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祁入蜀路线考述

2017-05-26 09:06王福元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7年4期
关键词:蜀地路线

王福元

摘 要:北宋文臣宋祁嘉祐元年八月自定州移知益州,嘉祐二年二月上任。其自定州到益州的路线为:自定州南下,经卫南到开封;自开封西行,经渑池、陕州、华州、长安等地到达凤翔;自凤翔往南,翻越二里山、御爱山,过大散关;出大散关西南行,经黄花驿、三泉县、朝天岭、绵谷县、望喜驿,过剑门、梓潼、绵州、罗江驿、汉州,到达成都。

关键词:宋祁 蜀地 路线

★基金项目: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宋祁年谱长编》(项目批准号14YJC751042)阶段性成果

宋祁,字子京,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后徙居安州安陆(今湖北安陆)。天圣二年(1024),与兄庠同时登进士第,列甲科第十名,释褐为复州军事推官。累官至皇祐五年(1053),知定州(治今河北定州市)。嘉祐元年(1056)八月,有诏解宋祁定州职,移知益州(治今四川成都市)。此时宋祁已经五十九岁,年迈而徙官。自定州到益州,其间路途遥远,宋祁走的哪条线路,其间有何诗歌创作,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对宋祁诗文有关内容进行考索以勾勒其入蜀路线图。为了便于考述,将宋祁自定州到益州的路线分为定州至开封、开封至大散关、大散关到益州三段。

一、定州至开封

宋祁自皇祐五年(1053)正月诏知定州至嘉祐元年(1056)八月诏移益州,在定州任职三年有余,其实早有思归之心。其诗文中有大量边境生活清苦之叹。如《上昭文相公书》:“况其本来文翰诸生,不习军旅,……若早得罢归,供职经筵,晚节之幸也。” [1]卷五一宋祁在此书信中敞开心扉向庞籍诉说不习边地军旅之事,望其荐引早日归朝。《腊后书所见》《思归》《次韵天平观文庞相公以久留塞下见寄》《登高晚思》等诗均表达了思归的心境。

嘉祐元年(1056)八月下诏移益州,九月上旬宋祁解定州职,一路南行,赴益州。其文《益州谢上表》曰:“昨被嘉祐元年八月诏书,授臣吏部侍郎,仍旧职,移知益州。臣以九月解定州符印。十月过阙下。”[1]卷三八文中只言九月解印,未言具体日期,然据《九日过卫南》诗题及上文 “十月过阙下”句,知宋祁在九月九日前已出发。

一路南下,九月九日,行至澶州卫南。作诗《九日过卫南》,诗中有:“酒驻衰颜浅,风吹客帽寒。”[1]卷八卫南,属澶州,治所在今河南滑县东。《太平寰宇记》卷五七:澶州“隋开皇十六年置楚丘县,属滑州。以曹州有楚县,改名卫南县。此在卫之南垂,故以名县。今属澶州。”[2] 1182宋祁此时已近花甲之年,故诗有“衰颜”之叹。此时正值秋九月,微感风之寒冷。而睹黄花又引起故乡之思。

自卫南县南行,十月到达开封,滞留月余方西行。在开封期间面见仁宗皇帝,赐“镇静”二字为治蜀之策略。《益州谢上表》:“臣以九月解定州符印,十月过阙下,又奉詔旨,许朝见面赐训敇。” [1]卷三八朱弁《曲洧旧闻》:“宋子京《西征东归录》载云:‘知成都陛辞日,面请圣训。上曰:镇静。子京自著其事,曰:语简而意尽,于治蜀尤得其要,真圣人之言也。”[3] 93

二、开封至大散关

嘉祐元年(1056)十一月,宋祁自开封出发,一路西行,过陕州、华州、长安、凤翔等地,再折往南,经陈仓到秦岭北麓的大散关。

十一月,宋祁向仁宗辞行,从开封再次出发,沿今陇海线西行。据《益州谢上表》:“十月过阙下,又奉诏旨,许朝见面赐训敇。自见逮辞凡一月。” [1]卷三八可知十一月再次出发。

嘉祐二年(1056)正月新岁,在羁旅中,有诗《途中新岁忆三城兄长相公》寄兄宋庠而述思家之情。三城,即河陽三城,宋庠此時正守河陽,故代指庠。诗中有“马上逢元朔,匆匆记物华” [1]卷八句。元朔,即正月初一。自十一月开封出发,至新年,一月有余,宋祁仍在旅途中。从其留存诗文看,还未过秦岭。宋祁此番入蜀似乎并不急于上任,进取之心逐渐消退。宋庠以《和子京旅况》和此诗,仍勉以国事为重。

