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沛学转型之中不断创新

2017-05-25 19:53张惠清
中华儿女 2017年9期
关键词:酸钠人才国家

张惠清

他将继续在产学研的道路上,带领企业继续创造科技价值、市场价值和社会价值,不断攀登科技产业化的一座又一座高峰

今年全国两会上,有关“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话题仍是各界关注的焦点。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福瑞达医药集团公司董事长凌沛学看来,无论创业还是创新,最终都要落在人才上,国家对于人才的重视和培养至关重要。

在他所从事的医药领域来说,“创新不是单纯的发明创造,或者技术革新,而是打造一个综合的创新体系,使发明变成产品,而产品必须变成商品,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否则它对整个资源,是一种浪费。而打造一个综合的创新体系,需要懂科研又懂企业管理的人才”。凌沛学把这种人才称为“复合型人才”,“我一直呼吁,我们应该培养更多的复合型人才,使一个发明真正变成一个产品,变成一种商品,这样才能产生相应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面前的凌沛学一身得体的西装,举止谦和儒雅,话语平缓中透露着睿智与坚定。在大众眼中,凌沛学可以说是复合型人才的代表。这么多年来,身份变幻,他本色不变。他既是硕果累累的科研工作者,又是锐意进取的企业家,在产学研三个领域腾挪转换、游刃有余。

“回顾我和我的团队近30年的成长轨迹,可以归纳为从最初的原始创新,经过多年发展探索,过渡至系统创新的过程。”凌沛学说。在布满荆棘的创新之路上行走多年,使他对人才的重要性有着深刻的认知。在如今的国家发展进程中,他认为要加强复合型人才的重视和培养,只有这类人才能真正实现李克强总理所提出的“双创”。

其实,早在2008年凌沛学在北戴河度假时,便提出了自己对于人才与创新的建议,当时在全国引起转发,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这个建议在“双创”热潮盛行的今天仍然掷地有声。

“双创”急需复合型人才

在2014年9月召开的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上,李克强总理首次提出,要借改革创新的东风,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浪潮,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創新”的新态势。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中国的国家战略之后,从中央到地方政府陆续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支持创业创新,“双创”大潮兴起,波澜壮阔。

凌沛学认为,在这个“双创”的黄金时代,究竟如何创业创新,人才配套是关键。

“创业创新光有热情是远远不够的,”凌沛学说,“它需要具备人力、财力、物力等综合条件,并不是只有想法就能解决问题的。很多人创业失败,不是不具备创业的能力,而是不具备创业的实力。” 他认为,年轻人创业不能盲目跟风,毕业之后应在工作一线进行历练和实践,积累一定知识、经验和资源之后再去创业,成功率将会大大提高。

提及创新,大众往往会与“技术创新”联系起来,其实创新包括商业模式、人才管理、理念等方方面面。那么从基础研发创新到产业创新,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呢?针对这个问题,凌沛学曾做过系统的研究,并将创新领域所需的人才大体分为四类:研究型人才、开发型人才、技能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在他看来,这四类人才从基数上来讲依次递减,复合型人才可谓“奇缺”。

“第一类是研究型人才。在大学、研究机构中有很多这样的人才,大家从事基础研究,国家也会拨出很多科研经费来支持这种研究,但仅仅这个方面的人才是不够的。”凌沛学说,“开发型人才则在基础研究之上,将某一种技术和产品的开发作为主攻方向。只有把原始创新变成一种技术、一种产品,才会有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我们国家缺乏开发型人才,而且重视是不够的,在此类人才方面要加大培养力度,包括科研项目要向开发型人才倾斜,这其中存在很大的开发潜力。”

技能型人才是在生产和服务等领域岗位一线,掌握专门知识和技术,具备一定的操作技能,并在工作实践中能够运用自己的技术和能力进行实际操作的人员。

凌沛学认为,“现在我们提倡大国工匠精神,要想提高我们中国品牌,产品质量和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技能型人才非常重要。以前中国制造大多附加值比较低,这和我们的理念有关系,同时和我们的技能人才非常缺乏也有关系。这一点我们应该向德国、日本学习,将研究和开发的产品通过技能型人才变成一种名品,一种精品。因此,技能型人才是我们国家应该重点培养的,而且要提高他们的待遇和积极性。”

