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户”成了“百姓自家人”

2017-05-24 14:49邵文新
浙江共产党员 2017年4期
关键词:修路第一书记集体经济

◎邵文新

“外来户”成了“百姓自家人”

◎邵文新

清澈如镜的河道、笔直宽阔的柏油马路、人头攒动的健身公园、古色古香的文化礼堂……看着册北社区日复一日的变化,我心里别提有多开心。2014年,我被选派到岑港街道册北社区,担任社区党支部第一书记。既然当了“第一书记”,就得主动承担“第一责任”,发挥“第一作用”,啃下集体经济薄弱、基础设施差等硬骨头。

上任之初,我把每家每户都跑了一遍,摸清了全村的底细。册北社区由原来的北岙、双螺、晒网三村撤并而成,2014年集体经济总收入10万元还不到。如何增加集体经济收入,无疑成了我的心结。社区办公楼正前方的卢家岙山塘下游有条小道,这是周边400亩水稻田、几百名种植户进出的交通要道。原先就2米多宽,拖拉机和汽车一会车,老司机都没辙。除了会车条件差,这条路一到下雨天,更是泥泞不堪,村民盼修路盼了十来年,由于没有资金来源,修路的事情迟迟提不上议程。我带着社区干部去各个部门争取资金,终于获得相关部门20万元的帮扶资金。

帮扶终归是外力,“如何把晒网村60亩荒废养殖塘利用起来?”这事浮上了心头。2015年5月,在老同事的帮助下,总算找到了养殖塘承包户。我提出养殖塘承包实行公开招标,价高者得。这样一来,原先一年7万元左右的租金,招标后每年达到11万元,实实在在增加了集体收入。

深入群众,与群众面对面、心贴心,方知群众所急所需。在一次与村民的闲聊中,得知每逢梅汛期、台风季,晒网村总有很多海塘、农田被淹,村民损失惨重。我当即把问题反映给了社区书记,并主张通过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在不给村集体经济造成压力的前提下建翻水泵站。因一事一议项目涉及村民筹资,每人要出30元,有些村民出钱不太主动。我们一边发动党员带头,一边一户户上门做工作,总算获得了所有村民的支持。2016年6月底,总投资约45万元的大晒网村翻水泵站建设赶在梅汛期和台风前完工,确保了120多亩土地和80多户村民人身财产安全。

既要为民解现实之困,又要悉心未雨绸缪。册北社区老龄化严重且以年均3%的比例递增,而社区老年活动阵地严重不足。在认真研究确定居家养老的可行性后,我同社区书记四处奔走,争取上级有关部门支持。2016年8月,总投入28.4万的册北社区居家养老照料中心正式投入使用。

“肩扛千斤谓之责,背负万石谓之任”。这几年,在册北社区“三改一拆”“五水共治”等项目推进中,无论多难的事,我都没有畏难退缩。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也从一开始不被村民信任的“外来户”成了“百姓自家人”。

(作者系舟山市定海区岑港街道册北社区“第一书记”)

工作空闲,邵文新就喜欢去看看社区里的老人家们。

猜你喜欢
修路第一书记集体经济
因为有你
——献给第一书记
村集体经济是如何“无中生有”的?——杨陵区农村集体经济的成长之道
小猪琪琪修路
壮大集体经济的武夷山市实践
伊川县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探索
破解空壳村,党建如何引领——以汉滨区壮大集体经济为例
《第一书记扶贫手记》
驻村第一书记
人大机关走出去的第一书记
修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