谣言下的现实

2017-05-24 07:36钱芳莹
魅力中国 2016年22期
关键词:救赎

摘 要:《萨勒姆的女巫》是由阿瑟·米勒编剧,反映美国麦卡锡主义对人民的荼毒的一部作品。导演王晓鹰将该剧展示为一次灵魂的考验,加深了原作的沉重气氛,融合写实表演与象征表现,让观众体会到经典的魅力。此外,关于该剧主题的讨论,也让我们勇于直面历史,反思错误,拯救社会良知,实现道德救赎。

关键词:报复 道德良知 救赎 党同伐异

《萨勒姆的女巫》取材于马萨诸塞州萨勒姆乡镇的逐巫案,讲述了一群少女偷偷在树林狂欢,被人发现而受到惊吓,居民以为是巫术,开展了一场逐巫行动。其中以艾比盖尔为代表的一群人,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将该运动变成全民报复的狂潮,道德,人权,神权,政权都受到冲击,最终,以普罗克托为代表的善良之人,怀着对正义的守护,为这场荒谬的行动殉葬。

一、欲望之下的报复

萨勒姆的居民笃信上帝,推行禁欲生活,每个人严格遵守教义。小镇表面上风平浪静,实际上却暗潮涌动。在禁欲外表下人们的心早已癫狂。而这个仿佛世外桃源一样的小镇,事实上只是一个虚假的表象。当有人开启了欲望的大门,这个早已摇摇欲坠的城镇终于彻底坍塌。女巫到底是谁,到底有没有,似乎已经不是人们关注的重点。人们只想让曾经损伤过自己利益的人受到惩罚,当然是打着上帝的名号,有谁能反抗上帝呢?因此这场报复来势汹汹,每个人既害怕又激动,萨勒姆小镇顷刻间变成了报复的海洋,艾比盖尔要报复普罗克托的妻子伊丽莎白,在爱神之箭射向艾比盖尔的时候,嫉妒之毒也被深深注入肌肤。她恨伊丽莎白赢得了普罗克托的心,她甚至想要取而代之;托马斯·普特南觉得自己的名望和家族声誉让百姓们玷污了,所以他一直控告别人,他要报复所有让他出丑的人。他还教唆女儿去控告品格高尚的吕贝卡,企图破坏被人的声誉;牧师巴里斯由起初极力反对到后来维护逐巫行动,他的目的也只是维持在乡亲们面前的尊重,保护自己的名望。在利益面前,在欲望的包围下,他毫不犹豫选择了自己……

在欲望的教唆下,所有人都不假思索做了对自己有利的选择,在这场逐巫活动中,他们脱下了曾经严肃正直的教袍。他们曾经的信仰已经成为一种形式,曾经单纯善良的伪装,也在这一瞬间被撕破。人与人之间的宿仇旧怨在这一刻公开表露,相互不顾《圣经》的仁慈训令而采取报复手段。争夺土地的欲望如今上升到道德领域。萨勒姆实际状况已经暗潮汹涌,这是一个充斥着性,罪恶,魔鬼的小社会,一旦裂了一个缺口就会决堤 。因此欲望将人的良心和道德打开了一个缺口,一场报复也就临近了。

總的来说,这场逐巫活动的本质是一欲望下的报复活动,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的利益,不惜将别人作为祭品。将报复与欲望作为主题之一,阿瑟·米勒是想批判人性深处的罪与恶,同时设置普罗克托夫妇和吕贝卡等正面人物也是为了发掘人身上的真善美,并将人类引向高尚与纯洁。

二、拯救社会良知,实现社会救赎

阿瑟·米勒曾经说过,促使他写这个这个剧本的不只是麦卡锡主义,而是这样一种现实:“这种政治不仅能够制造恐惧,而且可以造成一种新的主观现实,甚至能在全民中逐渐发展成一种神圣的共鸣。”这里面已经不仅仅是当权者的政治阴谋,而是体现了整个社会道德的退化。如果萨勒姆小镇的居民都是刚正不阿,正直善良的一群人,那么,当艾比盖尔说出女巫的诅咒的时候,居民们也只会当这是一场小孩子的恶作剧,何以导致罪恶如滚雪球一般越滚越大?正是因为人们内心的罪恶,所以借助艾比盖尔的谎言实现自己的目的。若是真的想找处艾比盖尔谎言的漏洞又有何难呢?可是没有人去质疑艾比盖尔的话,这一切仿佛都是人们所期盼的一样,他们期盼可以出现一个人,说出一个借口,开始一次运动,让反对自己的人身陷囹圄,让自己从前不敢做的事有了正当的理由。社会良心已经出现了问题,正直的人被冤枉锒铛入狱,罪恶的人借助“正当”的理由,将整个社会搞得乌烟瘴气。这个社会是怎么了?难道上帝死了,我们就要追随魔鬼了吗?阿瑟·米勒讲矛头直指当时社会问题,辛辣讽刺了当时社会道德沦丧,社会良知缺失的问题。各个国家在发展的不同时期似乎也遇到过类似事件,政治家出于政治目的和政治私心,会发动一些违背社会良心的运动,然而作为国家的人民,我们要做的不是盲目跟风,甚至是借助错误制造错误,我们需要的还在保持基本良心和道德,对国家政策作出正确回应。