最后一类是复合型人才。“具备专业知识和能力,对行业有准确的了解,具有一定的科研和研发的基础同时又懂管理的人才。这类人才不是缺,而是‘奇缺。”凌沛学说,“很多科学家不懂管理企业,很多企业家又不懂科技,而复合型人才在决策方面就会少走弯路,并且就具有前瞻性,会在整个行业中不断创新,不断影响行业发展。”

针对目前的人才现状,凌沛学建议从人才培养角度上,国家应重点投入加强培养复合型人才,从而逐渐拉动基数最大的研究型人才走到科研科发和生产的一线上,创造更多社会效益和价值。

凌沛学告诉记者:“国家从2008年起开始从国外大量引进创业人才和创新人才,这些年收效很大。这类人才在国家未来的产业发展和科技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从顶层设计到具体研发项目的组织和实施,再到产业化市场化,甚至走出国门,创造有影响力的精品,都需要复合型人才的参与。因此,国家应该大力发展复合型人才,只有这类人才才能真正实现李克强总理说提倡的‘双创。”

科研人员的转型之路

凌沛学对于创新人才的深刻体会,源自于他自身的成长道路。从一名基层的科研人员成长为一名成功的企业管理者,期间他感受到国家对知识分子的政策一直以来都是非常正确的。“我能体会到的就是国家对科研人员的态度是非常开放,大力培养的。这么多年,我们企业在产业化方面做的最多的就是将科研人员通过历练打造成经营管理人员,我们有一系列人才培养、人才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使用的政策。通过几十年的实践,我认为行之有效。”

上个世纪80年代初,凌沛学从导师手中拿过“接力棒”,在他当时的科研工作岗位——山东省生物药物研究院开始了对玻璃酸钠的研究和开发。然而,当时的玻璃酸钠只是一个科研成果,在国内几乎是未知的一种物质,主要从新生婴儿的脐带中、公鸡冠中以及牛、羊、猪眼中提取。原料有限,加之工艺非常复杂,使玻璃酸钠提取的成本非常高。

“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一公斤玻璃酸钠能买三辆奔驰600,那时一般的老百姓没听过玻璃酸钠,更用不起。”凌沛学说,“我们的实验条件就只有两间车库,3万元的开办费。当时玻璃酸钠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初步完成了提取法制备玻璃酸钠的课题研究。”

当时赶上国家科技体制改革,科研单位减拨事业费,这对凌沛学及其团队来说是巨大的冲击,但现在看来也是一次变革的机遇。政策促使他们不能把科研成果停留在纸面上,逼迫他们迈向市场,产出效益。1989年,他们获得了第一笔技术转让收入7万元。

为了克服提取法制备玻璃酸钠所受的限制,包括原料来源少,工艺复杂,提取周期长等,凌沛学及团队研究成功了用微生物法发酵制备玻璃酸钠,使这种原來极其昂贵的物质有望实现大众化应用,他们开始思考如何将其做成产品,如何使取得的创新成果得到推广发展。

在这个阶段,国内科研人员经历的痛苦凌沛学都经历过:“我们踏入市场经济的第一步是通过技术转让实现的,后来尝试过多次技术入股,但以技术入股的方式最终都以失败告终。而失败的主要原因就是未能参与企业的决策。”因此,上世纪90年代初他就下定决心,自己把科研成果转化成产品,并最终取得了成功,并探索创办自己的企业,就是现在的福瑞达医药集团。

