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有品质的陪伴

2017-05-26 14:12刘黔敏
幼儿教育·父母孩子版 2016年11期
关键词:运动儿童家长

刘黔敏

在国外参观幼儿园时,感触最深的就是他们对运动的重视。无论去哪一所幼儿园,大多数的时间里孩子都是在戶外运动,荡秋千、爬树、踢足球,等等,即便在室内,也有丰富的体育设施,保证在下雨、下雪的情况下孩子也能有充分的运动机会。好奇之下问某位园长,每天为孩子安排了多少户外活动的时间,园长的回答是至少3小时,答完还补充了一句:“如果天气好,我们尽量让他们在户外运动。”相比之下,国内孩子的运动时间和运动质量都无法同日而语。为什么要让孩子多运动?运动对孩子有何全面发展的价值?又如何为孩子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呢?

在这样一个时代,为什么尤其需要强调让孩子多运动

美国学者尼尔·波茨曼曾在《童年的消逝》一书中感叹,电视让儿童失去了童年,提早进入到成人文化的世界之中。若这位学者处在当今这个时代,估计不会只控诉电视对儿童文化的侵蚀,而要忧思更多电子产品和网络的普及对儿童带来的各方面的影响。电子类的活动可以独自进行,几乎没有门槛,孩子甚至不会说话就可以学会刷屏,又因其是多感觉通道的刺激,因此对儿童有莫大的吸引力。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儿童,更容易养成静态的生活模式。但我们都知道,无论是儿童还是成年人,运动参与降低,肥胖症患者就会上升。根据相关部门的统计,我国肥胖儿比率逐年在增加。除去饮食方面的因素,现在电子产品的普及,使得越来越多的孩子从小就养成了静坐不动的生活方式,这也是重要原因。由此在这个视觉化的时代,让儿童从小养成运动的习惯就显得尤为重要。

全面理解体育锻炼对儿童发展的价值

在很多人看来,运动好似乎并不是一个儿童值得自豪的本领,如果某个儿童运动好而文化课成绩不佳,也往往会被老师冠上“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标签。事实真的是这样吗?通过现代脑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运动与学习能力发展中间的介质被发现,运动时会产生多巴胺、血清素和正肾上腺激素,而这三种神经传导物质与我们的情绪、记忆和注意力都有着直接的关系。同时运动过程中大脑很多部分的功能自然整合,也会促进学习的效果。以篮球为例,它需要眼快、手快、脚快以及决策快。球员拿到球之后只有千分之几秒的时间决定是自己投还是转交给别人;若是自己投,大脑又得马上计算球投进篮的概率,以及投不进被别人拿去的后果。所以鼓励孩子运动,其实是促进他大脑功能的整合,有益无害。

除去以上所述运动与智力发展的关系,教育科学研究的深入,让我们从一个更全局的视野,去看待运动在个人成长中的价值。很多研究已经证明,规律运动会对儿童的社会心理产生积极作用。具体如增强儿童的自尊心,通过对内分泌水平的调整而消除其沮丧的情绪等。当我们在谈论很多儿童发展的主题,如自尊自信的建立、合作精神的培养、注意力的训练等,很多方面的发展目标都可以借由运动来实现。此外,现代的教育已经将运动引入到某些有特殊需要儿童的教育上面。如有攻击性倾向的儿童,如果适当引导,让运动成为其宣泄暴力的通道,那么就减少了他通过其他途径发泄负面情绪的可能。而对于有注意力缺失和多动症的儿童而言,运动也是自我控制的良药。治疗多动症儿童的常用药物利他林,就是通过增加大脑中多巴胺来达到改善注意力和抑制多动的目的。而运动本身也会分泌这种物质,因为是自身分泌,还不会有其他的副作用。许多一线的治疗师都发现,武术、体操、球类等运动对多动症的孩子非常有帮助,因为这些运动需要全神贯注,儿童也比较愿意坚持下去。

让孩子动起来,家长能做什么

1.放手让孩子自己去探索运动的边界,建构运动中的“安全感”

