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猪养殖技术及发展趋势的分析

2017-05-30 10:48张礼中
畜牧兽医科学 2017年9期
关键词:养殖技术发展趋势分析

张礼中

摘要:此篇文章笔者根据自身经验结合相关资料对生态猪养殖技术进行分析,并且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希望为生态猪实际养殖过程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生态猪;养殖技术;发展趋势;分析

中图分类号:S815.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6-3637(2017)09-0032-02

生态猪养殖模式能够对以往传统养殖场养殖模式的缺点进行有效弥补,使用放牧形式对各品种的猪进行养殖,并且投放的食物具有天然无公害的特点,能够为食品安全提供更多的保障。为此生态猪养殖受到养殖企业的广泛关注,为了充分发挥其作用和优势需要对其养殖技术进行了解和掌握,下面对其养殖技术及发展趋势分部进行阐述,以期为提升生态猪养殖效果提供可供参考的建议。

1生态猪养殖技术方法及注意事项

生态猪主要指不做任何防疫处理,食用的饲料无农药和重金属及无机盐等添加剂,并且对其排泄物进行沼气发酵等无公害处理,在处理完成后可以作为农作物的肥料。生态猪养殖技术涵盖的内容较多,其中养殖环境卫生,食物选择,水资源投放以及疫病防控等较为重要,上述几方面对生态猪能否正常生长及肉质均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下面逐一进行说明。

第一,对猪舍进行合理建设。在建设猪舍前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其朝向进行明确,在满足其他要求的情况下选择坐南朝北的朝向,此种朝向的猪舍冬天时采光效果较好,能够保证猪舍内的温度;在夏天通风效果较好,可以对遮阳膜进行合理设置,降低猪舍内的温度;此外需要在猪舍内设置水泥池,在降低温度的同时可以为后期清理猪舍提供有利条件。

第二,对养殖环境卫生处理进行分析。养殖场所环境卫生情况对生态猪生长会产生一定影响,在环境卫生条件较差的情况下生态猪非常容易出现疫病情况,如果未及时得到处理便会出现大量死亡的情况,使养殖场的经济效益受到损失,为了减少上述情况出现,工作人员需要对养殖场所卫生处理工作引起足够重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需要在养殖场所地面上对草垫等吸水性及渗水性较好的材料进行合理铺设,为生态猪休憩创造良好且舒适的环境;定期对圈舍及水池进行清理,保证整洁度符合相关规定的要求,避免垃圾或者杂物过多导致病菌或者细菌滋生对生态猪生长产生不利影响;根据生态猪的大小及季节对通风时间进行合理制定,保证每天通风,减少温度过高导致生态猪因缺氧而发生意外死亡的情况,同时通风能够为生态猪生长提供更多的新鲜空气。

第三,对食物选择进行分析。通常情况下天然有机农田是生态猪食物的主要来源,生态猪在使用天然绿色食物后其肉质会更加鲜美,并且生态猪产生的粪便可以作为农田的肥料,对生态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在选择生态猪饲料时需要保证其无农药残留,不含有瘦肉精、抗生素以及苏丹红等违禁成分。除此之外,为了最大程度的提升生态猪的肉质,在实际投喂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根据其大小在食物中添加适量的添加剂、维生素和矿物质,通常情况下需要选择中草药添加剂以及益生素等作为添加剂,在食用后期自身免疫能力同样会有所提升,能够对一些疫病进行有效抵御。

第四,对水资源投放及控制进行分析。水资源是生态猪养殖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资源之一,其质量直接影响生态猪生长及肉质,为此工作人员需要对其饮用的水资源进行严格控制。在实际选择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对水资源是否存在污染进行充分检测,保证水质符合生态猪饮用要求;工作人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水资源投放时间及投放量进行明确,确保为生态猪提供充足的水资源,与此同时在投放水资源时可以添加适量的盐及矿物质,为生态猪快速生长提供更多的有利条件。