“在当时条件非常艰苦的情况下,我们选择的是用我方的技术与国外的资金和管理相嫁接的思路,最初依托的仍是对玻璃酸钠的研究技术,我们的团队经过对其生物及物理活性的深入研究,相继开发几十个产品,包括药品、医疗器械及消毒制品等。”凌沛学说。其中1993年研发上市的眼科用玻璃酸钠注射剂,是国内第一个获批的二类生化新药,也是眼显微外科必不可缺的最佳黏弹剂;治疗骨关节炎HA注射液“施沛特”也是国内首家研制,现年销售额已达3亿元;将玻璃酸钠作为媒介应用于眼部给药传递系统是国际首创,后来培育的产品 “润舒”、“润洁”等都成为年销售额过几亿的大品种,而且这些品种都完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随着团队的壮大,福瑞达的研发领域逐渐扩展。在生物药物基础上,陆续开展了化学药物、天然药物等创新药物研究以及医疗器械研究,除了向内部企业转让外,还相继向国内数十家制药企业转让科研成果,使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通过内部转让培育了20余项国家重点新产品,对外项目转让涉及全国20多个省市,包括鲁南、步长、新华、齐鲁制药、扬子江等药企,威高、扬州亚光等医疗器械企业,河南新福瑞、泰安瑞泰等生物化工企业。转让给鲁南制药的“盐酸西替利嗪及其片剂”,“氯唑沙宗”系列,“单硝酸异山梨酯及片剂”;转让给齐鲁制药的“盐酸艾司洛尔”、“阿齐霉素及胶囊”等,年销售额均已过亿元。

另外,凌沛学及团队在新药研发过程中结合科研与生产的经验,编写出版了8部著作,另有9部高校教材;相继承担国家“八五”、“九五”、“十五”科技攻关计划,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国家“863”计划项目等20余项,省部级科技攻关计划项目50余项。2004年、2006年、2007年3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累计获新药证书200余项,其中二类以上新药证书20余项,国家重点新产品20余项。国家授权专利100余项。而凌沛学本人也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山东省最高科技奖、济南市最高科技奖、何梁何利创新奖;获得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首批“泰山学者”特聘专家等荣誉称号。

突破产学研“最后一公里”

在产学研三个领域,凌沛学做到了游刃有余。他既是科学家,又是企业家,同时还是兼职教授和博士生导师。在福瑞达时代,凌沛学对自己的定位是一名科研人员,如今,他把更多精力放在思考综合顶层设计上。他认为,对企业而言,顶层设计特别是商业模式创新至关重要。这是整合人才、资金、技术等各种资源的基础。唯有如此企业才能少走弯路,顺应变革。

凌沛学凭借着持续的关注、过硬的科研力量以及长袖善舞的商业运作能力,带领着山东福瑞达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发展为横跨药品、化妆品、保健食品等多领域集科工贸于一体的医药集团。在谈到科技成果的转化之路时,他表示:“市场是应用型科学研究的导向。如果科研成果不能被转化成产品,那就不能称其为真正的创新。”在整个产业链中,技术只是一个环节,只有把企业各个环节配置好了才能成功。企业要先研究市场,再开发技术,让市场引领科研。

多年来,他通过探索和努力,带领企业突破了产学研“最后一公里”,并总结了一套“五倍理论”:医药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中研发、生产、商品化、品牌化阶段的资金需求比例关系约为1:5:25:125。随着进程的一步步深入,需要的资金投入量也在成几倍、甚至百倍地增加。按此比例筹集、分配资金量,可以有效预防资金链断裂致使产业化进程减缓乃至失败。

“对很多投资者来讲,一个科研项目只做到产业化还属于沉默成本,而只有到了商品阶段才能创造效益,也就是说125倍的投入,才能变成畅销的商品。作为投资者,如何将资金合理分配,掌控对项目的判断和投资节奏很重要。很多企业家在第二个投资阶段之后就失败了,这无论对于企业还是科研成果来说,都是对社会财富的极大浪费。这就要求企业家投资时需要对科研和管理都熟知,这也就是我所提到的复合型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凌沛学说。

在心系科研,追逐创新的道路上,凌沛学认为创新不单纯指技术创新或发明创造,它是一项系统工程。如何把好的技术变成产品再变成有价值的商品,更考验管理者的智慧。放眼未来,他将继续在产学研的道路上,带领企业继续创造科技价值、市场价值和社会价值,不断攀登科技产业化的一座又一座高峰。

责任编辑 陈晰

猜你喜欢
酸钠人才国家
南岸:聚人才之智 建创新之城
玻璃酸钠+rhEGF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
关节注射玻璃酸钠,好吗?
骨质疏松症采用阿仑膦酸钠联合注射用骨肽治疗的效果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老年人能用“退热栓”吗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
毛遂自荐
为国家选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