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撒诚信的种子

2017-05-23 13:30雷美央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2017年5期
关键词:闪光点卡片诚信

雷美央

【案例背景】

入学前,我通过家访了解到倩是一个极其内向的孩子,不愿与别人说话,也不与其他小朋友玩耍,性格比较孤僻。家长忙于做生意,也没什么功夫管她,把手机给她,让她玩着手机,她玩玩拍照,玩玩游戏……家长也没什么文化,教不了她什么。

开学后,那个不愿上幼儿园爱哭的倩,天天按时来校上学,我心头的一块石头总算落地。可开学不久发生的一件事,让我更了解了倩以及她的家庭,对她有了新的认识。

一次,数学老师让每个家长帮助孩子做数学卡片。欣同学来告诉我,她的爸爸用毛笔帮她做的卡片不翼而飞了,(一般的家长都是用水彩笔写的,丢失的卡片特征比较明显)。会是谁拿的呢?我只能一边安慰欣同学:“我们慢慢找找看,会找到的”,一边观察,等待卡片的出现。第二天,没有动静,第三天依旧没有动静。第四个晚上,我接到了倩妈妈打来的电话说:“老师,我们倩把同学的本子拿错了,是数学本。”

我疑惑地问:“是怎么样的数学本?”

倩的妈回答:“用毛笔写的!她说是同学欣的。”

我马上想到欣丢失的数学卡片,纠正道:“那不是本子吧,应该是卡片吧?”“是的。”倩的母亲接着补充道:“因为我们做不来,没有帮倩做,老师说过要检查的,她就把欣的卡片拿来了。”

我叫她妈妈让倩接电话,我只是心平气和地说:“倩,你拿了同学的卡片,哪里拿来的,明天早上到校后放回哪里,以后如果有什么做不来的事情可以找老师帮忙,不可以随便拿别人的东西,好吗?”电话那头的倩嗯了一声。

第二天,欣高兴地对我说:“老师,我的卡片找到了!”

我不动声色地对欣说:“我说过慢慢找,会找到的。”此时,我清楚地看见欣后面的倩,眼睛一不动地盯着我,我们四目相对,我读懂倩的眼神告诉我什么了。此刻,无声胜有声!我用沉默表达了对倩的理解,对倩的宽容,更维护了一个幼小孩子的人格自尊!

【案例分析】

现在的孩子都是家长掌上明珠,对于需求几乎百要百顺,不管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家长都会满足孩子的欲望。像上例中这个刚入学的孩子就出现悄悄拿走别人的东西的现象,对于现在城里的孩子来说存属不多见。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我想走进她,从主观和客观上分析一下其形成的原因。

1.客观原因。从家长的角度去审视。倩的爸爸妈妈是外来务工人员,平时忙着在菜场做生意,有时姐姐带她,有时跟到菜场。家长无暇顾及孩子,把手机给她,让她玩着手机,她玩玩拍照,玩玩游戏……这种情况导致孩子不善言辞,形成内向的性格,有了事情也不愿意跟老师和小朋友说。同时,倩的家长文化水平不高,对孩子的学习漠不关心,更不能帮助孩子去制作学习中的数学卡片。当她看到别的小朋友都有,她心里肯定会产生羡慕之情。这应该是孩子出现这种事情的主要原因之一。

从老师的角度去分析。因为老师布置了这个作业,并且每个学生都要求做,老师也没有考虑特殊孩子的特殊。这是一个听话的孩子,看到别人都有了,可她却没有人,这时他会有一种失落的感受,滋生了孩子的虚荣心的产生,从而让学生产生拿别人的卡片占为己有的念头。

2.主观原因。从孩子自身来看,孩子从小就缺少玩伴,形成独来独往的性格特征,缺少与人沟通的能力。當她遇到了困难,她不会与人沟通,只是在心里默默的忍着。同时,家长忙于生计,对孩子缺少关心和爱护,使孩子的心里非常敏感和脆弱,当遇到问题时会封闭自己,伪装自己,产生自我保护的心理。

况且,倩是一个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的孩子,平时在这个方面的关注和引导不够,她对是非判断的能力还比较弱,有时只顾满足自己的需求,而失去理智的判断,这也是比较正常的一件事情。

基于以上分析,孩子形成这样的现象原因是多方面的,其本质在于孩子缺少家人的关心和爱护,产生伪装自己保护自己的同理心,同时,孩子处于是非判断的能力比较弱的年龄阶段,为此,导致孩子出现不诚信的现象。面对这样的现象,我们该如何帮助孩子树立讲诚信,做一个具有诚信品质的人呢?这是我们当老师责无旁贷的。

【应对策略】

一、建立互信平台,这是培植诚信的“土壤”

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然而,对于刚入学的一年级新生来说,让他们“亲其师”,首先要让孩子与老师缩短距离感,因为孩子从一个环境走进一个不熟悉的环境,需要一个被认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孩子信任孩子,这样孩子才会亲近老师,才能敞开心扉与人沟通。

