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奶牛泌乳量的措施

2017-05-30 10:48孟利梅
畜牧兽医科学 2017年9期
关键词:奶牛措施因素

孟利梅

摘要:笔者根据多年的实践生产经验,详细分析了影响奶牛泌乳量的因素,并给出了提高奶牛泌乳量的措施,以期给养殖户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 奶牛; 泌乳量; 因素; 措施

中图分类号:S858.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6-3637(2017)09-0034-01

1 影响奶牛泌乳量的因素

1.1 遗传因素

奶牛的泌乳量和遗传有着密切的关系。不同的品种之间,遗传基础有很大的差异,其泌乳量和乳成分也不相同。如黑白花奶牛泌乳量高,但乳脂率较低;娟姗牛的乳脂率高,但泌乳量相对较低。即使同一品种,由于个体之间的差异,泌乳量也会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1.2 生理因素

奶牛的泌乳量和年龄、胎次有关,一般是随着机体发育的不断完善,生产性能逐渐提高,后又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衰老,泌乳性能逐渐降低。大多数的品种,在3~5胎的时候,泌乳量达到高峰。同时,奶牛的初产年龄和产犊间隔也会影响泌乳量,初产年龄过早,就会对泌乳期官的发育以及牛体的健康产生影响,导致泌乳量较低;初产年龄过晚,在有效的利用年限内的胎次就会减少,降低终生的泌乳量。产犊间隔一般在300~399d 的奶牛的泌乳量较高,理想的就是控制1年1产,既可以提高繁殖率,也有利于改善生产性能。

1.3 饲养管理

奶牛泌乳潜力的充分发挥,必须依靠全价的营养水平和合理的管理,严格按照饲养标准配合日粮,提高管理水平,是确保高产稳产的主要措施。泌乳量和乳品质不仅和现期的营养水平有关,而且还受前期营养水平的影响,适宜的营养水平对奶牛的培育、生产性能都非常重要。日粮中的营养水平一般在泌乳初期要适当的高于实际的泌乳需要,并随着奶牛泌乳量的提高不断的提升营养水平,使其充分发挥泌乳潜力。

管理水平和泌乳量也有直接的关系,尤其是良好的挤奶技术和乳房按摩有利于泌乳量的提高,同时也可以减少乳房疾病的发生。

1.4 环境因素

泌乳量还和产犊季节、环境温度有一定的关系。在我国冬、春季节产犊最为适宜。另外,牛生性耐寒怕热,热应激对其影响相当明显,因此,为了奶牛的健康和泌乳量的提高,应该避开暑期产犊,并积极采取防暑降温措施,为奶牛提供良好、舒适的环境条件。

2 对策

2.1 选择优良品种进行饲养

选择泌乳量高的奶牛品种,其整体产奶量会有所增加,因此培育高产奶牛的前提条件是进行优良品种的选育。对于同一奶牛品种,由于个体间存在差异,要选择生产性能高,适应性强,体格较大和生长速度快的个体进行选配,筛选繁育出高产奶牛。

2.2 加强后备牛培育

培育健康合格的后备牛,是保证奶牛高产稳产的基础,应高度重视,科学管理。初生犊牛要在生后1h 内喂给初乳,喂奶讲究定时、定量、定温。1周龄犊牛即可训练开食,促进瘤胃提早发育。12月龄前,可分群饲养,按照饲养标准配合草料,供给全面的营养。12月龄后实行拴系饲养,并开始有规律的进行乳房按摩,每天按摩2~3次,每次5min,使投产的青年牛乳房发育普遍良好。实践证明,从小就开始按摩乳房、乳房发育好的奶牛,投产后产奶量普遍较高。

2.3 日粮配合要科学

为提高奶牛的泌乳量,要供给充足的能量和摄入更加均衡的营养,满足奶牛对于能量、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等的生理需求。在奶牛的不同阶段,根据其营养需求供给不同的饲料,可使奶牛保持高产。如奶牛产犊以后,乳腺机能逐渐旺盛,泌乳量逐渐提高,此时不要片面的增加蛋白质饲料的供给,还要注意蛋白质和能量间要有适当的比例。日粮要易消化、易发酵,精料的饲喂量要适中,能量饲料以玉米、大麦为主,同时增加米糠、麸皮的给量,蛋白质饲料以豆饼、棉籽饼、花生饼为主。青饲料以豆科、禾本科牧草为主,尤其是豆科牧草易消化,蛋白质的含量也高,可以适当增加饲喂量。

2.4 加强饲养管理

按照先粗料、后精料、少喂勤添、定时定量的原则饲喂奶牛。一般每天挤奶3次,喂料3 次,但高产奶牛夏季可适当增加挤奶和喂料次数。实践证明,一般在夏季午夜(24点)可饲喂和挤奶1次,可明显提高产奶量。定期打扫卫生和消毒,保持牛舍安静,无意外噪音与粗暴动作。让牛合理充分运动,促进消化,增强体质,每天自由运动不少于4h。注意护蹄,每年春秋各修蹄1次。每天刷拭牛体1~2 次,促进奶牛新陈代谢,改善血液循环。加强挤奶卫生,严格执行挤奶操作技术,防止乳房炎的发生。

2.5 饲料中适当添加缓冲剂

在奶牛的日粮中添加适量的缓冲剂,可以改善奶牛的进食量、泌乳量以及乳的成分,有利于牛体的健康,还可以防止瘤胃酸中毒,调节和改善瘤胃微生物的发酵效果。如在饲料中添加碳酸氢钠可以防止酸中毒,用量按精料的1.4%~3%添加。添加沸石、稀土、氨基酸等可以提高奶牛的泌乳量和乳脂率。添加微量元素和维生素B5既可以预防母牛酮病,又可以提高泌乳量。

参考文献

[1]陳淑芳,陈淑兰.影响奶牛产奶量的因素及解决措施[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1(03):54-55.

[2]廖厚祥.影响奶牛泌乳量的因素及高产措施[J].当代畜牧,2001(02):9-12.

猜你喜欢
奶牛措施因素
乍暖还寒时奶牛注意防冻伤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夏季奶牛如何预防热应激
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法的应用措施
解石三大因素
奶牛吃草
减少猪相互打斗的措施
夏季猪热应激及其防治措施
短道速滑运动员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奶牛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