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广西-马来西亚经贸合作

2017-05-23 01:58刘志超
一带一路报道 2017年1期
关键词:产业园马来西亚广西

文/刘志超

(1985-),男,硕士。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党校教师,中国-东盟区域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兼职研究员。研究方向:中国-东盟商事法律合作。

“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广西-马来西亚经贸合作

文/刘志超

(1985-),男,硕士。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党校教师,中国-东盟区域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兼职研究员。研究方向:中国-东盟商事法律合作。

广西与马来西亚经贸关系源远流长,加强广西与马来西亚间的经贸合作是建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重要组成部分。201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携手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倡议和中国-东盟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广西和马来西亚同处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门户,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深化广西与马来西亚间的经贸合作意义深远。

一带一路 广西 马来西亚 中马产业园 经贸合作

一、广西与马来西亚经贸合作的主要进展

(一)双边进出口贸易总额总体保持快速增长

自2002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以来,广西与马来西亚双边贸易总额保持快速增长。根据南宁海关发布的贸易统计数据,2005年广西与马来西亚进出口贸易总额仅4227万美元,但在2015年飙升到64203万美元,占当年对东盟国家进出口总额的2.3%,较2014年同比增长30.7%(详见表1)。

广西钦州保税港区作业。

经计算,2005年-2015年间,广西与马来西亚贸易年均增长率达到31.27%,除个别年份外,双边贸易总体保持快速增长(详见图1)。

图1 2005-2015年广西对马来西亚双边贸易情况

吉隆坡第27届东盟峰会上,身着民族服饰的少女。 (新华社 供图)

(二)相互投资持续增长,项目经济与社会效益显著

2013年-2016年间,广西直接利用马来西亚外资项目数量和实际外资额逐年增长,2015年达到13个项目和3986万美元(详见表2),是2013年的13倍和249倍。

表2∶广西直接利用马来西亚外资情况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广西企业以马中关丹产业园区为载体,加大了对马来西亚的投资。截至2016年3月,在马中关丹产业园区已经先后有广西北部湾钢铁投资有限公司投资的联合钢铁(大马)有限公司,以及广西仲礼瓷业等项目落地,总投资额已突破百亿元。此外,包括广西投资集团、桂林国际电缆集团等在内的多家知名广西企业也表达了入园意向。这些项目有望为当地直接创造大量就业岗位,并间接带动上下游产业发展,形成产业集群,助推当地经济发展。

(三)中马“两国双园”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在中国和马来西亚两国总理亲自推动、两国政府共同努力下,中马钦州产业园区和马中关丹产业园区分别于2012年和2013年启动,迄今中马钦州产业园区基础设施投入超过30亿元,签约项目总投资超450亿元;马中关丹产业园区签约项目总投资额约105亿马来西亚林吉特(约合人民币163亿)。“两国双园”开创了我国园区国际合作的先例,习近平主席参加2014年APEC会议时明确提出要“将钦州、关丹产业园区打造成中马投资合作旗舰项目和中国—东盟合作示范区”,有力推进了广西与马来西亚间的经贸合作进程。同年,中马双方还成立了中马双园联合合作理事会。在马来西亚纳吉布总理访华期间,中国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马来西亚投资发展局、东海岸经济特区发展理事会、中马钦州产业园和马中关丹产业园还共同签署了五方谅解备忘录,标志着中马联合招商机制正式建立,“两国双园”的开发建设全面步入快速发展轨道。

(四)双边旅游产业发展态势喜人

根据统计数据,过去10年间广西接待马来西亚游客数量从145537人次(2005年)增长到279697人次(2014年),增幅近100%(详见表3)。越来越多的广西本地居民也将马来西亚作为出国旅游目的地之一。2015年2月,由广西北部湾邮轮公司经营的“北部湾之星”邮轮首次开航,邮轮自广西北海港起航,途经越南岘港、芽庄,马来西亚云顶、热浪岛等东南亚古镇和著名旅游胜地,最终到达关丹港,开启了广西旅游产业海上丝绸之路的新旅程。

