乱拉乱接,井点线和照明线必须分开;

(3)组装井点支管和管井埋设井管时,行人一律不得靠近扒杆及机械;

(4)在施工过程中,若遇暗沟、电缆线、下水道管,应及时通知甲方协商解决;

(5)施工时应用专人指挥,力争不损坏降水设备及管井,如有损坏。立即更换补打,保证正常降水出水。

(6)施工中应防止天气的突发情况,在基坑道路四周设排水明沟,保证流水的畅通,不影响基坑边坡的安全。

(7)基坑边坡土方进行硬化处理,有施工方根据施工的要求自行确定硬化措施,使流水及时进入基坑底积水沟槽,及时用潜水泵排出基坑积水。

2)技术措施:

(1)基坑边坡留10cm厚的土层作为人工修整,并随之将说有边坡维护施工。部分边坡维护施工采用土方放坡,放坡为1:1(按施工要求由业主根据实际情况实施)。

(2)K1+900-K2+187段直径300mm的给水管道在道路西侧,基槽西侧有为益海粮油建筑区域,井点降水不可避免的对益海粮油的建筑物产生影响,采用钢板桩加以保护。

[责任编辑:朱丽娜]

猜你喜欢
开挖基槽控制
沉管基槽水下炸礁高精度控制技术
水下基槽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研究★
沉管隧道水下基槽边坡稳定性与合理坡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