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地区楸树优良品种嫁接繁育技术简介

2017-05-25 18:46杨杉杜拾平周国清张亚东��
湖北林业科技 2017年2期
关键词:楸树优良品种砧木

杨杉+杜拾平+周国清+张亚东��

中图分类号:S792.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020(2017)02-0027-02

楸树(楸)Catalpa bungei 紫葳科梓树属高大落叶乔木,是中国特有的珍贵优质用材树种和著名园林观赏树种,自古就有“木王”之称。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珍贵用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同时,随着现代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主要造林树种及珍贵树种的发展也已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国办发[2013]109号文件提出“深化种业体制改革,提高创新能力,重点突破主要造林树种、珍贵树种种质创新、新品种选育、高效繁育等核心技术”,为我国特色树种楸树的发展带来了历史性机遇,也同时带来重大挑战。

近年来,楸树在河南、河北、山东、江苏、安徽等省区发展迅速,栽培面积不断扩大。楸树也是湖北省的优良乡土树种,种质资源丰富,但发展相对滞后,楸树人工栽培资源较少。为了促进湖北省楸树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促进楸树产业在全省快速、健康发展,湖北省林科院近年在楸树资源收集评价及新品种选育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选育出多个速生优质楸树无性系,其中审(认)定湖北省楸樹林木良种3个。因此,在湖北建立楸树优良品种繁育基地,为林业生产提供楸树良种壮苗已成为当前湖北楸树产业发展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目前楸树良种的无性繁殖方式主要包括埋根育苗、扦插育苗、嫁接育苗和组培育苗等4种。由于埋根育苗受种根数量和采集方式影响较大,扦插育苗因生根较难成活率较低,组培育苗因技术要求较高等影响,使这三种繁育方式在生产应用中受到限制,采用较少。本研究结合湖北地区重点推广的楸树良种,重点介绍生产中最常用的嫁接育苗技术,以便更好地规范和推动湖北地区楸树优良品种的繁殖应用。楸树嫁接育苗是用梓树播种苗作砧木,当年播种育苗,翌年嫁接。

1砧木培育

(1)圃地准备:选择交通便利、背风向阳、地势平坦、排水良好、土层深厚且有灌溉条件的地块作为育苗圃地。土壤pH值60~80,土壤宜为沙壤土或壤土。育苗圃地深耕25~30 cm后,施足2 500 kg农家肥/6667 m2,再撒施生石灰20 kg、硫酸亚铁5 kg进行土壤消毒,然后将耕作好的土壤整碎、平整、细耙、压实后作床。

(2)播种育苗:以15~30 年生长健壮的梓树为母树进行采种,在春季至雨季均可播种,湖北地区一般以4月上旬为宜。播种前苗床提前浇水,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采用条播方式播种,行距20~25 cm,播种量为1 kg/6667 m2。播种前用35~40 ℃的温水将梓树种子浸泡24 h后,捞出混于2倍湿细沙中,堆放室内进行催芽。1天翻动1次,洒水以保持50%~60%的湿度。7天后,当种子30%~40%裂嘴或种胚露白时即可播种。播后用腐熟的牛粪、湿细沙和细土各三分之一拌匀过筛后的混合基质覆盖,覆盖厚度以05 cm为宜。播后适时喷水浇灌,盖草遮荫,保持床面湿润,种子7~10天即可出土。若是大田直播育苗,按30 cm×40 cm育苗密度留足幼苗,其余移栽别处;若采用小圃育苗大田移栽的方法育苗则选阴天或下午,在幼苗4片真叶时移栽为宜,边栽边浇定根水。移栽后1个月内需保持圃地湿润,当幼苗进入速生期时及早间苗,保持株行距30 cm×40 cm的种植密度,5~8月加强水肥管理,摘心1~2次。9月中下旬停止施肥,以促进苗木木质化。

2良种嫁接

(1)砧木和接穗选择:选用本地梓树1 a生实生苗作砧木,地径>10 cm。选择湖北省推广应用的优良品种作为接穗品种。接穗以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幼、中龄优树的树冠外围1年生枝条为宜。接穗粗度05~10 cm、接穗长度300 cm为宜,并应有4~6轮芽,且充分木质化。接穗在秋末母树落叶后至翌春母树发芽前采集。秋末采集的接穗用包装绳绑扎后挂好标签,湿沙贮藏。运输中防止接穗失水。保持适当的低温和湿度,早春气温回升时需及时调节温度,防止接穗芽体膨大,影响嫁接效果。

