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常见病的防治

2017-05-30 10:48岑瑜
畜牧兽医科学 2017年9期
关键词:猪病防治策略

岑瑜

摘要:生猪大部分都是群体圈养,如果在养殖过程中出现疾病,往往会导致传染、感染,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工作中我们要多总结、多观察,深刻认识到各种疾病的现象及其应对策略,以便能够做好防治工作,提升养殖效益。

关键词:猪病;防治;策略

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6-3637(2017)09-0043-01

1猪瘟及其防治

疫苗质量不佳,免疫程序不合理,注射剂量不足或操作不规范,致使注射过猪瘟疫苗也发瘟。但近年来临床上见到的猪瘟以温和型、非典型化占据主流,以往猪瘟的许多典型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已不多见。因此,误诊现象十分普遍。如果母猪未注射过猪瘟疫苗(单联苗、二联苗或三联苗),哺乳期仔猪很可能发生无名高热、便秘、皮肤发绀、喝脏水、食欲时好时坏、后期下痢;母猪注射过猪瘟疫苗时,没断奶的仔猪不会发生猪瘟,如果仔猪出生后6周以内注射疫苗,反倒会因母源抗体干扰,造成免疫失败,待以后长到小猪、架子猪、肥育猪时,就有可能发生非典型猪瘟。

治疗猪瘟没有特效药物,一般在发病初期应用大剂量的猪瘟高免血清,同时肌注抗生素药物如先锋霉素,清热解毒的中药制剂如双黄连、清开灵等有较好的療效,但后期疗效不明显。也可用以毒攻毒的方法,即以大于平时预防量10倍以上的猪瘟疫苗(最好是脾淋苗)肌肉注射,强度刺激机体产生干扰素,干扰猪瘟病毒复制,使其产生免疫力。猪瘟高发地区或猪场实行提前免疫,即初生仔猪吮初乳之前注射疫苗1头份,2~3h后再哺乳;双月龄时二免,50~60d注射疫苗4头份,即可终身获得强免疫力。

2感冒及其防治

猪感冒是由于对猪的管理不当,或者遇到寒气的突然袭击,未注意防寒保温等所引起,各种年龄的猪均可发生,且多发生于气温骤变的季节,但没有传染性。其主要症状是体温升高,末梢部分发凉或皮温不整,流泪,流清鼻涕,以后转为浓稠鼻涕,呼吸增快,严重者畏寒怕冷,不愿行走等,可继发支气管肺炎。

猪流感是由于猪流感病毒所引起,有传染性,常全群同时感染,其症状与普通感冒相似,病猪体温升高40℃以上,有时高达42℃。眼鼻常流出黏性分泌物,鼻液有时带有血色,常呼吸急促,呈明显的腹式呼吸,夹杂有间断性咳嗽,少食或不食,粪便干硬,也常见肌肉和关节疼痛、喜卧,多头猪挤在一起。猪流感的特点是来势突然,大群发生,症状较重,但病程短,多数猪在1周之内恢复,少数猪发生继发性感染,出现大叶性出血性肺炎或肠炎而致死。解剖病死的猪,发现病变以呼吸器官为主,可见上呼吸道(鼻、喉、气管、支气管)黏膜出血,有大量泡沫状液体,或杂有血液。在肺的心叶、尖叶和中间叶出现鲜牛肉状病变,呈紫红色,多呈不规则对称。肺病区膨胀不全,塌陷,周围肺组织发生气肿(外观呈苍白色)。肺门、纵膈淋巴结水肿、充血。

无论猪的感冒还是流感,都会成为许多疫病的先兆或诱因,如不及时控制,会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一般可用解热镇痛药如复方氨基比林、30%安乃近进行对症治疗,使用抗生素或磺胺药控制继发感染,在临床中氟苯尼考、头孢噻呋或泰乐菌素在治疗支气管及上呼吸道感染中应用效果明显,在饲料中添加氟苯尼考、强力霉素、泰乐菌素等抗生素都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中兽医疗法以解热镇痛、祛风散寒为原则,可添用银翘散、荆防败毒散等方剂。

3附红细胞体病(红皮病)及其防治

典型临床症状表现为母猪生产性能下降,仔猪体质变差,贫血,肠道及呼吸道感染增加。育肥猪病初精神萎顿,体温升高到39.5~42.0℃,颤抖转圈或不愿站立,离群卧地,出现便秘或拉稀。病猪耳、颈下、胸前、腹下、四肢内侧等部位皮肤红紫,指压不褪色,成为“红皮猪”。

该病易继发其他疾病,所以应及时治疗。可用血虫净(贝尼尔)、咪唑苯脲、新胂凡纳明配合四环素、土霉素、强力霉素等治疗,但效果不理想,土霉素在治疗混合感染时效果不错。

4繁殖和呼吸障碍综合症(蓝耳病)及其防治

其是一种引起以流产、死胎、胎儿木乃伊化和呼吸困难为特征的猪传染病。病猪表现为食欲减退,发热至40.5~41.0 ℃,呼吸困难。怀孕母猪发生流产、运动失调、转圈;公猪缺乏性欲;哺乳猪出生时出现弱胎、沉郁、消瘦、外翻腿姿势,呼吸困难,眼结膜水肿,个别仔猪出现震颤;断奶仔猪和生长猪表现为持续性厌食、沉郁、呼吸困难以及皮肤充血,耳、腹下、后腿等部位发紫。

治疗该病目前尚无特效药,主要依靠疫苗预防。饲料中添加黄芪多糖可增强机体抵抗力减少发病。治疗上主要是缓解临床症状,控制继发感染为原则。在发病的第1个月,可用抗生素和抗病毒中药类全群拌料治疗妊娠母猪,减少发热,如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时应用抗生素防止继发感染,也可以补充VE和微量元素Se,延长妊娠期,防止流产的发生;如果育成猪和母猪的采食量减少,应喂高能量的食料;新生仔猪出现腹泻时,应口服或注射抗生素,补充电解质,加喂葡萄糖增强体质。

5弓形体病及其防治

猪的弓形体病前几年很难在临床上见到,成流行性发作更为少见。但近年来,在很多地方已形成地方流行性,危害较大。其临床表现似流感,体温升高到40.5~42.0℃,稽留热,表现呼吸困难,呈腹式呼吸,咳嗽,流鼻涕,四肢和全身肌肉疼痛,僵直,四肢内侧、腹部皮下大面积呈红紫色。体表淋巴结肿大。弓形体容易与附红细胞体病混淆,一般要在实验室诊断,治疗以磺胺-6-甲氧嘧啶、磺胺嘧啶加甲氧苄胺嘧啶等磺胺类药物治疗效果较好。

猜你喜欢
猪病防治策略
浅谈猪病的临床诊断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猪病诊断的一些误区
公路桥梁常见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
猪病治疗中常见七误区
Passage Four
秋季养猪谨防5种常见猪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