嘉祐二年春,沿今陇海线西行至渑池。作诗《渑池道中》。渑池在今河南省西部、黄河南岸,北与山西省交界。宋时渑池属河南府,在洛阳到陕州之间。往西是崤山、函谷关。诗言“紫动林梢已放春” [1]卷一四则此时已是早春。宋祁此时年已六十岁,故又言“自笑衰翁应分定” [1]卷一四。

继续西行,过陕州,访处士魏野旧隐,赠诗魏野之子,会官牒促上任。有诗《次陕郊》。诗中有“惊风吹客梦,西落剑南天” [1]卷六句,知诗作于受诏移益州之后。陕州,属永兴军路,与河南府接壤,治陕县。由“官牒见婴缠。遽传非久舍” [1]卷六句,则明朝廷催促上任。又有《题著作魏仲先隐墅》。魏野,字仲先,原为蜀人,后迁居陕州。自筑草堂于郊野,读书咏诗,不求仕进。天禧三年十二月卒。魏野卒时至此已三十七年,故诗中“白杨风老几寻枝”句下自注曰:“仲先去世三纪有余。” [1]卷一六又有诗《赠清逸魏闲处士》,魏闲乃魏野之子。

西行入华州,游西溪河。有诗《华州西溪》。华州,属永兴军,在陕州之西,京兆府之东。西溪,渭水南岸支流,在今陕西省华县西。诗题下自注:“在路左百步。”则宋祁非刻意游西溪。

到达长安,睹唐朝旧物,感古今之变。诗《长安道中怅然作三首》其一有:

“树老经唐日,碑残刻汉年。便须真陨涕,不待雍门弦。”其二有:“宫破黄山在,城空北斗移。”其三有:“南山不改色,千古恨相仍。” [1]卷一二长安,宋朝时为京兆府治地,属永兴军,唐朝旧都。老树、残碑、破宫、南山等引起诗人无限的历史兴亡之感。宋祁在长安所作的诗还有《过玉莲汤》。“玉莲汤”设在长安宫中。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卷下“锦雁”条有对玉莲汤有描述:“奉御汤中,布以文瑶密石。中央有玉莲汤,泉涌以成池,又缝锦绣为凫雁于水中。帝与贵妃施钑镂小舟戏玩于其间。宫中退水出于金沟,其中珠缨宝络流出街渠,贫民有所得焉。”[4] 54

继续西行,到达凤翔。《开元寺塔偶成题十韵》作于游凤翔开元寺时,诗有:“集福仁祠旧,雄成宝塔新。经营一甲子,高下几由旬。” [1]卷二〇开元寺,在凤翔府凤翔县。《大清一统志》卷一八四“陕西凤翔府二”:“开元寺在凤翔县城内北街,唐开元元年建,寺内亦有吴道子画佛像,东阁有王维画墨竹。”[5]卷一八四诗中“经营一甲子”句下自注:“自至道乙未经始,至至和岁乙未告成。” [1]卷二〇则寺塔成于至和二年(1055),宋祁到此地时,寺塔建成不久。

过唐九成宫故地。作诗《拟杜工部九成宫》。《杜诗详注》卷五《九成宫》注:“《唐书》:九成宫在凤翔麟游县西五里,本隋仁寿官。贞观间修之以避暑,因更名焉。”[6] 386九成宫位于凤翔麟游县,则宋祁过凤翔时游此地。宋祁诗集中有多篇拟杜、和杜诗。除此篇外还有《拟杜子美峡中意》《和贾相公览杜工部北征篇》等。

自凤翔折往南,翻越陈仓二里山、梁泉御爱山。有诗《晓过二里山》。二里山在陈仓驿附近。陈仓驿在陈仓县城。陈仓县,属凤翔,治所在今陕西宝鸡市东二十里渭水北岸,唐宋時陈仓县已移治今宝鸡市,并改名宝鸡县。《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宝鸡县“本秦陈仓县,秦文公所筑。因山以为名,属右扶风。大业九年,移于今理,在渭水北。乾元二年改为宝鸡,以昔有陈宝鸣鸡之瑞故名之。”[7] 42诗有“黎明走苍山”[1]卷六可见旅途之辛苦。接着又翻越御爱山。有诗《御爱山》。《方舆胜览》卷六十九“凤州”条:“御爱山,在梁泉县松陵堡之侧。唐韦庄《入蜀记》云:大散岭之北。唐僖宗巡幸历山下,爱玩不能去。”宋祁此诗除了对御爱山险要地势的描写外,也未忘对僖宗的议论。