表3∶广西接待马来西亚游客情况(单位:人次)

(五)双边文化教育合作取得新进展

近年来,广西和马来西亚双方政府在文化教育方面往来更加密切,双方地区性文化和教育交流日趋频繁。2014年9月,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第一批赴马来西亚马来亚大学的交换生已顺利抵达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这是中国和马来西亚两国政府就中马联合公报中《高等教育学历学位互认协议》取得的第一步成功,形成探索联合培养跨国复合型人才新模式的良好开端。2016年是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年,中马两国以此为契机在广西南宁召开了“留学、投资马来西亚论坛暨‘一带一路’奖学金推介会”,设立的“一带一路”奖学金共200万元,为广西与马来西亚进一步深入开展文化教育交流合作开启新的通道。

二、当前广西与马来西亚经贸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注:本研究成果为广西科协立项研究课题“‘一带一路’视域下全面提升广西-马来西亚经贸合作水平的策略研究”项目成果(课题编号:桂科协〔2016〕Z-27)。

(一)广西对马来西亚贸易逆差问题凸显

近几年伴随着广西与马来西亚双边贸易额的快速增长,广西对马来西亚的贸易逆差问题也日渐凸显。2015年广西对马来西亚逆差达到37637万美元,较2014年同比增长270%,占当年双边贸易总额的58.62%。与此同时,广西与马来西亚在全球和区域价值链上地位的差异制约了双边贸易的深入发展,制约了彼此间双边贸易的良性互动。

(二)贸易与投资便利化水平仍有提升空间

从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发布的《中国-东盟(柬、老、缅、越)贸易便利化研究报告》的测算结果来看,马来西亚的贸易便利化水平在东盟十国中位居前列,广西相比之下还存在着较大差距。尤其是广西和马来西亚之间在外贸政策法规、技术标准上仍存在不统一问题,造成海关通关、检验检疫等流程进展不畅,进出口手续较为繁杂,直接影响了彼此间贸易便利化程度。此外,受金融市场环境、外商投资政策和基础设施便利度的影响,广西与马来西亚间的投资便利化水平也不尽如人意,仍有可以提升的空间。

(三)海上互联互通程度不高

由于在港口建设运营、货物吞吐效率、物流标准化等方面的不足,广西与马来西亚都面临港口效率低、物流成本高的现实难题。广西当前投入了大量的财力、物力,加强与东盟各国的互联互通建设,但目前的项目主要集中在与越南、老挝等中南半岛国家的陆上设施联通,海上互联互通进展相对缓慢。此外,虽然我国设立了丝路基金和中国-东盟投资合作基金,但由于缺乏民间资本的参与,融资渠道单一,资金缺口巨大,导致包括广西与马来西亚在内的中国与东盟国家间的海上互联互通程度不能达到理想的程度。

(四)外部政治经济问题对双边贸易产生一定的影响

2014年5月在缅甸首都内比都召开的第24届东盟峰会外长会议发表了关于南海问题的共同声明,表达了东盟十国对南海事态的密切关注。可见,为了自身的利益,东盟国家在南海问题上对中国的质疑有所加强。正是如此,马来西亚作为南海问题的直接当事方和声索国,其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和态度,都对广西与其之间的经贸往来产生了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此外,2008年的世界金融危机后,各国贸易保护主义普遍有所抬头。因此,马来西亚为了扩大国内市场,很有可能采取一些限制进口的贸易措施,以抵御金融危机对其国内经济的冲击。

(五)人员往来和互相了解的程度不够

伊斯兰教是马来西亚的官方宗教,教徒约占国民数量的53%,在马来族人口中信教比例更是高达90%,同时马来西亚还是君主立宪制国家,在宗教信仰和社会习俗等方面与广西有着较大不同。根据广西教育厅的统计,广西已成为全国接收东南亚国家留学生最多的省区之一,但目前来广西留学的东南亚国家留学生主要来自越南、老挝,包括马来西亚在内的其他国家留学生人数较少,人员往来和相互了解的程度不够。

