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刀翻飞,刻塑人生
——烟台第九中学传统文化教育剪影

2017-05-25 00:37周文梅
教育家 2017年17期
关键词:硬笔书法白石烟台市

文 | 周文梅

剪刀翻飞,刻塑人生
——烟台第九中学传统文化教育剪影

文 | 周文梅

遗址寻根,传承历史

作为我国史前贝丘文化早期的典型,白石村遗址是目前在胶东地区发现的时代最早、最为典型、性质单纯的贝丘遗址。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科学价值,作为我国城市中现存的较完整的史前村落遗址,具有十分重要的保护利用价值。

2004年以前,在芝罘区新白石路西段北侧,这片距今约7000年的贝丘遗址边立着一块在“文革”时期竖起的已残缺不全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孤独而沉寂。2004年11月,位于遗址东300米处的烟台市第九中学组织学生参观“烟台五十年考古成果展”,被白石社区内的“白石古文化”的古老智慧感动的九中学子给烟台市文化局写了一封信,呼吁政府有关部门对白石村遗址加强保护。2005年1月18日,第九中学与烟台市文物局、市博物馆联合举办“保护白石遗址,美化家园生活”活动,拉开了保护白石遗址活动的序幕。学校组织200余名团员清扫白石遗址并进行宣传保护活动;此后又成立了“白石文化探索”课题组,通过实地察看、走访相关部门、街区问卷调查、请教专家等形式对遗址及白石社区人文、历史、环境、人口、建设等做了更大范围的实践调查。

功夫不负有心人。学生们通过大量的社会调查,克服了课堂学习难以想象的困难,调查清楚了白石文化的起源、文化内涵、历史价值,在考古学中的地位以及令人担忧的现状,传承文化的使命感、责任感促使他们进一步提出了具有建设性的文化遗址保护提案。2006年5月27日,作为区教育系统校长培训班的活动现场,第九中学为与会者提供了大量内容丰富、图文并茂的胶东国宝档案材料,学生们在会上展示了未来白石文化遗址公园设计图案,震撼了现场的领导和来宾。

在九中学子的行动感召下,当地主管部门也积极行动起来。2006年5月,白石遗址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九中珍爱历史,保护遗址的教育活动也一直延续下来,校园内的“白石文化长廊”也成为学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见证。

剪刀翻飞,刻塑人生

刻刀翻飞,纸屑纷落,伴随着剪刀的起起落落,宣纸上梅花怒放、鲤鱼翻腾、喜鹊欲飞……这是山东省烟台第九中学剪纸课的情景。

2008年,九中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艺术引入社团课,作为学校的特色校本课程进行深入开发。六年级以动植物题材为主,七年级以建筑、人物题材为主,在技法上低年级以剪为主,高年级以剪、刻、染为主,随着技法的成熟,剪纸技巧的难度也不断升级。在老师们眼中,学生们剪得好不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练习剪纸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提高孩子们的个人素养。剪纸艺术是用双手触碰情感的艺术,学校希望以剪为动力,以纸为载体,引导学生们用眼睛去观察,用双手去创作,用心灵去感悟。让学生通过接触各种形式、风格的剪纸作品,在观察、分析、比较的过程中逐渐领会剪纸创作的语言,享受剪纸的魅力,汲取艺术的精华,传承非物质文化。

“刚开始参加剪纸社团只是感觉好奇,可是随着学习的深入我发现有一种神奇的魔力把我牢牢地吸引住。学习剪纸,我不仅仅学会了一门技艺,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对待事物的态度,真的收获多多。”“剪纸使我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变,剪纸的细腻需要我很细心地去刻,这使我改掉了粗心大意的毛病,刻纸锻炼了我持之以恒的耐力和专注力,大大提高了我上课的听讲效率。”孩子们用稚嫩的语言讲述了他们的收获。在九中,各个教学楼走廊里悬挂着学生的剪纸作品,有的稚嫩,有的精巧,“剪纸”成了学校的一张靓丽名片。

2013年11月29日,在铁姆肯为我校举行捐赠的仪式上,学生们的剪纸作品被作为礼物送给了铁姆肯公司中国区总裁施博胜先生以及他的夫人施维雅女士,深受他们的喜爱。

学书立品,墨润童年

书法作为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堪称世界艺术之林的奇葩。表面看来,书法艺术是对汉字形体的美的塑造,实则是中国的文化思想、审美思想、艺术思想的真实展现。书法学习,既能帮助学生练得一手好字,也是增进学生学识修养的举措,对学生的个性塑造及审美能力的提升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第九中学将书法学习纳入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依据“点面结合、师资保证、校本课程、制度跟进”的工作思路,将书法教学列入每周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硬笔书法是练习书法的基础,学校面向全体学生普及硬笔书法教育,让每一个学生领悟书法的奥妙;同时选拔对书法有兴趣、有特长的学生成立书法社团,在每周固定的周二和周五社团活动时间进行专门训练和毛笔字练习。

为保证教学效果,学校采取了“外请名师引路,校内教师跟进”的策略。聘请烟台市硬笔书法协会钱鸿举主席每周四下午给初一学生上书法指导课。学校语文老师和美术老师课后跟进辅导,监督练习。每年的校园艺术节,全校性的书法比赛是一道不可缺少的风景,不少在烟台市中小学硬笔书法大赛中获奖的优秀的作品被印刷成册,成了孩子们最珍贵的纪念品。

书法练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使学生把练字当作一种自觉,氛围的营造非常重要。为此,学校把书法教育与“导师制”“家长学校”等工作结合起来,引导教师、家长也参与到书法练习中。教师的言传身教,“书香家庭”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学习书法的热情被持续激发,实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在烟台市硬笔书法协会的帮助下,九中的学生也拥有了自己的校本教材,从笔画练起,循序渐进,“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把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一种无形的东西在写字练习中产生,从汉字的横平竖直,方方正正的间架结构间,孩子们学到了做人的道理,也培养了对美的观察力和发现力。

猜你喜欢
硬笔书法白石烟台市
株洲市白石港河道治理探析
《灌木丛篁图》
烟台市苹果种植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安秀扬硬笔书法
博物馆在公共文化教育中的探索——以烟台市博物馆为例
白石塔
红砖白石五店市
对烟台市旅游业发展的探析与思考
我的硬笔书法”情愫“
结缘硬笔书法 耕于方寸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