社会道德沦丧,良心缺失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认识到错误不知悔改,反而利用利用错误将其扩大的行为。哪里有魔鬼?真正的魔鬼在我们的心里。上帝和魔鬼正在我们的脊梁背上搏斗,我们原来的一切伪装都给剥去了,将最真实的自己呈现人前,那是丑恶和善良的混合体,我们无法完全剔除自己丑恶的部分,但是我们能做的是不把自己善良的那一部分抹去。我们无法回避自己曾经犯下的错误,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行为,实现社会的救赎。普罗托克也曾犯下错误,他没有隐瞒回避,勇敢的站出来为整个萨勒姆人民的罪恶赴死。他用他的血去清洗人们的错误,企图唤醒迷醉在罪恶之洋的居民。他的死庄严的宣告了:人的尊严和正直的美德是不可侮的,因而也是不可战胜的,宗教束缚,强权压迫是违背人性的,因而注定是要破产的。

三、党同伐异

党同伐异是《萨勒姆的女巫》所揭示的人类千百年来积习已久的劣根性,在这场神与巫的较量中,凡是不愿“认罪”的人都将被处以死刑。当玛丽站出来指认艾比盖尔的时候,立刻遭到了大家的一致攻击,不得已屈服,再次投向艾比盖尔以党的怀抱。党同伐异扼杀了人性中的清白无辜,却又是人性中的另一个本能,源远流长。我们能够发现自身的错误,但是当所有人都站在错误的一面,当你成为一个异类的时候,你又是否能坚持自己呢?玛丽没有,小镇中绝大多数的居民没有,因为他们害怕成为异类,成为异类就意味着成为被攻击的对象。没人愿意冒这个险。这种现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并不罕见,人们往往愿意选择随大流,不管这个潮流是否正确,人们只知道多数人的选择一定是正确的。因此 ,对于女巫案中撒谎的人们,与其说是谴责,我愿意给予他们一份同情和理解。任何人在撒谎与死亡的面前都不会轻易做出选择的。

阿瑟·米勒通过一出戏剧,既让我们认识到人性最深处的罪与恶,通过对社会道德的讨论实现救赎。也让我们看到了自身的卑微和弱小。王晓鹰曾经说过:“《萨勒姆的女巫》之所以成为传说,是因为它带给观众的震撼太强大了,我常常预想,如果我生活在萨勒姆时期,如果行刑的鼓声振响在我的耳畔,我的灵魂在躲闪,我感到一片茫然和深深的恐惧……”

我们需要做的是正视历史,正视自己的懦弱和黑暗。当然,反思历史绝对不是全盘否认过去当权者的做法,给伤口撒盐,而是更加勇敢地走向未来,反思自身需要自省与谦虚,反思历史需要胆识和智慧,拷问人性需要反省和决心。我们要冲破谣言外衣的迷惑,探寻真相,直击人心。

参考文献:

[1]蒋笑婷,《欲望狂欢下的道德救赎——萨勒姆女巫探析》,《戏剧之家》,2014年第十二期

[2]汤·卫根,《论阿瑟·米勒 萨勒姆的女巫的创作》,《外国文学研究》,2002年第一期

[3]王晓鹰,《萨勒姆的女巫贵在何处?》,《中国文化报》,2010年11月1日

作者简介:

钱芳莹(1996—12月—25日)女,汉族,河南平顶山人,河南大学文学院,2015级本科生,研究方向:戏剧影视文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救赎
论美国电影中的癫狂之美
《等待戈多》,人性断裂的精神现实与救赎
失眠的人是可耻的
东野圭吾小说中的宿命论
《谢尔盖神父》中卡萨茨基的救赎之路
爱无尽 梦飞翔
《追风筝的人》的心灵疗治与救赎反思
庄之蝶:欲望激流中的沉沦者
南锣鼓巷的“救赎”
欧洲豪门英超最需“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