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立人,助力学生多元发展

2017-05-25 00:37孙艳红
教育家 2017年17期
关键词:考级母语国学

文 | 孙艳红

国学立人,助力学生多元发展

文 | 孙艳红

黑河市实验小学坐落在美丽的黑龙江畔,始建于1910年,是黑河市区内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百年老校,黑龙江省首批标准化先进学校。2014年、2015年,原幸福中心学校和第三小学分别加入实验小学,组建黑河实验教育集团,开启了集团化办学的新篇章。

在一百多年的办学历程中,黑河实小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乘风破浪,与时俱进,形成了独特的优良传统,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近年来,学校秉承厚重历史,积极开展国学教育,实施经典诵读工程,让孩子们浸润书香,儒雅成人。在抓实国学教育的同时,丰富多元课程,开展多彩活动,走出了一条“国学立人、多元发展”的特色之路。

国学教育润泽心灵,乐读经典丰富生命

我校2013年9月开始将国学经典教育引进课堂,每班每周安排一课时的国学课,选用专业的教材,安排专职教师,开展国学经典的诵读和教学。

“腹有诗书气自华”,两年来的积累,我们感受着经典诵读带给孩子们的变化。渐渐地,师生们都爱上了国学,师生共诵经典的场面,成为学校一道美丽的风景。

每周二和周四早读是我校的“国学小讲堂”的固定时间。小讲师们利用早读10分钟为全校同学讲解历史典故,从“三朝”讲到“五代”,从“清明祭祖”讲到“重阳敬老”……孩子们侃侃而谈,其丰富的知识让老师们都感到佩服。

经典文化,意在传承,重在积累。每年的寒暑假,学校为老师和每个年级推荐经典名篇的背诵内容,本着“奖勤不罚懒”的原则,鼓励师生不限数量自愿背诵,意在激发兴趣、积累语言、修身养性、开发记忆潜能。为鼓励背诵积累热情高的同学,学校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制定标准,开展“国学考级”活动。按照内容和熟练程度,以年级为单位分为四个等级。考级现场,孩子们跃跃欲试、信心满满,低年级的小孩子流利背诵《弟子规》《百家姓》《千字文》,高年级学生将《论语》《大学》《中庸》等名篇佳句娓娓诵来,让验收小组的老师感慨不已。截至目前,集团三校区共评出国学小新星920人、小明星200人,小达人187人、小博士79人。不仅如此,老师们也身体力行,参加“教师国学考级”,集团三校区教师参与国学考级的达到156人,有的教师一学期的背诵量竟然达到90篇,令人感佩不已。师生同读同背经典,成了实小最美丽的风景。

学校每学期举办一次国学经典展示周活动,各班精心编排节目参与展示。孩子们或歌或舞,或吟或诵,举手投足间显露出儒雅气质。 学校的“国学立人”特色教育,掀起了“读圣贤书、背千古文、做儒雅人”“纳百家之长以厚己”的国学热潮。在2015年的区运会开幕式上,由460名学生表演的大型操《唐诗古韵》清新流畅、优雅婉约,让大家眼前一亮。2015年7月,毕婉秋等三位小选手赴省城参加了 “中华少年强——黑龙江省首届最强国学少年挑战赛”,以优异的表现为家乡黑河争了光。

推动阅读亲近母语,读写互动提高素养

我校从2014年3月开始,启动“亲近母语——大语文教学研究活动”,以“读好书、写好字、习好文”为支撑,全面提升实验学子的语文综合素养。

重构语文课堂。首先,从改进语文教学,重构语文课堂入手,利用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等形式,实现语文课堂的短时高效,将节省下来时间进行整本书导读、读书交流、绘本欣赏等研究型阅读,由原来的“教课文”逐渐转变为“用课文来教”。与此同时,为了给儿童提供更丰富更优秀的阅读材料,我们选择了全国“亲近母语课题组”编写的《日有所诵》作为补充诵读教材。六年一贯,日不间断,缓坡上行,让优秀的中外儿童作品陪伴孩子们成长。

阅读课程化。为了提高学生的母语素养,我校启动了“开展读写互动研究,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课题实验。我们采用“1+2课程模块”,依托诵读课程、整本书阅读课程,辅以我校原有的国学课程,通过大量的阅读、诵读、分享、表达和体验,让儿童亲近母语,拓展阅读量,积累语言,学会表达。我们希望用两座灯塔照耀儿童完整的心灵世界;一座是传统文化经典——引领全校师生诵读积累,另一座是中外经典文学作品——依托《日有所诵》以及“亲近母语小学阶段分级阅读目录”中的必读和选读书目,为学生推荐适合他们的书,每位教师都成为推动儿童阅读的点灯人。目前学校已正式成为全国亲近母语总课题组“十三五”的实验学校。

百年“实验”薪火相传,“和雅”校园多元成长

从学校厚重历史中挖掘和提炼学校精神,并予以发扬和传承,是学校现任班子的职责。“实验”的含义是尝试、实践、探索、先行,实验精神的核心内容是:乐于尝试,勤于实践,勇于探索,先行一步。结合校史校情和时代要求,学校确立了“开实验之风,育多元人才”的办学理念,以“多彩实验,多元成长”为德育活动和课程建设总目标,以“保持学校传统优势,满足学生多元需要”为指导思想积极开发校本课程,构建富有学校特色的三级课程体系。通过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为学生创设实践体验的空间、自主学习的氛围、展示锻炼的舞台、艺术熏陶的平台。

打造国学书法特色课堂,构建男足女舞活力校园。通过阅读课、书法课、国学课、美文欣赏等校本课程,让学生在“诵读经典、亲近母语、习文练字”中感受中华传统文化魅力;将足球课、形体课、跆拳道、国际象棋等课程分年段排入课表,给学生一个基础的兴趣启蒙,促进其多元发展;组建涵盖了体育艺术、琴棋书画、科学探究、手工制作等内容的学生社团72个,“快乐星期三,大家来参与”,有1800多名学生活跃在各个社团中。

尊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营造宽松的成长环境。鼓励儿童树立自信,发展志趣,做最好的自己。如今的实验小学,三个校区62个班3000余名学生在校园里绽放天性,张扬个性,快乐学习,健康成长。丰富的校本课程,多彩的德育艺体、社会实践活动为学生成长引路,留下了他们一串串稚嫩却坚实的足迹。

猜你喜欢
考级母语国学
“垂”改成“掉”,好不好?
母语
母语
奋斗鸡—我的国学日常
论《远大前程》的语言特色及其母语迁移翻译
人民音乐出版社推出国内首套《陶笛考级曲集》
你是如何面对失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