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璠“兴象说”辨析

2017-05-25 02:31李鹏飞北方民族大学文史学院银川750000
名作欣赏 2017年14期
关键词:扶苏李鹏文史

⊙李鹏飞[北方民族大学文史学院,银川 750000]

殷璠“兴象说”辨析

⊙李鹏飞[北方民族大学文史学院,银川 750000]

《河岳英灵集》是研究盛唐诗歌理论的重要资料,而其中提及的“兴象说”更是近几年的研究热点。本文拟从殷璠对“兴”与“兴象”的不同论述出发,通过分析《河岳英灵集》中收录的诗人陶翰与孟浩然诗歌,指出:“兴”在其看来是一种基础写作方法下的美学范畴,“兴象”是一种“天、物、人”三层意义结构,“兴”所完成的是“天”与“人”的合一,而“象”是一种承载着“天”的价值与意义而和诗人互通,从而达到“天人合一”的符号化意义构成。

殷璠 《河岳英灵集》 兴 兴象

《河岳英灵集》中“兴象”出现的次数并不多,直接用“兴象”两个字的只有三处:

然挈瓶庸受之流,责古人不辨宫商征羽……于是攻异端……都无兴象,但贵轻艳。今陶生实谓兼之,既多兴象,复备风骨。(陶翰)

至如“众山遥对酒,孤屿共题诗”,无论兴象,兼复故实。(孟浩然)而间接提到“兴象”,譬如提及“兴”字的有以下四处:

曙诗言词款要,情兴悲凉,送别登楼,俱堪泪下。(崔曙)

一、殷之“兴象”猜测

二、殷“兴象说”实例论述——陶翰、孟浩然

陶翰诗,比如:《宿天竺寺》

松柏乱岩口,山西微径通。天开一峰见,宫阙生虚空。……葛仙迹尚在,许氏道犹崇。独往古来事,幽怀期二公。

陶翰在另一首诗《赠郑员外》中写道:“骢马拂绣裳,按兵辽水阳。”此句表现一种两军见阵的肃杀氛围,但此处用了一个“拂”字,就带出了一种洒脱、飞扬、超然的感觉。在这种肃杀的氛围中凸显“郑员外”的洒脱与超然。再如《经杀子谷》里面的“疏芜尽荒草,寂历空寒烟”,整首诗是对扶苏的追悼,前半段对扶苏事迹进行陈述,后半段对作者心情进行描写,中间是这两句诗,正是这段景物描写把读者引入哀悼扶苏的氛围。与“骢马拂绣裳”同样,这句诗中用了“疏芜”“空”“寒烟”这三个轻盈、飞升、空旷的意象。当然还有“日夕对层岫,云霞映晴川”(《赠房侍御(时房公在新安)》)中的“层岫”和“云霞”,更能体验到那种飞逸的感觉。

陶翰这三首诗表现三种不同的内容,而其景物描写,都无一例外地运用了这种飞扬的带有超凡脱俗意蕴的景物。同样在《宿天竺寺》诗中,也有这种景物的运用,表现出一种把郁郁不得志的苦闷,在这样仙雾缥缈的环境中,转化成对神仙之追随的情感。众多的景物融合成了一座仙境,诗人自己也把持不住自己想要融入到其中的心。

永嘉上浦馆逢张八子容

逆旅相逢处,江村日暮时。众山遥对酒,孤屿共题诗。廨宇邻蛟室,人烟接岛夷。乡园万余里,失路一相悲。

三、殷“兴象说”综述

①②③ 王克让:《河岳英灵集注》,巴蜀书社2006年版,第142页,第259页,第259页。

作 者:李鹏飞,北方民族大学文史学院在读文艺学硕士,研究方向:古典美学与现代文化。

编 辑:张晴 E-mail:zqmz0601@163.com

猜你喜欢
扶苏李鹏文史
《文史春秋》征订启事
欢迎订阅《文史春秋》杂志
李鹏鹏书法作品
高速公路扩宽桥梁设计研究
《文史春秋》征订启事
《文史春秋》征订启事
Creative Cram
cute pandas
呜咽呜咽泉
那个不爱茉莉的扶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