继续南下,到达大散关。有诗《散关》。《方舆胜览》卷六十九“凤州”条:“大散关,在梁泉县。係极边,为秦蜀要路。” [8] 1213大散关位于今宝鸡市渭滨区二里关西的大散岭上。大散岭是嘉陵江与清姜河的分水岭,为秦岭主脊。大散关乃“川陕咽喉”,历代兵家必争之地。诗中“关存不置吏”“今为有道废” [1]卷七隐含着对盛世的赞颂。

三、大散关至成都

过大散关后,宋祁沿着古蜀道一路南行,经黄花驿、三泉县、利州朝天岭,嘉祐二年(1056)二月一日到达利州治所。其后经望喜驿,过剑门、梓橦,二月二日到达绵州。再经罗江驿、汉州,于二月上旬到达成都,二十日领州事。

出大散关,沿嘉陵江上游西南行,到达凤州梁泉县黄花驿道。有诗《黄花道》。诗言“锦官何日到,菖叶已催耕” [1]卷一二当作于益州到任之前,且盼望早日到成都。《方舆胜览》卷六九“凤州”下有“黄花驿”,则黄花驿在凤州。《太平寰宇记》卷一三四“凤州”梁泉县条:“废黄花县在州北六十里,本汉故道县地,今县即梁泉县之梁道乡。”[2] 2628

继续南行,到达三泉县,游龙洞。作诗《三泉县龙洞洞门深数十步呀然复明皆自然而成》。三泉县,北魏正始中置,以界内三泉山名,北宋时长期直属京师,其地与利州、兴元府接壤,在今四川广元市东北。《长编》卷八:乾德五年“五月庚寅,诏兴元府三泉县直隶京师。”[9] 194宋祁所作此诗后来经利州路转运使刻石。《能改斋漫录》卷一一“宋景文诗尽龙洞之景”条:“三泉龙洞,以山为门,深数十步,复见天日及山水之秀。盖自然而成,非人力也。宋景文公赋诗云……曲尽龙洞之景。利路漕为刻石,仍以石本寄公。”[10] 329

继续南下,到达朝天岭。作诗《朝天岭》。朝天岭在利州北部,离三泉县不远。《方舆胜览》卷六六“利州”:“朝天岭,在州北五十里,路径绝险。”[8]P1156诗言“萋萋芳草意,无乃为王孙” [1]卷九景色虽美,而诗人不得不赶路。

继续南行,于嘉祐二年(1056)二月一日,止宿利州治所绵谷县,此时桃李花已盛开。有诗《二月一日次利州見桃李盛开》。宋祁到达朝天岭时已进入利州境内,此时所“次”当为利州治所绵谷县。绵谷县故址在今四川广元市利州区嘉陵江东岸。《太平寰宇记》卷一三五:“利州,益州郡。今理绵谷县。”[2] 2646

南行,至望喜驿,见嘉陵江。作诗《次望喜驿始见嘉陵江得予友天章张文裕西使日咏嘉陵江诗刻于馆壁有感别之叹予因戏答二章他日见文裕以为一笑》二首。北宋置望喜镇,在今四川广元市西南昭化镇南。唐朝已于此置望喜驿,元稹有《望喜驿》诗。《方舆胜览》卷六十六“利州”条有“望喜驿”,并引李商隐《望喜驿别嘉陵江水二绝》诗。宋祁在诗中以美景安慰怀归之情,而怀归之心愈显。

向西南方向前行,进入剑州,至剑门。有诗《次剑门》。诗有“春风来迥野” [1]卷八则此时早已入春。《初入蜀州阁道作》诗亦作于此时。剑门,在今四川剑阁县北六十里剑门镇。其地势险要,乃兵家必争之地。

西南行,至梓潼,访张亚子庙。诗《次梓潼》有“行行芳序深” [1]卷八句,知此时春色已浓。梓潼属剑州,在今四川梓潼县。诗《张亚之庙》题下自注:“今封英显王。”诗有:“潼水无时腐,英名相与俱。” [1]卷八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九○《郊社考》卷二三:“英显王庙,在剑州,即梓潼神张亚子。”[11] 823《长编》卷四九:咸平四年七月,“丙子,封剑州梓潼神济顺王为英显王。”[9] 1066可知宋祁过梓潼曾访张亚子庙。

