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容”文化下的校园风景
——南京市溧水经济开发区小学教育生态课程建设掠影

2017-05-25 00:37朱乐
教育家 2017年17期
关键词:溧水开发区生态

文 | 朱乐

“博容”文化下的校园风景
——南京市溧水经济开发区小学教育生态课程建设掠影

文 | 朱乐

坐落在溧水城北的开发区小学,校园内绿树成荫,满目青翠与绿色主色调的教学楼相映生辉。学校各个区域被分别命名为西香园、双柳池、秋实园、玉兰圃、馨乐园、咏竹园、风华园……

校长章丽平说:“学校的自然环境是学生接触最多的场所。将各类场所赋予别样的人文含义,定期开展游园活动,既能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校园生态环境,拓宽他们的知识面,也能激发他们的生态保护意识,一举多得”。事实上,基于校园环境的生态课程也是开发区小学近年来开展得如火如荼的教育生态课程之一。

积累 从四所村小到一校四区的合并史

2002年9月建校的开发区小学,系4所村小合并而成。15年来,因开发区扩容,学校历经三次合并,目前形成了下辖群力小学、乌山小学、沙河小学三所学校的一校四区办学规模。

2006年,章丽平成为这所村小的校长。上任之初,章丽平面临的首个难题是招生,因为当时学校的办学质量基本处于全区末位。

“9月份开学一年级只招收了25名学生,后来拼拼凑凑甚至把不足学龄儿童招收进来也只有2个小班。看到这种情况我有些着急,但并不悲观。”回忆起十多年前的往事,章丽平历历在目。

不悲观缘于他的自信。在此之前,他已经在其他两所中心小学担任过14年校长,积累了非常丰富的办学经验。他始终坚信,“学校是人办的,只要能够把教师队伍组建好,把教学质量提升上去,老百姓一定会放心地把孩子送到学校来”。基于自身拥有的办学经验和强大自信,他将这种理念灌输给全体教师,并结合开展小班化教育和师资队伍的有力建设引领学校发展。短短两年,学校教学质量获得大幅提升,直接由末位冲到全区前列。此后,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生源数量日益增加。

诞生“博容”文化将劣势转化为优势

近年来,作为江苏省级开发区的溧水经济技术开发区实现了飞速发展。现有车辆及零配件制造、电子机械、食品医药、轻工服装等四大类两百多家企业,大量外来务工人员在此集聚。由于学校地处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地理位置,使得学校生源呈现出多样化和复杂化的态势。在校生1530人中,来自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的外来学生有412人,几乎占到了学生总数的1/3。天南地北的学生群体以及地区截然不同的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导致学生间的融合问题成为制约着学校发展的一大因素。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校长章丽平和书记王洪生等领导陷入了深深的思索。

他们联想到,既然学校地处经济技术开发区,拥有广博的地域和丰富的社会资源优势,同时拥有多个校区合并的现实情况,为什么不能将其结合起来形成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呢?

于是,“博容”文化应运而生。这一文化不仅成为开发区小学校园文化的核心,更成为“开小人”追求的成长目标和价值取向。“博”指向学生未来成长的方向,让他们拥有博远志向;“容”指开发区小学办学历史与校园文化的包容性,三次合并形成的包容品质为八方学子营造了相容互助的学校氛围,也指向开小人宽容雅量的精神面貌。

针对学生由原施教区、开发区落户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各占三分之一的现状,学校开辟“绿色通道”,让外地学生同本地学生享受同等的教育机会。这一举措赢得了开发区企业和众多职工的信任。

章丽平告诉记者,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孩子差异很大,有的高年级孩子刚开始进校时连英语字母都不能认全,更有甚者压根没有学过英语。但是,极具奉献精神的开小英语教师对他们一视同仁,牺牲休息时间为孩子提优补差,给予帮助。辛勤的耕耘换来了收获。在2016年六年级毕业班英语调研中,一校四区团体成绩名列全区第二名。

采访中,五年级的田可瑄同学向记者说起了她的感受:“我最喜欢我们班级的语文老师陈小巧。因为她特别有耐心。对待我们都是一样的,从来不嫌弃班级里的任何一位同学。就连学习成绩最差的同学也从不放弃,而且经常在下课后还跟他们继续交流”。

发展 多元化生态课程让学校办出特色

结合学校背景和办学特点提炼出的“博容”文化成为开发区小学通向素质教育的不二法门。在此基础上,学校建立了“开发区科技微探视展览馆”“容心台”“校园文化廊”等多个课程实践基地。同时,以自身的多元文化为背景,提出了建设教育生态课程体系的构想。在溧水经济开发区的大环境与背景下,通过创立良好的教育生态环境,以教育生态学为指导,将生态意识整合到教育的全过程中去,从而确保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

将原来刻板式的升旗仪式升级为“点亮心灯”活动就是学校的一次重大创新。活动首先选取了外来学生最多的安徽省,并取名为“皖风校园行”。由学生代表献上了一台具有浓郁安徽特色的说唱和舞蹈相结合的节目,当98名安徽籍学生手举心愿卡齐聚“容心台”上时,全校沸腾了。校内掀起一股“皖风”热潮。此举不仅让来自安徽的孩子树立了自信,更对学校产生了认同和归属感,增进了他们同本地孩子的友谊融合。