(2)嫁接繁殖:湖北地区楸树嫁接在春季进行,一般在嫁接地点持续低温超过5 ℃,3月中下旬树液开始流动,芽膨大时进行。嫁接可随砧木定植情况在田间嫁接,也可将砧木挖出在室内嫁接。在田间嫁接需提前浇水保持土壤湿润,选择晴朗天气嫁接,随嫁接,随平茬,随封土。嫁接时,从接穗枝条芽基下方15~20 cm处呈45°向下斜切1刀。深达木质部03~05 cm,再从芽上方15 cm处入刀,带木质部向下缓斜直削,与下端横切口相交,取下芽片。在砧木上以同样的方法削切接口,接口大小应与芽片相同或稍大。将取下的芽片贴于砧木嫁接口上,一手拇指压牢芽片的接芽下部,勿使错位,一手用宽15 cm左右,长200~250 cm的塑料薄膜绑缚严紧。将接芽上部砧木剪去,剪口应在接芽以上10 cm左右,并稍有倾斜,剪砧后立即抹接蜡。室内嫁接的苗木随嫁接,随栽植,随浇透水定植。

(3)嫁接后管护:嫁接15天后检查成活情况。凡芽体和芽片呈新鲜状态,叶柄一触即落表示已嫁接成活;凡芽体变黑,叶柄不易掉落的则未接活,需立即补接。每天不定时检查出芽情况并及时抹除砧木上多余的萌芽和萌蘖条,抹芽和除萌需反复多次进行。在嫁接芽抽梢至15~20 cm 时及时解除绑缚物,以免塑料膜勒伤接穗,造成断苗。整个苗期施肥3次,肥料以尿素和复合肥为佳。第1次在5月下旬,肥料为尿素,施肥量为100 kg/6667 m2,沟施或穴施;第2次施肥以在6月下旬为最佳,肥料为尿素,施肥量为150 kg/6667 m2,施肥方法同上,施肥位置距苗30 cm为宜;第3次施肥应在苗木第2次生长高峰期之前进行,即7月下旬在距苗40 cm处采用沟施法,肥料为复合肥,施肥量为20 kg/6667 m2。

湖北林业科技第46卷

第2期杨 杉,等:湖北地区楸树优良品种嫁接繁育技术简介

(4)病虫害防治:苗期主要害虫有楸梢螟和根瘤线虫。楸梢螟的防治:在每年的5~8月份,每隔1周,树干喷施70%吡虫啉500倍液1次。对已危害的幼嫩树干,用针管注射70%吡虫啉50倍液。根瘤线虫防治:一是选择新圃地,深翻,并在播种前采用杀虫剂进行全面土壤消毒;二是在生长期发现危害时,用3%呋喃丹在行间挖沟根施,一般沟深20 cm,单株用药量50 g,施后浇水,并覆土,或用80%二溴氯丙烷乳剂100~150倍液进行病株浇灌。

3苗木出圃

在湖北地区春季嫁接的苗木,宜在年底或第2年春出圃。起苗前2~3天应灌水保证土壤湿润,减少起苗伤根。苗木要求生长健壮,无检疫性病虫,无病虫害。苗干通直、色泽正常,根系发达,分布均匀,无机械损伤。

4讨论

实践表明,梓树具有结实多,繁殖容易,适应性强等优势,应用以上技术要点开展梓树砧木嫁接繁殖湖北省楸树良种,不但嫁接成活率高,而且繁育出的苗木生长速度快,当年嫁接苗平均地径达30 cm以上,苗高25~30 m,同时抗病虫害能力也较强。因此可以通过嫁接繁殖实现快速培育良种壮苗的目的,加速湖北地区楸树优良品种的推广示范。

(责任编辑:郑京津)

猜你喜欢
楸树优良品种砧木
楸树
金琥仙人球的繁殖方法
烟台地区番茄嫁接育苗技术要点
蔬菜嫁接育苗技术
探究玉米优良品种及栽培技术的推广措施
三棱榄优质丰产栽培技术要点
幸福一日
水稻育苗关键技术要点
致秋天的花楸树
枣树实用嫁接育苗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