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水与收入

2017-05-23 02:40呆萌神
中外文摘 2017年10期
关键词:医术口水羽绒服

□ 呆萌神

口水与收入

□ 呆萌神

任黎明,成都某三甲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医师,在微博上晒了一件价值上万的羽绒服,这下不得了,全民热议。这种围观热度恐怕令娱乐明星们眼红不已,因为就在医生晒羽绒服前几天,影星佟丽娅在机场晒了一件价值三万的狐狸毛棉服,但引发的讨论热度还不及这位医生的三分之一。

面对网友的质疑,这位医生勇敢地晒出了自己的三处房产和百万年收入。这下更加炸了锅,有质疑收入合法性的,有批评医生职业不适合炫富的,甚至有网友说医生炫富会导致医患矛盾升级。

明星街拍秀鲜衣被夸赞颜值高有气质,医生晒件羽绒服就被批高调炫富;明星拍一部电视剧收入几千万司空见惯,骨干医生年入百万,倒要惊诧不已。一个是靠脸吃饭,一个是靠脑子吃饭,区别为啥这么大?

医生,特别是医术精湛的骨干医生收入高,这应该是件正常的事。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医生、律师之类专业技术强的职业都是高收入人群。只是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内地医生的劳动价值被严重低估。池莉的小说《不谈爱情》中,技术精湛的外科医生完成一台漂亮的手术后,内裤都被汗水浸透了,但是医院食堂里只剩下冷饭和拍黄瓜。老医生们自嘲:“医生说起来是知识分子,其实每天伺候的都是屎尿脓血。”医药价格机制和红包乱象,更是给医生的“光辉形象”抹上了一层阴影。

可以说,应该改变的是医生及类似的专业技术人员就该“两袖清风”、“家徒四壁”的旧观念。用合法的劳动挣合法的收入购买合法的商品,无可厚非。

很多“吃瓜群众”只盯住了医生职业光鲜亮丽的一面,却选择性地无视了医生背后付出的智慧和汗水。医生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医学知识,丰富的临床经验、学习能力、经常查阅国外最先进的医学文献来补充自己的知识库,这些持续性的学习与成长,绝不是件轻易的事。如某些文学作品中描述的那样,医生是个有很多不易和心酸的职业,一个骨干医生从寒窗苦读到考进名牌医学院,从实习医生到执刀医生,一把手术刀要练得炉火纯青,天赋、努力、际遇缺一不可。

这位晒出羽绒服的医生完全是一个职场励志的典型:凭借自己的智慧与汗水,挣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享受自己喜欢的生活。渴望名利双收的年轻医生,大可以像他一样,勤于学习,钻研疑难杂症,提高自己医术水平,这与医生救死扶伤的职业道德并不相悖,前者是个人价值,后者是社会价值,两者完全可以和平统一,和谐共处。

有的网友倒是对医生高收入没有异议,就是觉得医生高调的态度不妥。据报道,这位医生以前也秉承节俭低调的传统,但是经历了身边人的生老病死之后,觉得“生命卑如青草,何必对身外之物锱铢必较”,逐渐舍得消费。这反映了一种积极的、活在当下的人生态度,如果没有影响到别人,有何不妥?

至于认为医生炫富容易加剧医患矛盾更是无稽之谈。医患矛盾倘在医生这一方,则与其医术医德息息相关,与收入水平并无直接关系。不少外地患者飞到成都找这位医生做手术,可见他和患者之间关系不错,否则轮不到网上“炫富”,现实生活里他已经被患者的口水淹没了。

(摘自《中国青年》2017年第2期)

猜你喜欢
医术口水羽绒服
新年新衣羽绒服穿搭指南
羽绒服究竟怎么选
浅谈基层中医服务工作的开展
中国古老的神奇医术
论医术与医德的“轻重”
文化
简单易学的口水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