1.寻找孩子的兴趣点。沟通是一门艺术,如何让内向的孩子主动表达,寻找孩子的兴趣点是一种不错的方法。案例中闭口不说的孩子,通过老师一次一次的了解沟通,终于慢慢挖出孩子对拍照、玩手机情有独钟。于是教师就抓住拍照和玩手机这件事一步一步引导孩子表达。慢慢地,老师对孩子的了解更多了,学生对老师的距离缩短了。老师只有了解学生,才能尊重学生,才能与学生和谐相处,这就是德育的独特之处和关键所在。这也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里的和谐。

2.挖掘孩子的闪光点。了解学生才能走进学生。像上述案例中的女孩,要想缩短与她的距离最好的办法就是挖掘孩子的闪光点。案例中老师千方百计地寻找孩子的闪光点,并机智地抓住孩子的闪光点画画。试图以孩“画画”的闪光点来培植孩子的自信,引孩子敞开心扉。可孩子还是多少反应,老师没有放弃继续寻找,结果家长的一席话让老师明白“拍照”才是孩子真正的闪光点。于是,老师马上抓住这样的机会,拉近了与孩子的距离。

了解孩子是尊重孩子的前提,也是信任孩子的基础。对孩子的教育绝不可莽撞,只有了解学生,才能走进学生,亲近学生,这样学生才能接受老师,信服老师。这样的教育真正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民主。

二、尊重孩子的人格,是孕育诚信的“种子”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得到老师的尊重和理解,只有尊重孩子,才能架起彼此信任的桥梁。同时,孩子的成长并不是一筹而就的事,需一朝一夕的磨练。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不免会有些失误,老师要给他们一些时间和机会,让孩子找到自我,完善自我。

1.尊重孩子的人格。当孩子在成长中出现失误时,老师千万不可快速下结论,应尊重孩子的人格,而应用机智的方式让学生自己明白错误。像上面案例中,当数学卡片失踪之际,老师明知道这是有某个同学拿的,但是老师没有挑明事情,而是告诉孩哪里拿来哪里放回去。这就是孩子的一种尊重和理解,没有在家长面前说她的坏话,也没有在全班同学面前揭穿这个所谓的“事实”,这也让孩子与老师之间逐渐建立信任,孩子也愿意敞开心扉与老师交流,因为孩子明白老师会保护她。

2.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孩子虽小但孩子具有极强的自尊心,當孩子犯错时,老师不能不分青红皂白当着学生的面揭穿事实,要留给孩子一定的空间。如果当场揭穿孩子的不足,让孩子颜面扫地,那么孩子就会失去自尊,造成自暴自弃的现象,这是大家都不想看到的画面。因此,当学生有错时,作为老师要理智地处理,第一要素就是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在不影响孩子自尊的前提下,开展教育。这样既保护学生又教育了学生,这何乐而不为呢?

三、筑起家的温馨,这是滋生诚信的“养料”

家是一个人成长的主要环境,环境可以改变一个人。古时后“孟母三迁”的故事,告诉我们孩子的成长与环境有一定的关系。生活中的事例也让我们看到,孩子形成一些不良的行为,有时与家庭氛围有一定的的关系。为此,营造就一个良好的环境,是孩子成长的一项重要因素。

1.营造温暖的家庭氛围。家是孩子的避风港。孩子遇到问题首先想到的是家,家对于孩子成长非常重要。因此,家长要好好经营家庭,要抽出一定的时间,耐心地关注孩子。当孩子遇到困难,家长及时帮助孩子,引导孩子一起去解决困难,这时孩子会觉得家就是自己的依靠和力量。其实,有时孩子的一些不良行为形成就是家长的漠视而造成的,为此,家长要多关心孩子情绪变化,经常与孩子交流沟通,从中了解孩子的思想和行为动态,帮助孩子解决生活学习中的困难,满足孩子一些正常的学习需求,逐渐让孩子建立家的踏实的安全感,这样就不会产生自卑,虚荣的心理。

2.营造温馨的班级氛围。孩子的学习生活基本上以班级为单位开展的,班级氛围也是孩子成长很关键的环境。如果在积极向上的班级环境,可能让孩子形成阳光的人生态度,反之,如果在冷漠的环境,孩子可能产生畏惧,自己封闭的心理。可见,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有良好的班级氛围非常重要,作为班主任的我们,应该多多关心孩子,及时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让孩子找到安全的感觉,这样她才会信任班级,愿意与班级的老师同学说说自己的困难。

在平时的班级教育中,虽说这些教育只是一个个散状的德育点,但不管是什么点的德育都要与时俱进,都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线索,有机渗透富有时代意义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这些价值观渗入教育学生的每个环节每个内容,植入孩子们的内心深处,树立新时代孩子的一身正气。正如前面案例中所呈现的“诚信”案例,看似简单,但对于孩子成长来说至关重要,这警醒班主任不要草率的看待问题,而应用更科学合理的方式既教育学生又保护好学生的自尊,这是新时代对于德育提出更高的要求。对待学生如此,其实作为老师的我们何尝也不是呢?

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应贯穿于教育的整个过程,可以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内化到学生心中,扎根在孩子心灵深处。让孩子朝着正能量发展,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猜你喜欢
闪光点卡片诚信
卡片排一排
让闪光点不被遗忘
健忘卡片
企业不诚信怎么办?
水往高处流
足球比赛里的“排兵布阵”
照片之争,诚信之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