经常会听到家长对孩子叮嘱“小心点,不要摔跤了”“那太危险了,快下来”“那边脏,不要去”诸如此类的话,总结起来就是要小心,不要伤了身体。正因为怕孩子在运动中受伤,家长容易为孩子的运动划定边界。我们需要明确的是,儿童在运动中的安全感,是建立在自身对能力的认知和尝试之上,而非家长的人为限定。在心理学上有一个专门的名词叫“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现有水平和可能达到水平之间的这个区域。孩子自出生之日起,就在自然地探索自己运动的最近发展区,如第一次尝试爬、第一次尝试走路等。当孩子具备更强的活动能力,就要求家长在带孩子户外运动时,尽量少给孩子限制,给予他们最大的自由,让他们去尝试各种身体动作,挑战自己身体能力的极限。如果家长善于放手,孩子就会在运动的过程中,建构起属于自己的“安全感”,因为在不断尝试的过程中,他们已经知道了自己能力的“边界”在哪里,哪些活动是自己能胜任的,哪些超出了自己的能力范围,慢慢地就形成运动中的“风险管理”意识和能力,这样的孩子反而不容易出事故。反之,不停地给孩子设定边界,这也不能做,那也不能做,久而久之,孩子就真的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了。在他们的眼中,只有大人说安全才安全,大人没有说安全的地方就是不安全的。正因为这种教养方式,又使得孩子失去了很多锻炼的机会,运动能力发展自然滞后,反而更容易出现身体损伤的状况。此外,在安全性很高的环境,孩子们容易变得失去安全风险意识,更容易受伤。从心理层面来看,这样养大的孩子不太有冒险精神和探索欲望,更喜欢一直待在生活的“舒适区”,对其精神人格的发育也是不利的。

2.父母先动起来,将运动融入家庭日常生活

研究表明,10岁前是培养儿童运动习惯、运动兴趣的关键期。进入小学之后,孩子的运动时间会逐步减少,而在学前期阶段运动时间更能够得到保障。所以,在早期阶段让孩子有充分的运动经验,养成爱运动的习惯至关重要。对于孩子而言,最难的不是动起来本身,而是将其变成一种规律和习惯。从现实来看,儿童对家庭的依赖程度很高,如果家庭中其他成员形成了运动的习惯,那么自然能够带动孩子走出家门,到自然中去奔跑和跳跃。反之,如果家长回到家之后就是在微信圈里感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惬意,或者坐在电视机前足不出户地尽观天下奇闻轶事,指望孩子养成喜欢运动的习惯,就只能是一种美好的愿景。有些家庭孩子由祖辈抚养,老人由于体能的原因,往往跟不上孩子运动的节奏,孩子的运动能力提升也受限制。所以在这方面,年轻的父母应承担更多的责任,一方面自己动起来影响孩子,另一方面愿意陪伴孩子运动。

3.帮助孩子选择适合他(她)的运动项目

从运动科学的角度看,不同的运动项目对个体身体机能的发展有着不同的侧重点。由此,对于具有不同体质特征的孩子,适宜的运动类型也有所不同。家长可根据具体情况,在保证孩子一般运动量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选择运动项目,进行引导和选择。如果孩子下肢力量弱、协调能力不强,可以选择跳绳、骑自行车等项目,这类项目可以比较有效地锻炼孩子的协调性和灵敏性。如果孩子身体抵抗力不强,试图让孩子更有毅力,那么游泳、爬山等项目是不错的选择,这类项目在磨炼其意志品质的同时,可以有效提升孩子的心肺功能,增强耐力,对提高孩子的免疫力也非常有帮助。如果孩子反应较慢、视觉发育不良、注意力不太集中,则可以选择羽毛球、乒乓球等项目,这类项目对孩子的反应能力、平衡能力、注意力等有很好的锻炼作用,孩子在回球的过程中能强化其空间判断能力和手脑协调能力。如果孩子个性比较内向,希望他(她)更具有乐群性,可以考虑让其参与到一些集体类的项目中,这类项目要求孩子必须与队里的其他成员交流、协商、合作,形成团队意识。当然,要让孩子动起来,更多的是需要保证孩子每天有一定的运动量,但并不提倡一次运动量太大。运动量也要适当,因为孩子处于生长发育期,关节韧带都比较脆弱,长时间的运动会给他们带来伤害,尤其是长时间一侧的锻炼更应避免。

猜你喜欢
运动儿童家长
家长错了
不正经运动范
留守儿童
家长请吃药Ⅱ
六一儿童
犯错误找家长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
“六·一”——我们过年啦!
捏脊治疗儿童营养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