2016年10月26日,在马来西亚吉隆坡,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在马中数字经济论坛上致辞。(新华社 供图)

三、“一带一路”倡议下推动广西与马来西亚经贸合作发展的建议

(一)扩大双边贸易规模,深化双向投资合作

从现有的贸易规模看,广西与马来西亚双边贸易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双方应继续发掘潜力,利用好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各项优惠政策,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充分扩大双边贸易进出口规模。一方面,在巩固传统大宗商品贸易的同时,努力扩大高新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出口,进一步优化贸易结构;另一方面,出台行之有效的政策,鼓励双方企业“走出去”,更加深入地参与“两国双园”规划和开发建设,深化双向投资合作。

(二)多措并举,进一步提升贸易和投资便利化水平

广西和马来西亚要在“一带一路”的框架下积极改善贸易和投资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跨境电子商务,便利商务人员流动。同时,还要进一步倡议中国与东盟各国在国家层面加强海关合作和政策协调,致力于提高政策制定的透明性和有效性,大力推进中国-东盟区域合作一体化进程,有效提升贸易和投资便利化水平。

(三)发挥“以经促政”作用,减小外部政治经济问题对双边贸易的不利影响

为减小南海问题等外部政治经济问题对双边贸易的不利影响,广西要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继续扮演重要省区作用。作为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覆盖地区中唯一一个有出海口的省级行政区,要通过申建北部湾国家海洋合作试验区,依靠比较优势推进区域海洋经济发展,助力中国与东盟的海洋合作。并呼吁南海争端各国本着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精神,总结中越北部湾湾口争议海域共同开发的经验,通过加强双边经贸合作、进一步增进双方经济相互依赖度来改善和促进政治关系,为南海其他争议海域的共同开发做出榜样。

(四)推进重点合作项目,提升互联互通程度

马中关丹产业园列入我国“一带一路”规划重大建设项目,要推动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收购马来西亚关丹港股权后的升级改造项目,通过更新装卸设备,完善基础设施,规划开发新港区,推进关丹港的深水港改造工程,全面提高港口吞吐能力及效率,努力使关丹港成为区域性枢纽港和辐射东亚和东南亚的物流中转中心。同时,广西要更多地参与马来西亚的其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加强港口、铁路、航空等互联互通项目合作,有效提升互联互通程度。

(五)多渠道开展文化交流,促进人员往来与商事合作

要进一步通过开展文化教育交流互访、设立留学促进机构等手段,有效增加广西和马来西亚互派留学生人数,并在留学生课程中开设好国际贸易和国际结算实务、国际商事法律制度等实践性经贸课程,培养一批知晓国际贸易规则惯例和操作流程、熟悉各国商事法律制度的专业人才,有效促进广西与马来西亚之间的经贸往来与合作。

责编:李卉嫔

[1] 陆建人,范祚军主编. 中国-东盟合作发展报告(2014~2015)[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

[2] 梁淑红,曾海舰等. 马来西亚投资环境分析报告[M].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3] 王俊,张建中.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背景下中国-东盟经贸合作研究[J]. 东南亚纵横,2015(7),3-7.

[4] 吴碧波,阿布都瓦力. 广西与马来西亚经贸合作研究[J]. 东南亚纵横,2013(12),53-56.

[5] 许培源,陈乘风. 马来西亚在“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的角色[J]. 亚太经济,2016(5),70-74.

猜你喜欢
产业园马来西亚广西
广西贵港
看你一眼就会笑
《广西戏曲》
有你在可真好呀
我省3园区入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
毛主席来到我广西
江苏宿迁建成扶贫产业园
闺蜜之旅 游走马来西亚
中国文化产业园100强名单
北京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