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支原体肺炎临床综合防制

2017-05-30 18:00范成省
畜牧兽医科学 2017年9期
关键词:临床诊断

范成省

摘要:猪支原体肺炎分布广泛,患猪生长发育不良,饲料转化率低。一般情况下死亡率不高,如继发感染可致大量死亡,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危害养猪业发展。

关键词:猪支原体肺炎;临床诊断;综合防制

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6-3637(2017)09-0045-01

1流行病学

猪支原体肺炎的潜伏期较长,平均约10~16d,有的可达1个月甚至更长。哺乳或断奶仔猪易感且可能致死,最直接的传染源可能是带菌哺乳母猪,外来隐性带菌种猪也是常见的一个危险因素,在疏忽中导致该病爆发流行。继发感染巴氏杆菌、嗜血杆菌、沙门氏杆菌等病原体是引起本病致死的一个重要原因。另外,影响该病发生的外部因素有很多:饲养管理条件比如饲料质量差,导致猪只营养不良,机体抵抗力下降而引发;猪场环境比如卫生条件差、通风不好;气候变化比如湿度、温度急剧变化或突然降雨等,都可能诱发致病。猪支原体肺炎季节性不明显,寒冷、阴湿多雨的冬春季相对来说比较多发。

2临床症状及诊断

2.1临床症状

咳嗽和气喘是猪支原体肺炎的主要症状,其他诸如精神状态、食欲和体温等基本上没有异常,在临床上一般习惯于将之分为急性、慢性、隐性等3种类型。事实上,在实际临床中这些类型会因为各种条件因素的制约促使其相互转化,并没有很清晰明朗的界线。

2.1.1急性型:多发生在没有既往病史的猪群当中,以怀孕母猪和仔猪较多见,临床症状表现呼吸频促,精神萎靡,头部低垂,症状严重的病猪呼吸困难,甚至口腔和鼻腔有白色泡沫流出,还伴有咳嗽症状。病猪的体温变化不大,基本表现正常。急性型支原体肺炎发病时间短促,相对来说会有较高的死亡率。

2.1.2慢性型:老疫区多发,或由急性病例转化。长时间咳嗽是其最特出的表现症状,初始时表现为咳嗽短促,因没有及时得到治疗病情逐渐加剧,甚至发展为痉挛性剧咳,急剧气喘,有明显的鼾声,呼吸频率加快,体温仍然没什么变化。病猪生长发育速度与健康猪群相比差距明顯。慢性型支原体肺类病程长,整个病程平均可达2~5个月,但它的死亡率相对低。

2.1.3隐性型:在成年种公猪身上较多见,或者大部分由急、慢性型病例转化而来。很多有既往病史的养猪场因为消毒净化不彻底而经常有隐性支原体肺炎发生在其猪群中,临床上几乎与健康猪无异,生长发育速度在表面上看来也没有显著区别,一般临床基本上不能鉴别,只能采取X射线检查或者进行剖检的方法才能诊断,其肺部可见特征性的对称性实变。这种类型的支原体肺炎因其症状不显恰恰在不知不觉中给养殖业主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饲料利用率低下等无形的损害却让人不自觉,可以说对养猪业的威胁是非常巨大的。

2.2病理变化

该病的病理变化主要在于肺部各叶的前下部出现对称性“肉样变”,界限清晰。如果病情转剧,则其病变颜色加深韧度变强,俗称“虾肉样变”。纵隔及肺门淋巴结可见肿大。若没有继发感染,则其余脏器大多不会发生病变。

2.3诊断

初步诊断可从其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特征得出,通过实验室诊断才能确诊。其中要注意的是,但凡发现一例病猪,就应当把整个猪群看作是患病猪群。

2.3.1 X射线检查,多采用直立背胸位检查,辅以斜位或侧位检查,其肺野内侧区和心膈角区可见如云絮状渗出且不规则阴影。

2.3.2 血清学检查,微量补体结合试验、微粒凝聚试验、微量间接血凝试验等方法对快速诊断该病有很大的帮助。

3综合防制措施

3.1饲养管理

3.1.1繁育原则。必须严格坚持自繁自养、同进同出的原则。避免不同来源的猪群混杂饲养交互感染,这是杜绝该病的最有效的措施。同时要做好种猪的健康体检,保证其营养水平维持机体健康机能,防止其感染该病而造成种群致病。

3.1.2场舍条件与消毒。养猪场要按兽医卫生标准做好选址,具备良好的采光和通风条件,有完善的粪污处理等无害化处理设施,适当绿化,建立健全一系列消毒制度并严格执行,若不幸发生该病,必须进行彻底的消毒净化。

3.1.3加强管理。保证饲料质量,维持猪群营养水平,尤其要提高仔猪的营养供给,适当降低饲养密度,调节好温度和湿度。日常做好抗体监测。一旦发现病例,要在发病早期立即采取隔离、淘汰、消毒等果断措施。

3.2药物防制

3.2.1免疫接种。首先必须制定科学的免疫制度,将预防猪支原体肺炎这一关键措施严格执行到位。同时做好疫苗的选择,根据猪场具体情况选用弱毒疫苗或灭活疫苗,充分考虑两种疫苗在实际使用中的麻烦与便利,做出适合自己猪场的选择。

3.2.2药物治疗

实际临床中通常采用以下药剂进行治疗,用法:①泰乐菌素肌注,剂量按10mg/(kg体重),1次/d,3~4d/疗程。②土霉素盐酸盐肌注,剂量按50mg/(kg体重),稀释剂采用5%葡萄糖溶液,1次/d,5~7d/疗程。③硫酸卡那霉素肌注,剂量按4万IU/(kg体重),1次/d,3~5d/疗程。④林可霉素肌注,剂量按50mg/(kg体重),1次/d,5d/疗程。⑤对症治疗可采用氨茶碱(2.5%)或盐酸麻黄素(3%)以缓解气喘。

猜你喜欢
临床诊断
68例原发性输尿管癌的临床分析
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及其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癌69例临床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刍议糖尿病低血糖症的诊断与治疗
锥形束CT在口腔内科临床诊断治疗中的应用
探究内镜检查对缺血性结肠病的诊断价值
细小病毒患犬病例的临床诊断与治疗
新生儿惊厥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研究
下肢静脉血栓诊断中D—二聚体定量检测的应用价值评析