第五,对疫病防控进行分析。疫病防控在生态猪养殖工作中占据较为重要的位置,如果生态猪发生疫病将会使养殖场的经济效益受到一定的损失,为了减少此种情况发生的几率,工作人员需要充分重视疫病防控工作。在实际养殖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根据当前情况和相关规定的要求对管理机制进行合理构建,对疫病进行有效防控;对有疫病的生态猪需要及时进行隔离和救治,避免其将疫病传染给其他生态猪,在疫病爆发期间工作人员需要做好养殖场所消毒及卫生清理工作,每天进行一至两次消毒,并且对水源及食物等进行严格控制,进而将疫病带来的影响降至最低。

第六,对生态猪粪便处理进行分析。一般情况下养殖场需要在生态猪舍附近对沼气池进行修建,通过其对生态猪产生的粪便进行处理,能够减少粪便积留过多对生态猪生长环境的污染,并且在一定时间后可以使用沼气池中的沼气为养殖场提供相应的电能,减少养殖成本,为养殖场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2生态猪养殖技术发展趋势分析

第一,对生态猪散养模式进行分析。生态猪养殖模式同以往养殖方式最大的不同之处便是对其进行放养,通常情况下会将生态猪放置在有机草地中,此种情况能够为生态猪生长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并且其食用的食物具有绿色无污染的特点,能够为生态猪生长提供充足的食物,同时使肉质及健康性有所保障。此外在生态猪生长过程中产生的粪便可做肥料为农田提供更多的养料,对绿色植物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第二,对信息化养殖进行分析。在时代及科学技术快速发展下,信息技术在各行业各类工作中均得到广泛应用,在生态猪养殖中同样有所应用,目前多数养殖场使用根据当前生态猪生长的相关情况对大型数据库进行合理构建,并且在实际养殖过程中使用远程程序对生态猪的生长情况及生活环境等进行24h监控,工作人员通过监控能够及时发现生态猪养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经过分析后能够在短时间内采取合理措施进行处理;同时可以将监控所得的数据或者信息同大型数据库中的内容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对比分析可以对生态猪养殖过程中潜在的风险进行预测,在专业人员分析后可以制定合理的防范措施对风险进行扼杀,避免其对生态猪生长产生过多的不利影响。为了更好的实现提升生态猪养殖效果的目标,相关人员需要对当前的一些新式技术及设备等进行积极引进和使用,新技术和设备的应用使工作人员工作量明显减少,并且能够实时掌握生态猪的实际生长情况,为工作人员调整食物量及水资源饮用量等提供一定的依据。

第三,对遗传優化配种技术进行分析。遗传优化配种技术在牲畜养殖工作中应用较多,为了提升生态猪养殖水平,当前我国多数养殖企业均从国外引进了优质的种猪,此类种猪瘦肉较多,自身免疫能力较强,并且生长速度较快,但是如果在引进后经处理直接进行养殖,生产出来的猪肉同人们要求存在一定偏差,为了更好的迎合人们的需求,养殖企业在引进后可以将其同国内品种优良的生态猪进行杂交,在杂交完成后选择优秀遗传因子较多的生态猪继续进行养殖,进而提升生态猪的肉质。

第四,对生态养殖技术进行分析。以往生猪养殖技术在养猪环境方面没有过多的要求,此种情况导致生猪生长速度较慢且非常容易出现疫病的情况,使用生态养殖技术可以有效解决此种情况,此种养殖技术对环境温湿度、水源以及饲料等方面有较为严格的要求,在实际养殖过程中可以对优化断奶技术,疫病防控技术以及饲料配合技术等进行合理应用,进而为生态猪生长创造更多的有利条件。

生态猪养殖过程涉及的内容较多,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为此对养殖技术及工作人员专业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上文笔者对生态猪养殖环境卫生处理、食物选择、水资源控制及疫病防控等养殖技术进行分析,并且从生态猪散养模式、信息化养殖、遗传优化育种、生态养殖等方面对生态猪养殖技术发展趋势进行了阐述,希望工作人员在实际养殖过程中对文中内容进行合理使用,提升养殖效果。

参考文献

[1]孙宗志.生态猪养殖技术及发展趋势探讨[J].南方农业,2016,10(7):75-76.

[2]郑代刘.探讨生态猪养殖技术及发展趋势[J].农家致富顾问,2015(10):62-63.

猜你喜欢
养殖技术发展趋势分析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小规模肉牛养殖技术措施
天蚕品种驯化与应用研究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
南通地区海蜇养殖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