“知家·爱国”主题周活动,既可以师生共同参与,也可以邀请家长,以该地区文化特色、风土人情为背景和内容,开展形式多样的展示活动。定期开展手抄报展览,通过学生的眼睛与双手描绘心中的祖国文化,激发学生对家乡和祖国的热爱之情,达到和谐共生共进的目标。类似这样的活动还有“情谊凝开小,心愿始南国”“缘结开小、情系北国”……

“从此,学校再也没有因不同地区冲突打架的现象发生。每个人都把学校当成了自己的家,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说起这项体验课程取得的成果,王洪生书记喜笑颜开。“点亮心灯”和“知家·爱国”等主题式体验课程自实施两年多来已经深入师生心灵,成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一大特色。

除了主题式体验课程之外,学校还把开发区科技项目与理念融入学校教育生态体系,开设了“科技微探”和“智慧劳动”等综合性实践课程。同时,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开发出一套《开发区科探》校本教材,分为低、中、高三个年级。在低年级侧重动手剪拼,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和科技意识;中年级重点关注生物科技与环境保护,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与创新精神;高年级突出绿色科技,以开发区高新产业和新能源为研究内容,了解绿色科技、展望科技未来。

在王洪生看来,孩子们不仅要学好书本知识,更要在将来融入社会。因此,十分有必要借助开发区拥有的各项资源,让孩子们提前开阔视野,增强实践能力。近年来,开发区小学的教育范围早已从校园延伸到了开发区,教育内容也从国家课程丰富到了地方课程。学生们不仅经常可以去开发区内的众多企业单位参观、交流,也可以得到相应领域内的专家来校指导。他们在这里学会了服装裁剪、无人机操作……

课程之外,学校开设了“新渌文学社”、容心诗社、无人机等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今年,他们还计划借助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第六十研究所的科研力量,开发相应的无人机课程校本教材。

成果 开发区小学成素质教育范本

谈及“博容”文化下的教育生态课程给学校带来的变化,班主任李光红和校长章丽平向记者讲起一名“篮球队长”的故事。

那年五年级开学1个月后,班级里来了一名学生。他一头长发,穿着花格子衣服,一脸的桀骜不驯。在为他找了个最后的座位让他坐下后,李光红的内心就惴惴不安起来,生怕他惹出什么事端。果然,不久后,班上学生的纠纷与打架基本都与他有关,找他谈话多次还是一犯再犯,只好反映到校长室来。

校长章丽平通过与该生交流发现,这个孩子因学习基础差导致厌学,在老家曾辍学一段时间,在社会上沾染了一些不良习气。校长问他喜欢什么,他一直耷拉着的脑袋抬了起来,说喜欢打篮球。于是,章丽平告诉他可以把他编入篮球队,如果打得好就让他当队长,但他必须保证遵守学校纪律。

这名学生人高马大,加上具有一定的篮球基本功,很快脱颖而出成为校篮球队长,连续两年带领开发区小学在区小学生篮球比赛中获得亚军的好成绩。在他取得亚军成绩之后的周一早上,少先队安排了他当升旗手,并进行全校表扬。这件事情对“篮球队长”影响至深,从此他安分守己、认真听讲,直到六年级毕业考试时数学成绩达到优秀等次,语文、英语也均在良好之上。后来,该学生父母所在单位专程向学校赠送锦旗表示感谢。章丽平说,“篮球队长”这个典型事例就是每年来开小就读的外地孩子的一个缩影。

沐浴在生态课程的春风下,开发区小学的教师队伍也得到了成长。“当年,我们学校的教师大多不是专业师范院校的科班出身,学校里没有一位骨干教师。经过努力,如今已经拥有19位溧水区学科带头人、5名区优秀青年教师。今年又有3名教师被推荐参加‘南京市德育工作优秀青年教师’评选。”说起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成果,章丽平校长的脸上充满喜悦。学校的教学质量在这些骨干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已经位列全区第一方阵。学校更是连续7年获得溧水区教学质量优胜单位。

正如南京市溧水区教育科学研究室主任黄本荣所评价的,不仅肩负着施教区基础教育任务,也担负着为南京溧水经济开发区经济助力发展任务的开发区小学历经十五年的教育实践,充满了艰辛与智慧。他们始终坚持站在儿童的立场上,平心静气,创新躬行,将素质教育融入教育教学活动的方方面面,以打造“博容”学子为目标,给他们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滋养。

开发区小学立足于“博容”文化主题,依托开发区资源和学校内部文化因子,将主题式体验课程、综合性实践课程和校园环境课程等多元化教育生态课程指向学生成长,为学生提供适合其发展的人格教育、技能培养和创新意识,为其他区域外来务工子女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一个成功的思路与范本。

未来 开小人信心满怀

弹指一挥间,十五年的时光已经远去。但对于已经在这里工作了11年的章丽平和所有“开小人”来说,一切才刚刚开始。“博容”文化下的教育生态课程还要在未来走过很长很远的路,而他们已经蓄势待发做好准备。

“我经常对教师们说,我们是幸运和幸福的,因为我们教授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将来收获的桃李就会遍布大江南北。”面向未来,章丽平一如既往的乐观与自信,语言铿锵有力。

>> 文化墙

猜你喜欢
溧水开发区生态
心手相连克难关,在溧水台胞台企助力抗疫在行动
南京溧水虎头鞋:“四根针”里有文章
“生态养生”娱晚年
禅意新中式建筑设计初探——以南京溧水2019G15地块示范区为例
发展前景广阔的淮安高新技术开发区
开发区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挤压还是带动:开发区FDI外溢对无开发区城市经济的影响
开发区体制机制创新研究——以南昌高新开发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