继续向西南行,二月二日,到达绵州,人困粮乏,幸友人接济。宋祁文《王侍读启》:“二日次左绵,枉飨人肃给。嗣饷醪筍,皆济所乏,感愧无喻。” [1]卷五三左绵指绵州。杜甫《海棕行》诗云:“左绵公馆清江濆,海棕一株高入云。”仇兆鳌注:“绵州,涪水所经,涪居其右,绵居其左,故曰左绵。”[6] 922绵州地近成都,二日当指二月二日,是月二十日祁已领益州事。

西南行,止宿罗江驿,题诗于驿之翠望亭。《题罗江翠望亭兼简西游君子》即所题诗。罗江,县名,属绵州。治所在今四川德阳市东北五十里罗江镇。县治内有罗江驿,唐时已设,唐彦谦有诗《罗江驿》。明曹学佺《蜀中广记》卷五一:罗江县“左水自安县来,右水自绵州来,合于县之东北,蹙成罗纹”[12]卷五一,故名罗江。陆游《罗江驿翠望亭读宋景文公诗》诗云:“宋公出牧曾题壁,锦段虽残试剪裁。”[13] 281知至南宋时宋祁所题诗仍存。

继续往西南,到达汉州时,游房公湖。作诗《汉州房公湖》。汉州,与成都相邻。房公湖在汉州,宋祁过汉州,游之。《方舆胜览》卷五四“汉州”条:“房公湖,又名西湖。”[8] 967房公湖乃唐代名相房琯贬汉州刺史时所建,诗中流露出对房琯的敬仰之情。又《汉南州按行江涘以诗见寄》诗有:“净练寒江供望阔,赤萍圆日对吟低。轻筒络绎传清唱,知在春烟几曲溪。” [1]卷一八言“寒江”、“春烟”与宋祁至汉州时之时节合,诗亦当作于此时。

到达成都。嘉祐二年二月二十日,领益州事。《益州谢上表》:“昨被嘉祐元年八月诏书,授臣吏部侍郎,仍旧职,移知益州。……以今年二月二十日领州事。” [1]卷三八宋祁到达成都应在领州事之前,然具体日期不可考。

嘉祐三年(1058)十月,王素知成都,宋祁被召还待阙,其在蜀约一年九个月。

四、结语

宋祁自嘉祐元年(1056)八月诏移益州,到嘉祐二年(1057)二月上任,历经长达七个月。调任时宋祁已经五十九岁高龄,行动多有不便,而定州到益州又路途遥远,山路险峻。宋祁自接到移知益州诏书后,于九月上旬解定州职,一路南下,九月九日已到澶州卫南,十月抵达开封。面见了仁宗皇帝,滞留开封月余重新出发,一路西行,经渑池、陕州、华州,到达长安,再往西进入凤翔县。又自凤翔折往南,翻越二里山、梁泉县御爱山,过大散关。出大散关后,沿嘉陵江上游西南行,经梁泉县黄花驿,到达三泉县,继续往南翻越利州北部朝天岭,到达利州治绵谷县。再往西南行,经利州望喜驿,过剑门,经梓潼县,嘉祐二年(1057)二月二日,到达绵州。再经罗江驿,过汉州,约二月上旬到达成都,二月二十日领益州事。

参考文献

[1] 宋祁.景文集[C].湖北先正遗书本.

[2] 乐史.太平寰宇记[M].中华书局,2007.

[3] 朱弁.曲洧旧闻[M].中华书局,2002.

[4] 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M].中华书局,2006.

[5] 潘锡恩,穆彰阿.大清一统志[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6] 仇兆鳌.杜诗详注[M].中华书局,1979.

[7] 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M].中华书局,1983.

[8] 祝穆.方舆胜览[M].中华书局,2003.

[9]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M].中华书局,2004.

[10] 吴曾.能改斋漫录[M].中华书局,1960.

[11] 马端临.文献通考[M].中华书局,1986.

[12] 曹学佺.蜀中广记[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3] 钱仲联.剑南诗稿校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猜你喜欢
蜀地路线
《蜀道难》中多元地域文化
蜀地房屋花样多
画出路线
蜀地写意油画的诗意探索
闻鸡起舞
笨鸟先飞
唐末蜀地对中国画的继承与发展的重要意义
民国时期蜀地孟学概论
解读高考题中的有机合成路线
找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