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市黔邵花猪地方品种资源特性调查

2017-05-30 10:48阳巧梅张彬
畜牧兽医科学 2017年9期
关键词:花猪邵阳市公猪

阳巧梅 张彬

摘要:黔邵花猪是湖南特有的地方品种猪,本文总结了邵阳市黔邵花猪地方品种猪的体型外貌特征、繁殖性能、生长性能和杂交利用效果,为保护地方品种避免纯种资源灭种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黔邵花猪;地方品种资源;特性

中图分类号:S82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6-3637(2017)09-0019-01

黔邵花猪是湖南的地方品种猪,主要位于黔阳(今怀化市)和邵阳市两个地区,优于自然生态条件相似,体貌形态和生产性能类似,毛色均为黑白花,故此统称为黔邵花猪。

1黔邵花猪品种简介

黔邵花猪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在粗放管理和饲养状况下生长良好,耐寒抗热能力强,可用野生猪菜、米糠、荞麦等生熟饲喂;从出生到出栏全程无需使用药物进行保健和治疗;肉质鲜嫩、香脆、肥而不腻,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食用时可不加任何调味品保持原汁原味更受广大消费者欢迎。《湖南省家畜家禽品种志及品种图谱》和《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名录》中均收录了黔邵花猪。

2邵阳市黔邵花猪特征

2.1体型外貌

黔邵花猪属于肉脂兼用型,体质紧凑,一般情况下头部和臀部皮肤呈黑色,躯体和四肢呈白色,眉心至鼻有一狭长白块,体型中等偏小,头窄长,嘴鼻长直,耳朵较大、肥厚向下垂于两侧,颈部细长,背腰部平直或略微凹陷,胸部较浅窄,肋骨不太开张,腹围庞大,四肢结实,后肢有部分卧系。花猪头型有3种,长嘴花头小清秀,嘴筒、鼻梁长而直,额头较窄且皱纹少;短嘴花嘴吻和身躯都相对比较短;大头花的头大额头宽且有明显的横行皱纹,躯体比较高大。黔邵花猪初生时为立系,1岁后缓慢变为卧系,可能与小栏圈养、无运动场和长期生活在狭窄潮湿环境、缺钙等因素有关。成年公猪有明显的獠牙。

2.2繁殖性能

对于黔邵花猪性成熟比较早,一般情况下公猪在150日龄、体重25kg时即可开始配种,使用3~4年,母猪在120日龄左右即可出现第一次发情,发情周期为20d左右,在2~4次发情即140~200日龄发情时进行配种,母猪一般可用7~10年,少数品性良好的母猪可使用15年,也被称为座栏猪。母猪的乳头为12~17个,均匀排列,经产母猪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平均每年2窝产活仔18.57头。

2.3生长性能

在农村粗放饲养管理状态下花猪的生长速度要比集约化养殖场的生长速度慢,营养水平较高的情况下后备母猪在211d内平均日增重可达到369.55±12.48g,每增重1kg体重消耗小花能53.54MG,消化粗蛋白400g左右,其生长速度比农村粗放饲养状况下快1倍还要多,具有较好的生长潜力,黔邵花猪的农村散养状态下生长性能详见表1。

2.4育肥性能

农村育肥往往采用青粗饲料为主的方式进行吊架子,育肥需要較长的时间,猪的日增重也不高,饲料中含的消化能、粗蛋白水平和粗纤维水平不同,花猪育肥存在很大的差异,有资料显示,使用2种不同水平的饲料饲喂黔邵花猪,测得的育肥性能存在差异,第1批花猪从90日龄体重18.43kg饲喂至88.61g共需要148d,日增重约为480g,第2批花猪饲喂时增加日粮中的粗蛋白水平,日增重变为530g,每增加1kg体重需要消化能从50.71MJ降低至40.29MJ,可消化的粗蛋白也有明显降低。

3黔邵花猪杂交利用效果

黔邵花猪母猪和外来优良品种的公猪杂交后,产下的后代形状、生产性能均发生明显的变化,如与长白猪、约克夏猪杂交后代通体白色毛,和杜洛克猪杂交后全身呈黑色,而且后代仔猪的体貌接近复本,抗病和耐粗饲的能力优于父本,生长速度则比母本快。不同种猪与黔邵花猪母猪杂交后的育肥性能详见表2。

表2 黔邵花猪杂交后育肥性能

4小结

黔邵花猪是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结果,邵阳地区要根据本地黔邵花猪的地方品种资源特征,搞好保护,尤其政府部门和畜牧兽医主管部门要进行正确的引导,发展花猪产业,避免纯种资源灭种的危险。

猜你喜欢
花猪邵阳市公猪
雪之韵
《全国优秀公猪站》手册2022 版征集
春天
《全国优秀公猪站》手册2022 版征集
《全国优秀公猪站》手册(二)
花猪的礼物
花猪的礼物
花猪 外一首
PIC-408系列采用育种技术控制公猪异味
院子里的枇杷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